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9)284


  沈明欢相信,这个被当事人赵元清亲自默认的情报会完完整整地递到好几位皇子的案头。
  赵元清是怒气冲冲地走的。
  他连告辞的话都没说,直到走出沈府大门,都没做到控制好表情。
  还以为他成长了,结果居然还是这么不禁气。
  沈明欢失望摇头。
  打了他的小将军一鞭子,这件事还没完。
  赵元清,三皇子殿下,你的福气还在后头。
  沈明欢慢悠悠地喝茶,意有所指地朗声道:“随青,你去回禀的时候顺便告诉陛下,就说是孤说的,让他最近小心一点。”
  他挑拨的手段太明显,燕帝必定能看得出来,不过他也没打算在这点上做隐瞒。
  他就是故意激将,就是故意让赵元清怨上别的皇子,就是故意给赵元清挖坑。
  坦坦荡荡,喜怒由心。
  “三皇子这人太蠢,蠢人往往能做出胆大包天的事。他如今知道自己彻底无缘皇位,大概率会狗急跳墙,譬如把诸位皇子全都害死,再大胆点弑君,他便是唯一的继承人了。”
  沈明欢语调轻松和缓,丝毫不觉得自己说出了什么大不了的话。
  皇位、狗急跳墙、皇子、死、弑君……
  这几个关键词出来,探子们集体目光一凝。
  好大的信息量啊!
  *
  燕帝挥手让随青退下,不由哂笑。
  看来沈明欢确实如他自己所说的那般没有野心,这么好的结党营私的机会都不在乎。
  只不过记仇也是真的记仇,宫门前那次小小的矛盾,这人居然记到现在。
  燕帝对沈明欢的警惕已经逐渐降低。
  最开始,他连利用这人都带着浓浓的防备,做好了宁愿放弃计划也要将这人永远留在燕国的准备。
  没办法,沈明欢太优秀了,优秀到他不得不忌惮。
  他不能容忍这人完好无损地回到雍国。
  如今他虽然依然震惊于沈明欢的智谋和远见,但更多的却是惜才。
  对于燕帝这种有野望的掌权者而言,惜才之情一定是建立在对方不会成为敌人的基础上。
  他笑着对身旁跟了他二十年的内侍说:“朕算是知道为何这沈明欢从前籍籍无名,又不得沈巍重视了。”
  沈明欢这人的脾气一般人确实很难接受得了。
  狂妄、恃才傲物、为所欲为、受不了半点委屈,且不给人留面子,连虚与委蛇都不肯。
  这种个性分明之人,非知贤善任的君主不会用他。
  燕帝暗自夸了自己一句。
  内侍弯腰陪笑应“是”。
  放下一桩心事,燕帝心情大好,谈话的兴致高涨:“沈明欢可堪为相,但却当不了帝皇。”
  没有臣民的皇帝哪配称为皇帝?沈明欢这性子一日不改,就不会有人辅佐他。
  别看最近这人在燕都闹得风生水起,人人皆惧让他三分,实际上都是因为有燕帝在他身后做靠山。
  若是有皇帝能像他这样给沈明欢足够的信任和底气,说不准真能统一九州,开盛世皇朝。
  燕帝可惜地叹了一口气,“朕记得今日新到的贡品里有几株药材,你让太医挑些沈明欢能用的给他送去吧。”
  至于沈明欢让随青叮嘱他的话,燕帝并没放在心上。
  他的儿子他还不了解吗?小打小闹是有,手足相残不至于。
  更别说是弑君。
  就老三那个样子,有胆量自尽都没胆量弑君。
  ……
  燕帝眼眸幽深。
  为他试菜的宫人满脸痛苦地倒在地上,没等到太医来便咽了气,唇色青黑。
  大皇子与二皇子联袂入宫,因匆忙衣裳都有些凌乱,发冠微斜,额角已被汗湿。
  他们两人倒不是约好的,只是“恰好”在宫门前撞上。两人都各有件紧急的事必须立即禀告燕帝,甚至等不及宣召。
  燕帝觉得,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两个紧急的应该是同一件事。
  果不其然,今日二皇子设宴邀请诸位皇子一聚,大皇子忙于公务不曾应约,可两处地方城头城尾相距甚远,偏偏酒菜都被人下了毒。
  所幸大皇子二皇子素来谨慎,又不重口腹之欲,这才安然无事。
  可九皇子年幼,还未等及下人查验便吃了一口,至今昏迷不醒。
  毒害皇嗣事关重大,两位皇子不敢专权,特地进宫禀告皇帝。
  二皇子以头触地,“太医已为九弟诊治,幸而所食不多,催吐后又用了药,虽无性命之忧,但也受了大罪。此事是儿臣疏忽,请父皇责罚。”
  大皇子暗中与二皇子对视一眼,攀比似地也拜伏下去,“父皇,幕后之人残忍狡诈,二弟亦是无辜受牵连,还请父皇下令彻查,为九弟讨回公道!”
  这能说是沈明欢神机妙算吗?
  太巧了,巧到燕帝听着只觉得离谱。
  事实证明,皇帝想要办成一件事的时候效率可以很快。
  接触过御膳的人全都上下盘查了一遍,最终查到丽贵妃头上,彼时她已一尺白绫畏罪自尽。
  丽贵妃是三皇子的生母,她确实有本事在送给皇帝的饭菜中下药。
  相比起处处森严的皇宫,皇子们宴席上的毒要更难查些,但凡做过必留下痕迹,燕帝的人仍是找到了一些不对劲之处。
  只是每一点都指向三皇子赵元清。

第141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9)28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