第32章 57


  “谁说不是呢,这些贼人走街串巷,趁着大人一个不注意就把小孩拐了去,等报了案他们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哪还找得回来。”人群中有人附和。
  还有人说起后果,引起一片讨伐声。 “听说有那凶狠的,不光女娃子被卖去那腌臜之地,男娃子也会被打断手脚去乞讨,再见时更是连家人都认不出来。”
  “那这江小郎君可真是救了好些人家!”
  “看来国子监的学子们不仅才学过人,这品行及勇猛也是一等一,不愧是国子监的学习子,住在这旁边,我们都觉得安心多了。”
  这人一听就知道是附近的居民。
  “是呀,听说被拐走的就有国子监附近的一户人家的孩子,多亏了有江小郎君。”他提起这些后,众人皆是点头称是。
  还有人教导同样挤在人群中看热闹的自家孩子,说:“你瞧瞧国子监的学子们,你要以这位江郎君为榜样,在私塾读书时也要努力上进,争取有朝一日能考进国子监太学,成为有勇有谋的国子监学子。”
  纪连云不小心听到这位家长教导的话,差点要出言劝阻。
  以谁为榜样都好,可千万别以这位郎君为榜样呀,否则这孩子怕是就没有读书的前程了。
  因为有很多附近的居民平日里也见过纪连云,还有些人替国子监膳堂帮过工或运过米粮菜果,于是有人大着胆子朝纪连云喊道:”纪大人,可否请见义勇为的江小郎君出来让我们也见一见?也替被解救的孩子和附近的百姓向这位郎君道谢。”
  这话一出,围观之人纷纷出言附和,“就是就是,让我们一起谢谢这位郎君!”
  百姓们这么热情,纪连云有点不好拒绝。若是在那些官府衙门前,百姓不会这么大胆。
  但国子监是天下学子们求学的圣地,也是百姓心中向往之地,不能随意斥退他们。
  再者,百姓们要求的是请江逸出来让他们道谢,是出于善良本心,他也不好就这样拒绝。
  就在他左右为难之时,高飞虎又推波助澜了一把。
  “我昨日回去禀报指挥使大人后,大人称正是有国子监诸位大人的悉心教导,才能教出江小郎君这样智勇兼备,疾恶好善的仁义君子。”
  然后指着门外这些人抬着的东西说:“大人特命我今日送来这牌匾与锦旗,以示感谢。纪大人不若把江小郎君请出来,让我等将这锦旗赠与他,也可以一起让百姓们见一见这位郎君。另这牌匾是赠与国子监诸位的,纪大人代为接受可好?”
  就这样,在围观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中,纪连云不得不命人去广业堂寻江逸出来。
  等待期间,纪连云看向高飞虎,低声问道:“高大人,我猜这赠送牌匾锦旗应不是兵马司指挥使大人的主意吧?”
  高飞虎嘿嘿一笑,打了个马虎眼:“在下只是听命行事,纪大人说的我也不知是不是。”
  纪连云听他这么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但也没有再追问。
  虽知道纪连云不信,但对方不再问,他也舒了一口气。
  这个主意还能是谁出的,当然是江逸本人咯!
  高飞虎想起昨日他不过是借机夸了江逸几句,说是因为有他与定南王世子相助才能这么快将贼人缉拿归案,解救这几个孩子。
  也明说自己回去后会告知指挥使大人和这几个小娘子的家人,让其家人登门道谢。
  他专司京城街面的治安维护,巡逻缉捕盗贼的过程中见过不少此等案件,深知江逸等人的举手之劳对这三户人家意味着什么,所以再三向他们表示感激。
  谁知江逸听后眼睛一亮,临走前偷偷拉着他说是有个请求,请他不要让人上国公府道谢,而是把地点改为国子监。
  还言明要大张旗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甚至提出要做个感谢国子监的牌匾,以及一面绣字的暗红色绸缎制成的锦旗。
  更是说这做牌匾和锦旗的钱他自己出都行,只要按他的所说的送去就好。
  锦旗的制作样式和绣的字都帮忙想好了,上书,感谢国子监广业堂一斋学子江逸,见义勇为,为民解忧,落款守正街百姓。
  落款不落具体人名也是江逸要求的,他担心几个小女孩被拐引人非议,特地说明了来国子监感谢时不用那几户人家的人出面,锦旗上也不必注明。
  ******
  众人等了没多久就等来了春风满面的江逸。不光是他,广业堂一斋的学子们也全都来了,至于他们是真的想来还是被江逸拉着来欣赏他的英姿的,就不得而知了。
  但纪连云看众人的表情,猜测有部分人是主动要来的,课业的时候能出去看热闹,对某些人来说是求之不得,但另一部分人就不一定了。
  他完全想不到江逸是怎么忽悠助教同意所有人都过来的。
  原本派去的人找到助教,只说纪司业找江逸有事。但江逸岂能不知这是他安排的人来了,马上大声问来人是不是兵马司高大人找他。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学堂里的人自然感到疑惑。
  这时江逸漫不经心地说道:“昨日不过是举手之劳,与人一起救助了几名孩童,没想到高大人还这么客气,非要到国子监来感谢,这种小事还如此大肆宣扬,实在惭愧。”
  江逸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只有陈熙在一旁低着头笑个不停。

第32章 5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少爷我呀,大难临头了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少爷我呀,大难临头了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