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1)310


  沈明欢狐疑地看了他一眼:“陛下有何指教?莫非也要反对?”
  “不不不, 贤弟思乡情切,朕怎么会是那等不通情理的恶人?”赵元诚巴不得沈明欢赶紧走, 这人在一天, 他就得提心吊胆一天。
  他和燕帝不一样,他连皇位都还没坐稳, 暂时没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也不怕沈明欢这一去是蛟龙入海从此无法控制。毕竟沈明欢留在燕都,不是他控制沈明欢, 是沈明欢控制他。
  生怕沈明欢误会, 赵元诚急忙澄清:“朕来就是想问问,贤弟打算何时启程?”
  沈明欢很满意他的识相,“陛下说的是,孤确实十分想念雍国, 明日便出发,只是此去山高路远,孤这库房里的珍宝怕是不能带走了。”
  赵元诚大喜过望,“贤弟尽管放心回去,有朕在,没人敢擅闯沈府。”
  周衍则有些遗憾,“在下的献策才刚开始施行,公子,我能留下来吗?”
  那些都是利国利民的改革,没他亲自盯着,就此中断都还好,就怕后期又变成权贵敛财的手段。
  何太医毫不客气地给他扎了一针:“你脑子糊涂了吗?”
  周衍就是个书生,身边只跟着两个徒弟,身手还不如他,他们师徒留在吃人不吐骨头的燕都,沈明欢都来不及给他们收尸。
  周衍疼得龇牙咧嘴:“师兄,许久不见,你脾气越来越糟糕了,这是怎么在宫中活下来的?”
  他换了一个离何太医远一些的位置,唉声叹气:“这些国策我都思考了许久,师兄,这是我前半生的心血啊。”
  周衍也知道不太现实,他只是单纯地发牢骚。
  他不怕死,可如果只有他留在这里,怕是就算死了都没办法实现他的理想。
  ——正是知道他想要的在如今很是有些不容于世,他才会避世多年。
  沈明欢有些犹豫,“老先生真想留下来?”
  何太医一看便知沈明欢又心软了,他沉下脸,“师弟,别给公子添麻烦!”
  周衍不理他,他眼眸一亮,对着沈明欢认真点头:“想。”
  沈明欢想了想,看向赵元诚:“既然如此,陛下,周老先生就拜托你多照顾了。”
  “这不太好吧。”赵元诚推拒。
  他之后肯定是不会再听周衍的话了,可是他暂时也不想得罪沈明欢,再说了,周衍年纪也不小了,万一死在燕都,他多冤啊。
  沈明欢幽幽地说:“整个燕都的粮食采购都由孤的商会负责,孤之后会把这件事交给周老先生,他若是有半点损伤……陛下,你也不想饿死吧?”
  “当然,你也可以找别人,但孤觉得,应该不会有人敢抢孤的生意,陛下,你觉得呢?”
  赵元诚被这个残酷的死法吓了一跳。
  沈明欢当着他的面,接着给周衍塞保命手段:“先生若是不介意就搬到沈府来,内有八条暗道,孤稍后便带你全部走一遍,若是遇到危险保命为先。不少朝臣是孤的人,孤会把名单和通信方式都给你,城外的山孤也会调一批人来……总而言之,报仇什么时候都可以,但命只有一条,先生务必珍重。”
  沈明欢是故意当着赵元诚的面说的,再充分的保命手段还是有万一的危险,他只希望这些手段不要用上。赵元诚只要不是蠢到无可救药,就不会冒着得罪沈明欢的危险,做一件成功几率很小的事情。
  而且这些只是明面上的一部分,要知道冶城也在沈明欢手里,而冶城是距离燕都最近的、有府兵的城池。
  周衍听得摩拳擦掌:“公子,那在下能放手去做吗?”
  他避世多年,脑子里的国策可不是只有这么一点,只是大多数都会动摇当世权贵的利益,阻力太大,便是当初的燕帝都不会同意。
  沈明欢似笑非笑地看向赵元诚:“陛下,可以吗?”
  赵元诚颤抖了一下,他觉得自己的胆子不算小,可沈明欢的眼神还是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能,当然能。”
  沈明欢这半年多究竟收买了多少人,这还是他的燕国吗?
  可他如果有胆气,昨天也不会连他已经老去的、只是穿上战甲的先帝都怕,迫不及待地杀死了他的父皇。
  沈明欢沉吟片刻,“孤让陈朔带一支军回来给先生打下手。”
  只是可惜驻守边境的将领当初跟随先帝一起征战,对先帝极为忠诚,不好收买,否则燕国就可以改姓沈了。也幸好先帝对他们不甚防备,他们动作又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否则如果大军得到消息北上勤王,胜负还真难说。
  沈明欢没指望用军饷就能控制整支军队,这天底下获得粮食的手段多了去了,但军饷要是用得好,足以在关键时刻影响一场战斗的胜负。
  不过等他回了雍国,就能以雍国兵力牵制这支大军,只要他们没办法回援,燕国境内最大的势力就是沈明欢暗中培养的“山匪”,周老先生便可在后方安坐无忧。
  “多谢公子。”周衍明白了,他胆子还是不够大,完全可以把燕国当成沈明欢打下的地盘来收拾。
  周衍欣喜地转身对赵元诚作揖:“微臣见过陛下。”
  他见赵元诚满脸扭曲的笑容,好心地劝:“陛下,看开点,臣敢保证臣定的都是良策,往后史书上,臣为贤臣,陛下也能蹭个明君的名头。”
  赵元诚犹如失了魂魄,双目无神地离开。

第153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1)31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