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0)307


  谢知非无奈苦笑,“我不难过,我只是为公子不值。”
  他忽而皱了皱眉,语气严肃:“公子近日病总不好,是不是因为这件事?”
  怪不得沈明欢原来已经有好转了,结果又突然病倒。
  沈明欢瞠目结舌:“子正,你好不讲理,孤身体从出生起就不好,怎还能怪到周和他们头上?”
  谢知非面上温和地笑了笑,实则并不信,他在心里给周和重重地记上了一笔。
  周和接受缙国招安的事很快传遍大江南北,闹得沸沸扬扬,贵族们都纷纷欣喜与找到了另一种对付敌人的方法。
  本来,比起真刀真枪,这种用糖衣包裹的毒糖才是他们更擅长的手段。金钱能腐蚀人的心智,也能毁灭屠龙的少年。
  周和的妥协对天下反抗者而言打击是十分巨大的,他们视周和为指路明灯,视他所指的方向为毕生势必要到达的远方。
  哪想他们尚且还在死战,前方的灯火却已经熄灭,一时间茫然不知前路。
  还要继续和贵族作对吗?他们能够成功吗?还是说现在已经算是成功了呢?
  连周和都妥协了,他们是否也能停下来享受胜利的果实?
  鲜花,美人,穿不尽的绫罗绸缎,吃不完的美酒佳肴……
  手上的刀剑一旦放下,再提起未免太过沉重。
  *
  周衍又找机会偷偷溜进了沈府。
  他最近接连献策,引得燕帝龙颜大悦,已然越过了沈明欢成为了燕帝面前新的大红人。
  周老先生就算不得已成了双面间谍,也不会做有损百姓的事,所以他是很认真在为燕国筹谋。
  种种利国利民的决策下,皇室的掌控力不断加强,已然逐步威胁到贵族的利益。
  燕帝能意识贵族们的不满,但他不在乎,相反,周衍的目的与他不谋而合。他是绝对的铁血君主,所以愿意付出一时不太安定的代价,彻底断绝贵族对皇室的威胁。
  周衍的生活待遇一提再提,但这不妨碍他还是喜欢蹭沈府的茶叶,“子正,今天的茶也不错,你让人准备一份,我等会带走。”
  沈明欢喝着水,疑惑不解:“所以你们今天来得这么齐,是来做什么的?”
  他手下的两大谋士、随青、何太医,全都挤在这间不大的房间里,连宇文山都专程从雍国赶来。
  周衍见没人说话,他放下茶杯,“公子,其实在下早就想说,周和的事不会是偶然,你用平民百姓和奴隶当先锋,还会有更多人动摇。他们多是活不下去才被逼上这条路的,说句不客气的话,愚昧无知,空有一身蛮力。”
  宇文山不服气,“难道贵族就更好吗?他们才是见利眼开,阴险狡诈,公子若是指望他们才更危险吧。”
  周衍不置可否,“是危险,可纵观史书,历代开国皇帝无一不是争取到权贵的支持才获得皇位,他们难道不知道如此会为往后的治理埋下隐患吗?民心、开智,那是政权稳定后才能有余力考虑的东西。你们以为建立新的皇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错了,不过是利益的再次分配罢了。”
  他看向沈明欢:“公子这么早就着手开启民智反倒让在下诧异,从洪城的分田来看,公子对以后的国策已经有想法了?”
  他不意外沈明欢已经开始思考建朝后的事,在他看来,如果最后统一九州的不是沈明欢才让人奇怪。
  沈明欢听得莫名其妙,“你们是来劝孤宽心的?想多了,孤早知道会有这种事情,只不过周和会是第一个,孤确实没想到。但孤也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人选择抗争到底。”
  他笑着说:“事有两面,周和叛,本就动摇的人接连追随周和接受贵族招安,还剩下的人必然更加坚定,他们才是孤未来真正的依仗。孤能一手扶植起一个周和,就能扶植出第二、第三个。”
  “如老先生所言,孤不打算再走那条周而复始的道路,更不可能允许有人试图瓜分新皇朝的利益,与其等尘埃落定之后再掀起动乱,不如趁现在将该铲除的都铲除。”
  沈明欢眉目凛冽,一身气势极具压迫,他轻描淡写:“孤会在死之前,为你们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没有权贵能对你们指手画脚,世间的未来如何,由你们决定。”
  谢知非用力把杯子放下,“公子!你说什么胡话?”
  何太医冷哼一声,“质疑我的医术?”
  沈明欢缩了缩脖子,看着周围一张张不赞同的愤怒面孔,他嘴硬地叫嚷:“胆敢以下犯上,孤迟早砍了你们。”
  周衍甚至懒得表演惧怕来敷衍一下,他问谢知非:“周和知道公子的具体身份吗?”
  谢知非道:“周和只知道曾指点过他的人为雍太子,对旁的事情一无所知。梁大与公子的联系只通过周和,除非周和告诉他,否则无从得知公子身份。”
  周衍摇了摇头,叹息:“公子如今还不宜暴露。”
  “周和借商会递了消息,说不会向任何人透露公子存在。”
  “可信?”
  谢知非断然道:“不可信。所以我们要做两手准备。”
  背叛公子的人,没有知错就改的机会。
  他们两个已经热切地聊了起来,沈明欢不满地敲了敲桌子:“孤还在这!”
  两位谋士看了他一眼,又接着聊了起来。

第152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0)30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