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2


  他们还有新、畬,这两者分别是开种第一年的田、开种第二年的田。
  他们这样种田,每三年一个循环。
  颜回的手中,则是捧着一本《周礼》。他看见老师点点头,自己也点点头。
  后世所谓的“休闲制”,他认为便是书里的“一易之田”“再易之田”。
  这二者,便是种一年、休一年。
  种一年、休两年。
  【从“撂荒制”转变为“休闲制”,土地无法像以前一样,凭借自然的过程来恢复。】
  【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呢?】
  【古人采取了新的措施,他们在夏秋冬这三个季节的时候,将“休闲地”的草木芟除。】
  【芟除的草木晒干烧掉之后,还要将雨季的水潦,引入田中浸泡。】
  【这就是所谓的“烧薙行水”,可以促进土地的恢复,还能减少来年开耕之后的杂草。】
  春秋时期,孔子依然点头思索。
  烧、薙、行、水。
  在周礼当中,便有“薙氏”一职,
  掌管、负责这一方面的工作。
  【从战国时期开始,“休闲制”的耕作制度,又逐渐演变成了“连种制”。顾名思义,这是一种连年种植的耕作方式。】
  战国中期。
  魏国:连年种植?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方式吧。
  他们实行的,就是“连种制”。只有土地贫瘠的一些地方,才会采用“休闲制”。
  有些农户看着天幕的叙述。
  他们实行“连种制”的地方,每户分配百亩份地。实行“休闲制”的地方——
  则有两百亩之多!
  【至于汉朝,我们黄河流域的“连种制”已经定型,这时候的农田,通常一年一熟。】
  【只有那些因为耕作不善、而导致土地衰退的田地,连续两年长不好庄稼的那种,才会让它休闲一年,让这片土地自己恢复一下。】
  汉武帝:没错!到了朕这里。
  人类,已经发展得很厉害了!
  作者有话说:
  本章参考:李根蟠《农业科技史话》等
  第58章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2
  汉武帝见天幕上展示着汉朝的“连种制”, 又看到弹幕里,飘过的一些羡慕发言。
  汉武帝:心情大好。
  春秋战国时期,甚至是秦朝的人们都在羡慕他们, 尤其是春秋的那些“休闲制”时代。
  战国中期的魏国,同样欣然自得。
  他们已经发展出“连种制”了!
  【“连种制”的实行, 与土壤耕作技术、施肥培肥技术,以及禾豆轮作等方式密不可分。】
  【什么是禾豆轮作呢?】
  【一块田地里, 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往往会引起一些营养元素的匮乏, 乃至于一些病虫害以及杂草的生长。】
  春秋时期, 很多人大开眼界。原来病虫害与杂草,还与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有关。
  还有“营养元素”, 那又是什么?
  天幕并未给出答案, 而是继续讲述“古人”为什么要进行禾豆轮作。
  【古人采用“轮作倒茬”的方式, 以豆科作物或者绿肥作物,来与禾谷类作物进行轮作。茬,就是作物在收获之后, 留在田地里的根部、残茎。】
  【倒茬, 又叫做换茬, 也就是在一种作物收获之后、换成种植另外一种作物。这样合理地换茬, 能够调节、增强地力。同时, 也能减轻病虫害与杂草的危害。】
  春秋众:牛掰!神奇!
  竟然可以用这种方式,减轻病虫害与杂草。
  而且这个好像巨简单!
  简单的操作, 又容易模仿,何乐而不为?
  回头就去试试!
  诸侯国君:推广出去!让百姓们都知道!
  【除了禾豆轮作之外, 古人还采用一种“间作套种”的方法。间作套种, 分为间种、套种。】
  【间种, 就是在同一块田地上面,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作物,相间地种植。】
  西汉,氾胜之听见“间种”的描述。
  两种作物,相间种植。
  氾胜之:嗯。
  这种方法,他们现在已经有在使用了,譬如在瓜地中间可以种上薤、小豆。
  在瓜熟之前,就可以采收薤子、豆叶了。
  氾胜之最为期待的,还是天幕标题《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之中的“立体农业”。
  他非常感兴趣。
  天音仍在叙述着,春秋时期的人们非常期待的间作套种——他们还不会呢!
  只听天音不疾不徐地说道:
  【套种,则是在前面季节的作物收获之前,把下一个季节的作物,在行间播种下去。这样在前一种作物还没有收获的时候,下一种作物就可以开始生长了。可以充分地利用耕地、时节。】
  管仲:这听起来跟“间种”差不多。
  乍一听似乎很简单,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也没有那么容易。
  就比如说,不同的作物放在一起种植,不会产生什么问题吗?
  果不其然,管仲听见天幕说——
  【套种的方法,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同农作物的特性,比如高秆与矮秆、喜阳与喜阴、深根与浅根的区别,这样进行合理搭配,方能互不相妨。】
  又见天幕之上,出现一片桑田。
  在动画的右侧处,长条的方框里写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这几个字。

第58章 从撂荒制到立体农业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历史同人]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最新完结章节

正文卷

[历史同人] 开局在春秋战国直播历史最新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