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_分节阅读_第225节

  “秦淑君乃是太宗时期的国相秦术之女,从小便极为优秀,后来入宫,嫁与太子沈濯琮为太子良娣。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秦淑君曾经是大帝的嫂子。”
  “不过后来秦淑君和太子和离,变成了大帝的前嫂子了。大帝在当公主时,就与秦长史感情甚佳,还曾一同携手出游。”
  “而且,秦淑君还是另外一个十二尊的表姐,亲表姐。”


第163章
  秦淑君的表妹?
  不少人的目光移向了石府,随后又想,这江家的女子可真是非同凡响,生下的表姐妹俩都成了青史留名的人物。
  就是不知道石家姐妹俩,谁才是那个能上青云阁的人。
  “秦长史,又被后世誉为第一女相,在大帝时期,国相的职位消失,只剩下一个名头,但是秦长史在大帝身边,一直做的就是之前国相会做的事情。”
  “有史书记载,秦长史陪在大帝身边足足有四十五年整,这四十五年来,秦长史不光只做大帝的秘书,还曾统领鸿胪寺,举办过许多次万国来朝的事宜,可以说新阳年间的每一件大事里,都有她的踪迹。”
  秦淑君在太子身边,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太子良娣。
  也不算太普通,入宫两年,没有诞下皇嗣,一直受人非议,不过她将东宫管理的井井有条。
  谁也没想过,秦淑君日后还有如此造化。
  她竟然能成为皇帝身边的长史,甚至操办万国来朝的事宜,青史留名,入青云阁享受万世供奉!
  秦国相的呼吸不自觉的加重了许多,他真的没想到,自己女儿还会有如此大的造化。
  可惜现在他女儿还在东宫,要不要跟皇帝商量一下,他将女儿提前接出宫算了。
  “这幅画,是后来由画师绘成,秦长史亲口口述,说这是对她而言非常特殊的一天。”
  具体是怎么个特殊法,咕不咕没有详细说明,因为那段史料并不详细,后世有无数种猜测,但每一种听起来都不太靠谱。
  不真实的史料,说出来也没用,反倒可能传播谣言,混淆真正的历史。
  “大庄长史秦淑君,青云阁上一尊,她的故事大多沉浸在深宫之中,可以说对于大帝而言,她是陪她最久的那个人,是朋友,亦是亲人。”
  虽然后来大帝登基后,因为秦家的事情,与秦淑君的关系一度变得十分冷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在慢慢变化,最后的最后,秦淑君依旧是大帝心中的亲人。
  东宫之中太子震惊不已,他没想到让自己无视的太子良娣,竟然会有这样的未来。
  与之相比,他如同萤火之光,而秦淑君的未来,则如皓月照空。
  本来想要仔细听听青云阁十一尊都有谁,然后一一去拉拢的申王,此刻也傻了眼。
  秦淑君是太子良娣啊,他怎么去拉拢?
  总不能跑到太子东宫去,勾搭太子良娣吧?那拉拢的话还没说出来,就能被治一个秽乱宫闱之罪。
  那这个秦淑君就这么直接放弃吗?
  申王不想这么干,但是好想他只能选择这一条路。
  希望接下来的盘点里,能有他请得动的人。
  “说到大帝的亲人,那就不得不提起十一尊里身份最特别的一位,那就是明亲王——沈珉玥。”
  在后宫中看天幕的六公主一整个震惊,还有她的事情呢?
  沈珉玥咽了口口水,她以后会辅佐玉阳,成为那么厉害的人吗?可以上青云阁受万世供奉吗?
