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常识判断


  唐朝。
  李隆基面如白纸,如厕不畅、肚子咕噜叫个不停,这不就是今晨的他吗?
  他原先觉得并不是什么大事,便也就按下了此事。
  可现在……
  “咕噜咕噜。”
  李隆基的肚子又叫了起来,他惊慌地直喊:“宣太医!”
  明朝。
  李时珍下笔如飞的手猛地一顿:“切掉一段坏掉的肠子?”
  后世的医术竟已到了,能开膛破肚,甚至切断一段肠子,还能使人安然无恙的地步吗?
  他更加眼热了。
  等天幕讲完这一题,他就要继续对语数外的学习。
  【最后就是弹幕中有争议的D项。
  解析上说,蚊虫叮咬导致皮肤会痒,就是蚊子的毒素进入到人体后,产生的过敏反应。
  但是主播的理解和弹幕中的宝子是一样的,觉得都毒素了,严重点将难道不是中毒吗?或者是人体白细胞的免疫防御反应?
  于是主播又去上网查了一下。
  首先,过敏反应是最主要的讲法,蚊子的毒素是酸性物质,会刺激出现过敏反应,形成了炎症。
  其次,也有可能你个人身体对蚊子毒素不过敏,但身体的基础代谢功能使皮肤瘙痒了。】
  第57章 常识判断
  明朝。
  李时珍执笔的手再次一顿:“过敏反应?不知是哪两个字?倘若蚊虫叮咬引起的瘙痒红肿是过敏,那么其他东西引起的那些红肿瘙痒,是否也为过敏?”
  【来看下来自明某人的提问,是不是红肿瘙痒了就属于过敏?
  嗯……这个很难讲。
  我先来查一下过敏反应的专业解释哈。
  过敏反应,指的是对某种刺激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受到相同的刺激时出现的反应。[1]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过敏有荨麻疹、桃花癣;有吃了鱼虾之后上吐下泻,身上出现红肿瘙痒的;还有对花粉过敏,尤其是在百花盛开的春天,戴着口罩出门还是容易鼻炎或者哮喘的症状。
  我还遇到过一些相对离谱的,我有一个大学室友,有一段时间免疫力低下的时候,整张脸都肿了。
  一开始怎么都查不出原因来,辗转好几家医院后,终于查出来,说是螨虫过敏!
  这种属于避无可避了,但还有一些过敏是医学上的药物过敏。
  比如,去医院挂点滴之前,护士会给你做皮试,其中就有大家都熟的青霉素。】
  李时珍从天幕讲解开始,手中的笔就没停下来过,他边记载,边思索,尤其是听到荨麻疹和桃花癣就属于过敏反应时,他才切实地对这个词有了理解。
  “这般看来,若是因为进食、呼吸到的一些东西,而造成的过敏反应,医者却不知是过敏,而从毒物方面入手,恐是会延误病情。”
  “医者一道,学无止境矣。”
  “天幕啊天幕,不知未来的医术,是达到了何等的境界呢?”
  【嗯?聊一聊有可能被选到考题里面的当前医疗发展情况吗?
  我想想,考的比较多的就是防治疟疾的药青蒿素,以及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相关了吧。
  其他的我一时之间想不到了。
  倒是有一道题,我之前做错过,我去错题本找下哈。】
  何夏夏在平板上打开一个学习机构的app,在首页找到了“我的错题”,进入“常识判断”中的“科技常识”,“生物常识”分类,刷刷地翻找到了她要找的题目。
  这是诸朝的人第一次看见这个app。
  看到随着天幕指尖的轻点,就能分门别类,迅速地找到题目,甚至只是轻轻一点选项,就能跳出正确答案和解析来。
  他们不由得羡慕极了。
  “我何时才能同天幕一般,认识所有的字呢?”
  “如此记载错题的方式,当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若是运用至对庄子管事们的考核之上,将他们的功、过皆如此分门别类,可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这便是科技的力量吗?若能同弹幕所言,不闭关锁国,而是与时俱进,我们有生之年,是否也能用上如此的宝物?”
  【这道题讲起来,还和疟疾有点关系。
  题目是,下列疾病的传播途经中,不是经由粪口传播的是()
  A、疟疾
  B、甲型肝炎
  C、伤寒
  D、手足口病
  说实话,主播当初在做这道题的时候,觉得A、B、C都像是正确答案,你们呢?】
  弹幕:我觉得是C,伤寒就是感冒吧,这应该是呼吸道传播。
  弹幕:说实话,我到现在都不知道疟疾具体是什么毛病,所以我选A。
  弹幕:既然如此,我选B,一碗水端平好吧。甲肝乙肝什么的,我记得好像是母婴传播,所以应该是血液体|液的传播吧。
  秦朝。
  嬴政的眼神不由得变的尖锐。
  伤寒。
  这两个字令他负在身后的手猛然攥紧:“让太医令来见朕。”
  若天幕能讲明伤寒是如何传播,那么只要阻断它的传播,就能减少患病之人,这不比前面那什么过敏反应来的有用许多?
  明朝。
  李时珍觉得今日真是个大好的日子,他前不久才为难以得到金鸡纳霜而感到惋惜,不想今日,天幕竟又屡次提起了疟疾。
  “若是这回能完整地多说一些,便好了。譬如,那青蒿素,是否也能同青霉素一般制得?”

第57章 常识判断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