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西流河中的厉鬼


  江停云二话不说,往河边走了几步,一弯腰就提出两个捕鱼的柳筐。
  一个筐里空空如也,另一个筐里却装了两条一尺长的草鱼。
  见有了收获,江亭云面露喜色,扬声招呼那道士,“道长,我们正要烤鱼吃,你不如一起呀。”
  他的堂弟虎头奇怪道:“云哥,你不是说……”这鱼要带回去给你娘煲汤吗?
  江停云急忙给他使了个眼色,截断了他的话头。
  他在这群孩子里的威望极高,只一个眼神儿,便让虎头彻底闭嘴。
  那道士诧异地打量了他一番,嘿嘿一笑,嘴里直道:“有趣,有趣!”
  另一个叫小石头的孩子嘀咕道:“这怕不是个傻子,请他吃鱼都不来。”
  “石头!”□□云嗔怪地瞪了他一眼。
  小石头急忙捂住了嘴,冲他眨了眨眼,表示自己不说了。
  那道士笑道:“这位小友说的不错,有人请吃鱼还不吃,不就是傻子吗?贫道不做那傻事。”
  话音刚落,他右脚一抬,轻轻往前迈了一步。然后,身形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江停云急忙道:“道长小心,河边的路不平坦。”
  但那道士却像是见了鬼一般,一双浑浊的老眼瞪得溜圆,诧异的看了看自己的脚,又看了看脚下平缓松软的河滩。
  随后,他像是不信邪一般,再次抬起右脚,轻飘飘的往前一迈。
  毫无意外的,他再次踉跄了一下。不过这回他的运气不大好,直接摔倒了。
  一群孩子目瞪口呆,小石头指着道士嘲笑道:“云哥你看,我就说他是个傻子吧。这么大个人了,连走路都不会。”
  虎头嚷嚷道:“你快把这话收回去,让我说!”
  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肆意嘲笑那愣在原地的道士。
  此时江停云已经顾不上他们了,那道士岁数也不小了,方才那一下万一摔实了,怕不是要骨折。
  他赶紧交代那一群孩子:“虎头,小花,你们快回去找正叔,让他带人拿个门板过来。”
  然后又叮嘱剩余的,“你们都站在这里,谁都不许过去。”
  虽然古代民风比较淳朴,可谁也不能保证这老道士不是个碰瓷的。
  这道士刚才的行为太可疑了,万一真遇见个“扶不起”的,他们这群孩子可是百口莫辩。
  作者有话说:
  PS:本章关于新生儿的知识,都是作者从农村老人那里听来的,肯定是不科学的,只是符合文中的时代背景而已。
  科学育儿,还是要听医生指导,么么哒!
  第3章 西流河中的厉鬼
  民间有谚语: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
  这几日天公作美,时不时就有一阵蒙蒙细雨飘落而下,将刚刚解了春冻的土地滋润得绵软蓬松,正适合农人牵牛扶犁,开始新一年的深耕细作。
  江停云口中的“正叔”,大名江行正,和他的父亲江行洲是一母同胞,正是堂弟虎头的亲爹。
  兄弟二人少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拉扯大,自幼一同患难,关系十分要好。母亲死后,两兄弟才分家别居。
  贾氏是个聪明人,知晓一家一姓的崛起不能单靠一人,还需兄弟亲族扶持。
  她也知道自己毕竟是庶女,他们夫妻能从娘家荣国公府得到的助力不会太多,若想日后风光体面,还得着意经营夫家的势力。
  因而,兄弟两个分家之时,贾氏不但十分大方地将家里的祖产都给了江行正,还额外补贴了二百两银子。
  二百两银子对于豪门大族来说不算什么,但在这江家村里,却绝对是一笔巨款。
  也因为有这份恩义,江行洲意外丧生虎口之后,江行正夫妻就对贾氏母子十分照顾。
  因此,出事之后,江停云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叔叔。
  因着贾氏的缘故,江家早就是一方地主,江停云和江行正名下都有数百亩的良田。
  按理说,有了这么多的田产,江行正完全可以坐地收租,不必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劳。
  但江行正虽然读书不如哥哥,却深谙“居安思危”的道理。哪怕家里富裕了,夫妻二人也依旧十分勤劳节俭。
  平日里缝补做饭,仍旧是妻子刘氏带着女儿忙活。每到农忙时节,江行正也跟着佃户们一起下田劳作。
  他们家里最大的开销,就是儿子虎头的每年的束脩。
  作为江家村首屈一指的富户,江行正仍旧如此勤劳。虽然也有暗地里说酸话的,但更多的却是起到了积极正面的作用,带动了整个江家村的勤劳质朴之风。
  如果不是江行正见机得快,提早给衙门的胥吏送礼打点,只怕那“里正”的名头,就要落在江行正这个乡野遗贤头上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里正可不好做。一旦上头分派下的任务完不成,被打得皮开肉旋都是轻的,说不定还要倾家荡产。
  虎头带人找过去的时候,江行正正带领佃户一起耕地。听虎头说了事情的经过,江行正急忙带了五个身材高大的佃户,急匆匆地赶到了河边。
  “云哥儿在哪里?”
  “正叔,我在这里呢!”
  听见叔父的声音,江停云急忙跳起来挥手。
  他眼角的余光撇了那邋遢道士一眼,却见那邋遢道士似乎是接受了某种现实,自己站了起来。

第3章 西流河中的厉鬼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聊斋+红楼] 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聊斋+红楼] 带领名著人物为人民服务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