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常识判断


  第23章 常识判断
  第二天早上6点,何夏夏就被手机闹钟、手环闹钟的组合拳给叫了起来。
  她边吃早饭边看短视频的评论区,发现热评的位次已经和昨晚全然不同了。
  排第一的变成了:明朝建立怎样的宝钞制度才能长治久安。
  而它下面的评论就更加五花八门了,什么“想知道火器的发展史。”
  “什么时候恢复科举?”
  “我是朱祁钰,我继位后有好下场吗?”
  何夏夏看着这一行字,感觉和自己的“朕、秦始皇、签名”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由得给这条评论点了个赞。
  然后就收起手机,2倍速补起昨晚的网课来,讲的是申论的对策题。
  何夏夏一直觉得这个题型是属于相对简单的提醒,很容易找到点,唯一棘手的地方,就是在给它分类归纳的时候。
  但是听到老师讲的,根据题目要求的回答字数、材料内容篇幅,看看要不要先回答“问题”是什么,再回答对策。
  以及按照“对策的实施者”、“对策的实施对象”等进行合理分类后,她反而有了一种不会做题的感觉。
  这股烦恼焦虑的情绪一直持续到中午做真题的时候。
  这回的运气是真的好,虽然自己认真做的,错的比较多,但是她时间来不及后瞎蒙的题,对的到是挺多。
  晚上,她直接将直播间的标题改成了【蒙题战神的68分】。
  刚一打开,朱祁钰还没来得及冲出殿外看天幕,就发现自己的面前漂浮出了一颗通红的爱心。
  并且有一道熟悉的男声告诉他:“主播给你点赞,获得额外弹幕发布权限一条,可随时使用。”
  【各位宝子们,我准时出现啦!今天中午刷了一套真题卷子,咋说呢,挺奇妙的。
  按照流程,先来看下常识。
  虽说常识都是我最后十五分钟涂卡的时候,一眼过下来的,但是我发现,有些知识点和前天的复盘擦边了。
  可惜,就擦了一下,我前天没深入去看,就导致我只能望题兴叹!
  首先看第一题……哦忘了说我的准确率了,9/20=45%,比前天多对一题哈!
  照例跳过时政。
  第一题是,古代认为“直呼其名”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在成年后会起一个字,除名、字外,还有号。以下关于古人的名、字、号,对应错误的是()
  A、李白,李太白,号青莲居士
  B、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C、王绩,字无功,号东皋子
  D、唐伯虎,字寅,号六如居士】
  唐朝。
  正在院中练剑的李白再一次听到天幕提起了自己,似乎后世的人很偏爱自己。
  他刺出最后一招后,轻挽剑花,来到石桌旁喝了口茶。
  只可惜,似乎从未提起过自己的剑术。
  李白端着茶盏,遥望着天幕,前不久,好友邀他前去长安,提及诏令“文物高才可向朝廷自荐”[1],他隐有意动。
  如今天幕再提及他,想来是希望他为国效力的!
  就在这时,门外有童子雀跃的声音响起。
  “公子,陛下召您入宫啦!”
  明朝。
  唐寅刚中苏州府试的第一不久,五日前的天幕曾说,苏州多状元,他满腔热血,觉得自己必是其中之一。
  怎知五日过后,这天幕就又他送来了字和号。
  “吾名寅!寅为虎,伯为长兄,故伯虎必是吾字!只是吾日后何以号六如居士,莫不成是因为《金刚经》“六如偈”?只是为何……”
  唐寅不太明白,自己意气风发,可谓是顺风顺水,日后又为何要以“六如偈”为自己的号?
  除非……
  【我一看,选了C,只能说对不住了,我和王绩不熟啊!但正确选项是D。
  要不怎么说人这个脑子呢,天天唐伯虎点秋香,唐伯虎这个名字叫多了,就出现了混乱,想不起来他的本名究竟是唐伯虎还是唐寅了。
  毕竟我们天天叫李白的名字“李白”,叫辛弃疾的时候也是名字,那唐伯虎指定也是名字了!
  而且古人取名爱用那个长幼有序的排行,伯仲叔季,伯虎看着就很像名字了!结果是我记反了,是取字的时候爱用长幼排名啊!
  我真的很想问一问电影的制片和宣发,为什么不用“唐寅点秋香啊!”】
  原以为天幕会讲述自己丰功伟绩的唐寅,不成想被“唐伯虎点秋香”六个字给呆跑了思绪。
  “秋香多指菊花、桂花,点有引火之意。”
  “难不成,我|日后会因火烧菊桂一事而闻名?亦或,是点香?有菊桂所制的熏香?”
  【来看下解析哈。
  A不用多说了,小学生都知道。
  就是我真的好奇,李白号青莲是因为他就住在青莲乡,还是因为他信佛修仙?】
  正在急匆匆赶往正堂面见使者的李白险些脚下踉跄。
  天下百姓谁人不知,当今陛下推崇的可是道教!
  让陛下以为和他的信奉不同,可不是什么好事。
  【B项,辛弃疾,我为我做题的时候,对稼轩有过一分迟疑而道歉。家人们谁懂啊!我以为辛弃疾是易安居士,又以为稼轩是归有光。
  在此向李清照女士和辛弃疾先生道歉。
  我记忆中有篇课文叫什么轩志,是归有光写的,在出淤泥而不染那一篇《陋室铭》的后面,啊呸,《爱莲说》!

第23章 常识判断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