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短视频165


  他顿时凝神,紧盯着天幕中不停在前进、转动的画面,果然不多时,他就瞧见了那个曾摆放着宫殿模型的门口。
  看来这个短视频就是回放。
  这个猜测让刘彻陷入深思,他不禁去想,是不是曾有人在他之前,就看过了天幕?
  这些个短视频是不是就是那些人看过的内容?
  所以天幕在短视频中的时候,从来不会念到某人,不会和他们沟通,因为就和他们板子上的那些回放一样,都是已经发生过、被刻影下来的东西。
  如此这般,那看到天幕的定是他大汉的先祖。
  因为他刘彻此时能站在这未央宫,就代表汉还是取代了秦!
  【今天和物业签了房屋装修协议书,不签不知道,一签吓一跳。
  我以前只知道中考、高考的那几天,是不能够装修的,却原来电锯、冲击钻这些超大声音的项目,以及油漆这些具有刺|激性味道的项目,都是有限制时段的。
  争做文明家装人!
  泥瓦工、水电工进场!
  吸取老家的经验教训,好多地方看着不用做防水,实则特别需要做防水!记得验收的时候做蓄水试验哦,一般都是48小时。】
  随着何夏夏的横向挥手,画面也进行了横向滑动。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工匠进进出出,叮铃哐啷地凿墙砸地,但也不是随便乱凿,不一会儿屋内的布局就发生了改变,并且遍布着一道道平直的凹槽,紧接着又是各色的管子铺入凹槽中。
  伴着天幕上不时出现的一些字眼,诸如“小锤四十,大锤八十”、“水电管道布置”、“插座安装”、“水龙头安装”等,李世民也将这些东西的功能猜了个七七八八。
  尤其是那只需要轻轻开合,就能有清澈无比的水流出、停止的水龙头,令李世民赞叹不已。
  更别提此前那无需人力挥动,只要往那插座上插一根线,便能自个儿动作起来,轻易将那混凝土的墙面割出线、凿出槽来的东西。
  这便是后世之人的生活。
  便是天幕一直挂在嘴边的科技。
  弹幕告诉李世民,大唐在后世拥有盛唐之名,不论是经邦济民,还是科技发明,全部是走在世界之巅,万国来朝,想学到一星半点带回番邦的不在少数。
  可后来却变了。
  李世民想到前几日,天幕去看飞机时的那些弹幕,他原本以为像南宋那般,将中原拱手相让,偏居一隅已是最为民不聊生,却不想看到了更为水深火热的情况。
  只言片语,就在他面前铺展开了山河破碎的惨烈。
  如若可能,他不希望再有那一天。
  【泥瓦工二进场!
  前面忘记拍摄了,所以商家来测量的画面缺失,这里补上一嘴,例如厨卫这些你需要专门订购的,一定要提前!提前!提前!约商家来进行测量。
  如果是定制的话,你还需要计算好定制所要花费的时间,不然干等的话,急性子的人,比如小夏我,是真的等不住!】
  北宋。
  对于赵匡胤来说,短视频是他难得可以放松身心来看的,因为不会有刚愎自用的人跳出来招惹天幕的审视,更不会有下一题会不会有关大宋的未知担忧。
  赵匡胤以前还不是很信,大宋若是重文轻武,真会造成那样的局面,其中定然是有别的东西搅浑水,例如昏君,又或奸臣。
  天幕也不是没讲过,唯一被外邦抓去的那两个老二后人,还有那个秦桧。
  可直到听完宋某人的长篇大论后,赵匡胤才不得不承认,若是重用的文官皆如此固执己见、深闭固拒的文人,朝纲如何稳固!
  赵匡胤看着天幕上的工匠整拿着一把晶莹剔透的珠子放在墙边,用木棍挡住,而当木棍松开后,所有的珠子都朝着同一个方向滚动着,最后全部汇拢到了一个小圆圈内。
  【老板你看,这个坡度动向,非常丝滑地就到地漏了。】
  另一个工匠手中则拿着一个四面平直的铁色的长条放在地上,将一个楔子往长条和地面的缝隙里探。
  并且天幕还特意蹲了下去,整个画面都朝着楔子贴近。
  凑近一看才发现,这个楔子上刻着很多检具相同的刻痕和数字。
  【老板你看,塞尺上的数字都不到一,这个地平我们真的做的很平整嘞!】
  天幕中传来工匠的声音,以及一个大拇指的图案在左右晃动。
  赵匡胤也在此刻,心中有了决定。
  平整也好,做出坡度向着一个方向而去也罢,二者是可以共存的。
  明朝。
  朱元璋对天幕中的这个房子特别感兴趣。
  不是因为这个房子为混凝土所筑造,也不是因为这个房子的“家装”过程中用到了多少新奇的东西,更不是因为这个房子有多么的方便。
  而是因为这个房子,是寻常百姓都可以住的房子。
  天幕曾讲过,大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并言及了后世“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天幕从这两句话中看到的是休养生息,是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至于旁的人从这两句话中看到了什么,朱元璋不管,因为他看到了即将焕然一新的大明。
  一国之稳定,不仅是对外,还是对内。不仅是兵马,更加是发展。

第88章 短视频16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