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新功能


  “臣想,空穴来风,总不会是后世凭空随意捏造出来的吧。”
  “弹幕还说东方朔有神算子之称呢,但之前天幕在谈及西汉第一女相师的时候,却并未提及到东方朔之名,而方才天幕又说东方朔猜谜很厉害。如此想来,定是张冠李戴了。”
  嬴政扫了这二人一眼,提议道:“不如你二人以此来博赌,若东方朔将赏赐之物用于女子,则你赢;若没有,便是你赢了。而输的那人,将岁俸全部打赏给天幕,如何?”
  这两人顿时面面相觑没了声。
  但他们没胆子说不,只好硬着头皮扯出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脸来,并大声说好。
  【弹幕都很了解啊。
  没错,就是娶老婆啊。
  但他不是娶一个,也不是三妻四妾,而是岁更其妇,年换一妻啊!不知道这是不是最早的,男人永远喜欢十八岁的女孩……
  弹幕你们冷静点!
  主播不是黑子!直播只是对这件事情特别在意,所以记得尤为深刻了一点!主播知道他有抱负和担当,也看过有关于他是装作疯癫,以此来自保的分析,更知道伴君如伴虎,东方朔能多年始终是受汉武帝宠信定然情商极高……
  啊对,还有他风光之下,不能实现自己满腹才华的心酸……
  第三句!】
  何夏夏不知道怎么回事,弹幕突然就成片地增加了起来,都是说她发洗脑包的。
  她有点难以应对,只能赶紧跳过这个有争议的部分。
  【前事不忘,啊不对,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这句话是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而非题目中给出的《晋书》,所以第三句是错误的。
  不过这个典故是发生在晋出公年间的。
  第四句,这句完整的话是出自《晏子春秋·霸业因时而生》,但是解析也说了,与这句话相似的“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是出自《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晋习凿序《襄阳记》。
  额,丈育的主播有点没看懂,到底是三国志,还是襄阳记?
  有知道的宝子,请给主播留言一下。
  然后是第五句,这句话应该不用多说,妥妥的明朝,就算不知道是出自《明史》,但也能肯定绝对不会是《宋史》。
  而主播每次听到“高筑墙,广积粮”这句话,总会把它和“要想富先修路”给联想到一块去。】
  明朝。
  虽然天幕将二者放在一起,但朱升却是品到了这二者间的截然不同之意。
  他提出的高筑墙,意在先守成,稳固根基。
  而后世的先修路,则是要扩开去,维系整个天下。
  而那是在无内忧外患的前提之下。
  弹幕曾说,他们的水稻亩产两千六百多斤,番薯亩产六千多斤,并有好心的弹幕一一计算过,言及后世的一百五十斤,就相当于大明的一石。
  后世轻易便实现了广积粮,还无侵扰之忧。
  想来唯一要做的,便是让百姓过的好一些了。
  朱升想起了不久前看到的那一幕幕。
  天幕能够一夕之间奔赴千里之外,是因为修了路;那川流不息、奔腾不止的汽车,也是因为修了路;还有天南地北、聚于一处的百姓,也是因为修了路。
  听了这么久的天幕,朱升曾不止一次地想过,大明若是没有那土木堡之变,那大明会变成什么模样?
  是仍旧被那清朝取代,还是能同这后世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对不住了!作者猪脑子,把笔记本的充电线落在老家了……
  拿着平板码的,虽然看过一遍了,但可能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错别字。
  作者很心虚,说好的九千直接拉胯,基友说没事,你的读者应该都习惯了。
  我觉得她在阴阳我。明天回老家拿线,跪着都给码出来!
  [1]《汉书·东方朔传》
  ·
  第84章 新功能
  何夏夏看着弹幕上一闪而过的“修路的后半句怎么不提呢”?
  顿时就整张脸都皱巴了。
  【想要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这后半句不是主播不提,而是主播前几天刚做了关于老龄化的申论,现在脑子还有点晕,一看到这几个字眼,脑子里就开始蹦出来什么银发经济、城乡养老资源、国家养老政策……
  不行不行,太折磨了,不能往下想了。
  第六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句话也很明显,是《曹刿论战》,主播当即就把六划掉了。
  实际上是有点隐患的。
  因为《曹刿论战》是一篇文章,出自《左传·庄公十年》,而题目说的是古籍,所以对应的就应该是左传。
  讲真,这题目要是狡诈一点,写个《左传》在后面,主播刷题的时候,也会给它划掉的。
  这样一来,六句话里面,只有1和2是对应正确的。
  所以这道题选A!恭喜选A的宝子!】
  讲完这最后一道常识判断,何夏夏感觉嘴巴发干,她不禁沉默了两秒,觉得自己瞎掰扯的是不是有点多。
  但是她这人吧,贼爱分瓜吃,一旦知道点什么不为人知的,就想和别人讲。
  工作上的八卦已经憋得她够难受的了,所以历史上的那些趣闻轶事,尤其是打破她惯有印象的那种,一旦进到她脑子后,她就忍不住想和网友一起分享。

第84章 新功能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