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定义判断90


  “没想到,不是后世子孙守不住家财,以至家族败落,而是我葬送了沈家!”
  沈万山有点接受不了。
  其实近几日,他已经隐隐约约听说了张士诚在高邮自称“诚王”,并立国号“大周”的消息。
  想来张士诚必定会一路攻陷过来,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若想保住沈家,除了押宝张士诚不可能有第二种选择。
  沈万山突然就觉得紧迫起来。
  眼下,在张士诚过来之前,他还能做下另一种活命的选择:举家搬迁,投奔朱元璋。
  另一时空。
  元十三年。
  忽必烈陷入了沉默。
  没有什么是比让建立“大元”之人,亲耳听着大元的巨富,在末年帮着反元之人灭元更令人抓心挠肝的了。
  定要细看弹幕!
  将大元会衰亡的原因给找出来,然后在将那什么张士诚、朱元璋、沈万三的祖上,全都给找到!
  “之前天幕说起朱元璋被新罗人认为是他们那的人,想必弹幕中定会讲起,朱元璋的祖先何在。”忽必烈想当有条理的说道。
  其实就算没有沈万山的事,忽必烈也早就已经想好要这么做了。
  【《明史》里面也有几处提到过沈万山,说他出钱帮朱元璋修了南京城,还说他胆子肥了敢提出帮朱元璋犒赏军队,于是被气急的朱元璋流放去了云南。
  不过《明史》嘛,被清朝大修过,所以真实性有所降低。
  而且也有人根据沈家姻亲莫家之人撰写的记录推断出,沈万山应该是死于元朝的,在张士诚占领吴会前就死了。
  所以这些事情,就很难去定论。
  不过再后面有关于他儿子和女婿的事情,应该是可以定论的。
  一个是沈万山的两个儿子因为天赋坐了牢,其中一个死在牢里。
  第二个就是沈万山招赘的女婿顾学文,因为和他人妻子偷情,而遭到报复,被扯进了蓝玉案中,导致顾学文一家和沈家六口,包括沈万山的曾孙,全部被凌迟。
  相当于是被灭门了。】
  沈万山一口气险些没喘上来。
  远远站着的侍女仆从连忙都围了过来,有为沈万山拍背的,也有端茶倒水的,瞬间就忙成了一团。
  而沈万山在喘匀气息的下一刻,就立即招呼人:“开祠堂!”
  他今天就要把这个与人奸通,给沈家招致灭门祸事的祸害去衣受刑,并让他写下休书,交由官府印押认可。
  彻彻底底地,将顾学文逐出沈家!
  “爹!”这个时候,沈万山的二女儿也哭哭啼啼地小跑了过来,眼中满是怒气,她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夫君会做出这样的事来!
  都已经这把年纪了,又不是十几二十的少年郎,竟还……
  若是他干下的这点丑事,只是让她一人颜面受损,她忍便也忍了。可顾学文,是害了整个沈家啊!
  这是她万万无法忍受的。
  “顾学文此时不在家中,女儿已让人去抓他了。”
  【直播间的宝子们知道蓝玉案吗?】
  明朝。
  蓝玉的头皮开始发麻。
  其实在前面天幕提到“胡惟庸”的时候,弹幕中就已经多少有过透露——明初四大案。
  其中最后一个就是蓝玉案。
  但蓝玉只零星的看到几句说他死的不冤,以及反驳说他也是有点小冤的话。
  具体如何弹幕并未提起,但蓝玉知道,定是与太子朱标的英年早逝以及朱允炆的继位相关。
  此时,朱元璋也是不禁闭上了眼睛。
  【好多宝子都是听说过名字,但是不是很熟悉啊。
  那我稍微讲两句。
  蓝玉案,对于蓝玉来说,他死的冤也不冤吧,他干的那些事情都是实打实的,过分嚣张跋扈了,欺压百姓、染指元妃、毁坏城关等等,全是在朱元璋雷点上蹦迪的事情,早晚都要被处置。
  但要是朱标不死,可能牵连的没有那么广。
  可朱标死了,朱雄英死了,朱元璋要立朱允炆。
  绝了啊朱重八!
  要说嫡长子继承,朱允炆也只能说是继室嫡子,还有一个原配嫡子朱允熥在吧?
  但在继室嫡子比原配嫡子大一岁,且原配嫡子的外公虽然死了,但还有很多旧部的常遇春,舅公又是嚣张跋扈,屡屡挑衅皇权的蓝玉的情况下,朱允炆就是更优选了。
  所以要杀蓝玉。
  但是蓝玉一案,不止死了蓝玉一门,最终是株连了好几个公侯,总共死了1.5万人的。
  包括沈家,就因为那家人生怕告不成顾学文,就借着蓝玉案,调转枪头,不以通奸为由,而是以顾学文和蓝玉通谋为由。
  官府一看涉及到蓝玉案啊,直接就升级成了要案。】
  明朝。
  朱标此时正留在殿中,与父皇谈及如何才能上行下效,使法令的指定、施行都能一以贯之的问题。
  不想天幕说着说着,就又拐到了他的身上。
  他豁然一抖。
  一点五万人,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标儿啊。”朱元璋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没想过要加以粉饰或敷衍,而是敞开了和朱标直说,“为父曾仔细地翻遍了弹幕,上头有说你是病故,有说你是劳累而亡,发生的猝不及防。”
  “而雄英更是走在你的前头!”

第48章 定义判断9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诸朝都在直播间看我考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