  “大帝与太宗其他子女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有的是比较冷淡,有的干脆就是生死仇敌,但是其中有一个人是例外,那就是太宗的六女,六公主沈珉玥。”
  “后来大帝登基后,破例封其为明亲王,大帝是古往今来的第一位女皇帝,而明王则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亲王。”
  与亲王相对的公主爵位不是没有,那就是长公主,可是长公主并不能插手太多朝事。
  在权力和对朝廷的影响上,长公主远没有亲王这个位置来的名正言顺。
  就好像与皇帝相对应的皇后身份一样,虽然同样尊贵,但到底是没有治国资格。
  沈珉玥能被封做亲王,就代表后来的沈玉耀认同沈珉玥辅佐君主的能力。
  皇帝听到这儿,愣了一下,他想了好久才从脑海中的角落里,将六公主的身影挖出来。
  他的孩子太多了,而他平日里也很忙,所以除了那几个尤为优秀特别的孩子外,其余孩子,他一年都不一定能见几面。
  没有印象实在是很正常。
  只是没想到,后宫竟然还有明珠蒙尘,有一颗沈玉耀作为沧海遗珠就已经很遗憾了,现在又出来一个沈珉玥。
  难道他的女儿们,治国的能力比他的儿子都要强吗?
  皇帝想到这儿,开始想着要不要直接将女儿们安排入朝廷,开始历练。
  他的想法很简单,皇位也好,亲王之位也罢,那都是能者居之,因为只有强大有能力的人,才能让大庄更好,绵延万年。
  皇帝只想让大庄变好。
  “要说功绩,每一个能登上青云阁的女官,手里的功绩都数不胜数,所以今天咱们的盘点,主要是看看,这些女官是什么身份,又对大帝有什么意义。”
  “如果说,秦长史象征着的是那些被忽略的名门贵女,那么明亲王就是明明有能力,出身高贵,却还是会被世俗所裹挟的公主们。”
  “其实在大帝刚刚登基的时候,百废待兴,许多地方都缺人,所以那个时候,明亲王向大帝推荐,让其余兄弟姐妹们也都来帮忙。”
  “彼时天下的概念还是家天下,即大庄乃是一家之天下,那就是皇族沈氏。既然大家都姓沈,互相帮助就是应该的。”
  “可是那些人,大多数都辜负了大帝和明亲王的一片苦心,他们已经习惯了之前的大庄,身为宗亲,上位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自己谋取利益。”
  “大帝和明王都十分失望,后来干脆就将权力又重新收紧到手边,不再期望那些人能帮上什么忙,事实证明他们确实不能帮忙,真要是帮,那也是帮倒忙。正事儿一件干不了,每次拖后腿都有他们。”
  咕不咕的话题一不小心就拉远了,她言语间对宗室的不屑,让许多宗室听了之后大怒。
  “这天幕净是胡说!若不是宗亲帮扶,凭借她两个女子,能坐稳这天下吗?前脚宗亲帮了她们,后脚就过河拆桥,还有脸说宗亲们帮倒忙!”
  有人破口大骂,骂完后,就听到前面有奴仆来报。
  说他们门口被一群贫民围住,扔了不少石头子和污秽物,那群贫民还说,扔完就跑,抓不到也找不到。
  宗亲们平日里其实没干什么好事,他们就是一群趴在百姓头上的吸血虫,除了吸血什么都干不了。
  皇帝也不允许他们搞事,他们无处安放的精力,可不都放在了欺压百姓上了嘛。
  其实有更好的路去选,只是他们懒惰惯了,仗着自己姓沈,完全不想走正经路。
  百姓早就心有怨言,只是不好说出来,大庄建国才三十年,这怨恨也没有多到让百姓受不了的地步。
  但是现在天幕说,这些宗亲等大帝登基,就会给大帝添乱。
  大帝是什么人?大帝是带着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人!是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的人!
  这样好的皇帝,这些宗亲还一个劲儿的为难大帝,简直该死!
