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5)322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益如丝线般缠绕,将权贵富户联结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是以南怀瑾之才,要想重新梳理法度,至少也得要三五年。
  是沈明欢带着身后的大军为他撑腰,蛮横无理地强行剪断大网,谁不听话就砍谁,才让南怀瑾所作所为这么顺利。
  小太监以己度人,觉得要是自己掏心掏肺对一个人好,结果就换来被背叛的结果,一定恨不得将人碎尸万段。
  陛下现在一定很难过,小太监不由得在心底咒骂起了南怀瑾。
  沈明欢面上冷淡,微微颔首,“请陈御史进来。”
  陈御史也是最初反对沈明欢登基的臣子之一,老大人脸皮薄,发现是自己误会之后加倍用心工作,宵衣旰食,兢兢业业。
  他的名声听起来可要比先是卑躬屈膝为奴、后又莫名其妙得宠的南怀瑾要好得多,这也是小太监不怀疑消息真实性的原因。
  陈御史发冠略略歪斜,鬓角凌乱,可见其入宫之匆忙。
  他俯身下拜:“陛下,敦王谋逆之心不死,自入京以来便结党营私,臣得到消息,赵家、钱家、孙家都已投效敦王,朝中亦有心怀不轨者,诸如南怀瑾、陈圭、郑敬德等,贼子正于南怀瑾的府宅中商谋造反,请陛下即刻下令将他们拿下。”
  陈御史原本并不太担忧结果。沈明欢虽被某些人诟病得位不正,但他是真刀真枪夺的皇位,没求助任何贵族,靠的是自己的班底。
  这也是沈明欢可以无视朝政治理的潜规则,对待权贵半点不留情的原因。
  庞大的平民百姓群体才是他的基本盘,民心一日在他,他就能一日坐得稳皇位。
  敦王虽也有大军,但他奉召入京参加登基大典,不过只有六百军士随行。哪怕宇文山与聂时云、随青都带兵出征缙燕联军,防守严密的雍都也不是他能随便撒野的地方。
  更何况如今雍国内忧外患,燕缙联军虎视眈眈,敦王除非得了失心疯,否则断然不会如此仓促发难。若是因为他掀起内乱导致雍国战败,全国百姓沦为奴隶,那是要遗臭万年的事。
  可这里面偏偏掺和进了一个南怀瑾。
  以沈明欢对南怀瑾的信任,天知道他们能神不知鬼不觉做成什么事情,挟天子以令诸侯也说不定。
  陈御史再拜,言辞恳切:“陛下,臣敢以性命起誓,绝无虚言。请陛下派人包围南府,若不能人赃并获,臣愿领死罪。”
  陈御史太怕沈明欢来一句“怀瑾不可能做这种事”然后就不了了之了,天可怜见,他还是很喜欢沈明欢这个皇帝的,虽然有些识人不清,但是是真真正正的爱民如子。
  一个看重百姓的皇帝本就难得,关键他还很有本事。乱世分裂近三百年,多少英雄豪杰倒在了统一九州的路上,而今他们再次看到了希望。
  好在沈明欢还没这么昏庸,他脸色平淡,看不出喜怒,只轻轻叹了口气,“陈御史请起,便依你所言。”
  他招手,唤来禁卫军首领,让他暗中包围南府。
  既然是“暗中”,显然沈明欢不想闹大。陈御史一时不知道沈明欢是不信他,还是仍对南怀瑾留有情分。
  沈明欢起身,笑了笑:“朕亲自走一趟,陈爱卿可要一起?”
  陈御史坚定地点了点头:“臣随陛下去。”
  他得为陛下扫除奸臣佞言,与南怀瑾当面对质、据理力争,免得重情重义的陛下又被骗了。
  南府还是南怀瑾小时候的那个南府。
  以沈巍对南家人的怨愤,这宅子自然没人敢住,生怕被沈巍迁怒。沈明欢当了皇帝后,又重新把这宅子给了南怀瑾。
  这时候倒没人怕南府不详了,访客日夜不绝,南怀瑾也来者不拒。
  他在仕途上如日中天,理所当然遭到了嫉恨,也曾有许多人上表弹劾,但沈明欢全都压了下来,一幅南怀瑾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理所当然。
  这么一来,南府的客人更多了。哪怕并无所求的人,也会找个时间上门拜访,毕竟这人在宫中为奴七年,他们全都是袖手旁观的帮凶,他要是记恨,整个朝堂都别想好过。
  敦王自认为选择在南府商讨实在是一个很聪明也很大胆的做法。
  沈明欢这人称得上洞若观火明察秋毫,官员贪污也好争功委过也罢,他都能第一时间把人揪出来,唯有在南怀瑾的事情上称得上昏聩愚昧。
  敦王观察了很久才敢确定,沈明欢对南怀瑾的信任居然真的可以用盲目两个字形容。
  他一边不屑,一边又实在庆幸。南府每日进出那么多人,谁会连小厮的脸都记得清清楚楚?即使真有人发现不对劲之处,谁又敢搜查南府?
  与南怀瑾的接触比他想象中的还要顺利,饶是以敦王这种善于隐忍的性子也不由得有些飘飘然,他举杯:“事成之后,本王定然不会亏待诸位,今日以茶代酒,多谢诸位匡助。”
  他素来谨慎,不会允许自己在外面喝醉。
  南怀瑾也举杯致礼,淡笑饮尽,“多谢王爷。”
  在场的世家家主、朝中大臣亦是纷纷举杯,眸中一片贪婪,仿佛他们所谋之事已经成了似的。
  敦王又倒了一杯茶,“还得多谢南先生为本王牵线,此次若能将沈明欢那黄毛小儿斩于马下,南先生当居首功。”

第157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25)3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