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准备升官(四)


  【丐帮帮主:拳头硬了!】
  【说起流民,这就要提一下宋朝的土地政策了。我们学过历史的都知道,古代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在于小农经济,而农业税也是国家财政的命脉,因此为了保证农业税收历朝历代都会尽量防止土地兼并。但宋朝就是这其中一个例外,他们不抑兼并,以至于到了宋徽宗时期,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农民没有土地,要么变成佃农,要么变成流民,而赋税又繁多沉重,老百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只能造反,因此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最多的一个朝代。那些满嘴黎民正道的士大夫,一边享受着优渥的俸禄,一边吟风弄月,皇帝被文官牵制大气不敢出,遇到糊涂些的甚至和文官一起附庸风雅大肆挥霍,中央禁军为了讨皇帝欢心有时候还在头上带簪花,这样风气下,你想让宋军打胜仗?】
  明意深呼吸,继续道:【方才说的大致是王安石变法前北宋军事上的软弱,军事主要是用来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外敌的,而在财政上,因为冗员、冗兵、冗费问题的严重,每年还要向辽和西夏输送大量岁币,北宋财政也是岌岌可危。】
  赵匡胤和部下再次被震惊了:为什么要给辽岁币?燕云十六州都没买回来,还要给人家送钱?我们国库钱很多吗?
  【说起这岁币真的不能不说说当年的澶渊之盟,寇准威逼利诱好不容易把宋真宗带到前线,明明宋军处于优势地位,但宋真宗还是要给人家送钱议和,事后还大肆鼓吹自己英明,觉得花钱买和平真是明智之举,可这种事就像苏洵在《六国论》里讲的那样:“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不得不说老苏这手借古讽今用的好极了,可惜当政者是个瞎子!】
  第一次被天幕点名表扬的苏洵愣了愣,略有些尴尬地捋了捋胡子,但一想到天幕中提及的积贫积弱,属于自己的那丝小得意很快就被大的担忧淹没。
  远在汴京的宋仁宗努了努力不让自己厥过去,毕竟,他就是那个瞎子!
  【北宋建国以来,军力孱弱、财政紧张、民怨沸腾、官员腐败,当政者看不见吗?当然看得见,于是就有了变革的第一次尝试,也就是我们学过的“范仲淹改革”,又称“庆历新政”。】
  作者有话要说:
  阅读提示:赵匡胤和宋仁宗他们在的是不同的平行时空,就相当于一个时空在北宋建国初看到了天幕,一个在苏轼青年时期看到了天幕,还有一个是正常的历史时空(中年苏轼被贬的这个),小说里面相当于是把正常的历史时空转播给另外两个看了。
  写积贫积弱局面只是给王安石变法交代一个背景,写王安石变法也是给苏轼后来又被贬交代一个背景,一环扣一环我还是有数的,应该不会崩的......
  第21章 准备升官(四)
  天幕外的青年苏轼听到范仲淹被提及,下意识坐直了身子。他从小就把范文正公当做自己的偶像,想当初在眉州听到他的死讯自己可是哭的昏天黑地,仿佛一直以来追寻的那盏灯灭了。
  就问当今大宋,谁人不识范公?可在苏轼的心里,范公又不仅仅是一个被过于标榜的符号。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青年苏轼吟诵着范仲淹名句,翘首以待看向天幕,很期待听听这女神仙如何评价自己的偶像。
  【其实我们不得不感叹一句,宋仁宗这一朝真的出了许多名臣,比如我们熟知的包青天包拯,也就是传说死后去阴曹地府当阎王的那位,这个时候就在汴京当谏臣。】
  北宋朝臣:我们听到了什么?!包拯死后去地府当阎王了?这还不赶紧送礼讨好?上天垂怜,我们死后都有熟人!
  可是冷静下来他们又认识到一个悲催的事实:包拯此人油盐不进,大义灭亲的事情都能干出来,他们这份熟人关系有了和没有一个效果!
  【北宋的灭亡和内部的党争有很大关系,虽然早有苗头,但党争的大肆兴起就不得不追究到仁宗一朝。当时的宰相吕夷简任用亲信、培植党羽,范仲淹觉得这样不好,多次上书抨击吕夷简,晏殊、梅尧臣都写信劝过他少说话,但范仲淹怎么回的:“宁鸣而死,不默而终。”】
  【123:哈哈,某种程度上这种我非要说话的架势,和苏轼有点像。】
  【嘻哈:楼上,苏轼从小就把范仲淹当偶像。】
  苏家宅院里的苏轼看着天幕点点头,满脸认同。
  【范仲淹自幼苦读,却不同于北宋普通的文臣只知舞文弄墨,在西夏和北宋局势紧张时,范仲淹戍边西北,提拔名将、关爱士卒,凡是他管辖的地方,西夏都不敢轻易挑衅。也是军旅经历,才能让他写下那首著名的《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这首词上阙的写景是十分壮阔苍凉的,角声阵阵,范仲淹看到的是“孤城闭”,大家想一下,一个强大的军队城池会是孤城吗?此处范公是在感叹,朝廷仍旧奉行守内虚外的方针,军事力量薄弱不堪,哪怕他这个时候在延州抵抗住了西夏,也只能以防守为主,长烟落日之下,他驻守的城池大门紧闭,像一座孤立无援的孤城。】
  天幕外的苏轼情绪又低落起来,也跟着明意的解说叹了一口气。

第21章 准备升官(四)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衍生同人]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历史衍生同人] 给满朝文武转播苏轼的贬谪生活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