  往门口扔石头子,那都是比较温和的,性子爆裂的人甚至想要拼了一条命,去往那些人头上扔。
  砸死一个是一个!少一个祸害,以后大帝建设大庄的脚步快一点,他们也能尽快实现天幕里说的那个盛世。
  那个盛世真是让人目眩神迷,只要想一想,都觉得有活下去的动力了。
  宗亲们刚冒头,怨言还没说两句,就被愤怒的百姓制止了,他们小看了群众的力量,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出门都得小心一点。
  “明王在大帝登基后,就如同大帝在民间的化身,哪里有问题,她都会带着大帝的命令,第一时间赶过去,民间有人感激她时,她总会说,若是没有陛下,就没有本王之今日。百姓感念姐妹俩的恩情,便为两人一同立下生祠。”
  “青云阁上一尊,明王沈珉玥,她是大帝的半身,是不能分离的存在。”
  羁绊从血缘到理想,再到穷尽一生去建设的国家,沈珉玥和沈玉耀之间的情谊,确实非常深厚。
  沈玉耀听到这儿,挑了下眉,开始期待未来了。
  未来,她会遇见这样有趣的两个人啊。
  而太子和申王听的人都懵了。
  为什么第一个人的身份也如此棘手,他们怎么去拉拢啊?拉拢自己的妹妹,帮他们去对付能带给她天大权力的妹妹吗?
  沈玉耀怎么敢给沈珉玥那么大的权力!
  她自己上位就已经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了,结果她还要让沈珉玥一样上位,她难道就不怕,沈珉玥在手握大权后,直接造反吗?
  毕竟那皇位,沈玉耀做得,她沈珉玥也能做得啊!
  疑心重重的两个人,永远都不可能明白,什么叫信任。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是为王者用人之道,他们学不会这个道理,就永远不可能登上宝座,成为明君。
  “说到有特殊羁绊的姐妹,其实十一尊里就有一对,那就是铁血尚书丁晴,以及她的妹妹,被后世誉为水利之神的丁小小。”
  这个视频的进度条过得很快,咕不咕在诉说的时候,会不时穿插一些画面,她没有详细的去讲这些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她们每一个人都太过优秀,身上发生的故事,就是一天一夜也讲不完。
  她只能大概讲个笼统,真要是想详细讲,那就得为每一个人制作详细的视频,工作量太大了,咕不咕选择放弃。
  不过她偶尔套路出的一些话语,就已经足够当权者和百姓们,隐隐约约的意识到这些人都很厉害。
  铁血尚书和水利之神,人们不太懂这两个称号的意思,但是他们看了天幕,能在脑海中直接理解天幕上的文字。
  所以这对姐妹,一个是在朝堂上建树极高,成为尚书,另一个则是在水利工程上非常厉害,甚至被尊为神。
  “值得一提的是,在十一位女官中,丁晴和丁小小姐妹是出身最低的。她们就是普通的平民出身,丁晴在八岁之前,没有上过学堂,不认识字,而丁小小小时候,甚至曾一度因为饥饿,差点儿夭折。”
  “古人认为,名字低贱一些,孩子会比较好养活。丁小小之所以在出人头地后,依旧不改名,就是因为她天生体弱,而小小这个名字,是父母对她的期望,希望她能长大成人。姐妹俩是那个时代的一个奇迹,但其实,她们也不过是万千读书后,改变自身命运的平民的缩影。”
  她们不光是证明了女子的能力并不比任何人差,同时也证明了,贫民里也能飞出金凤凰。
  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就能一飞冲天!
  “青云阁三尊四尊,丁晴与丁小小,这对姐妹是百姓送给朝廷的惊喜。”
  “接下来有几位,我想放在一起说,那就是出自东宫女子学堂的四位同窗。”
  “元清影、宋岑沁、夏长乐与徐姝晟。”


第164章
  “四人皆是出身名门望族,也是第一批从东宫女子学堂毕业的学生,那个时候,能读书习字的女子,大多出身不凡。”
  “所以后世认为,她们代表着的是那个时候贵族女子的缩影,但是她们又很能吃苦,在大庄刚刚打下草原的那一段时间,所有东宫女子学堂的学生,都要前往草原,为建设草原而努力,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学府的学生一同前往,那是大庄少年人的一次满怀赤诚的努力。”
  “那一批去往草原的人,结局大多能登上高官之位,其中这四位尊者最为出名,后世人说起她们,都会说四位是同窗好友,是东宫飞出的凤凰,是大帝亲手培养出的,足以支撑起大庄朝堂的四天柱。”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_分节阅读_第225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