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30)331


  这种报复未免太不对等。
  沈明欢仍伸着手:“没什么不一样,怀瑾,你也别太担心,朕心里有数。朕答应过,会在九州统一的时候封你当右相,所以朕暂时不会死。”
  南怀瑾莫名有些难受,他也伸出手,但是没等沈明欢拉就自己站了起来。
  他抬眼:“那陛下等宇文将军得胜回朝时再启程可好?”
  沈明欢没料到他竟然还不死心,有些无奈:“怀瑾,你与子正思虑的,亦是朕的担忧;你与子正想要的,亦是朕的向往。”
  九州还如此年轻,有无比浩瀚的未来,可吾生而有涯。他也想在短暂的光阴里多做一些事,为南怀瑾、为谢知非,为千千万万个受苦受难的——他的子民。
  这是为领袖者所应该担负的使命,沈明欢即便死过一次,即便历经数个世界,也自始至终,须臾不敢忘。
  南怀瑾猛然抬头,脸色苍白,仿佛想到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沈明欢对他笑了笑,“朕就是先行一步,虽然算是御驾亲征,但朕保证就只是看看,绝对不会上战场。”
  他话都说到这份上,南怀瑾没法阻止。
  南怀瑾怔怔地看着沈明欢,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垂眼应了声“好”。
  他只觉得内心忽然生出一股怒气,可他茫然四顾,又不知该怨谁。
  南怀瑾咬牙切齿地想,等回去就给谢知非写信,三个月还没拿下一个缙国未免太过废物,他最好动作快些,别真让陛下亲自指挥。
  *
  这封信没送出去。
  谢知非与南怀瑾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十分相像,能够让南怀瑾疯狂的,谢知非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沈明欢当然不能容许这信真到了谢知非手上,否则也不知这人急切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情。
  大抵是因为从前的经历,这两人骨子里都有一股狠劲,平时看起来最温和不过的人,一旦有了要做成的事,就不在乎拿命去拼。
  沈明欢要做的事情没人能够阻止,他要轻装上阵先行一步去巡视自己未来的国都,陈御史等人就算嘴上天天念叨着“天子坐不垂堂”也没法阻止。
  担心谢知非会知道,沈明欢封锁消息,低调出行。陈御史等人为了他的安全考虑,也是举双手双脚高度赞同。
  他以身体不适停了近段时间的早朝,一应事务暂时交由南怀瑾处理。
  除了南怀瑾不能跟着沈明欢一起出门很不高兴,以及何太医见沈明欢没安分多久又要往外跑很是苦恼之外,所有人都很满意。
  沈明欢又被迫慢悠悠、“游山玩水”地跟随着商队前进。
  大军每打下一个城池,商会都会最先进驻,因此也没人怀疑。就算有人看到了队伍中有位年轻消瘦的公子,也没人会把他和沈明欢联系起来。
  缙国的国土更大,缙都相比起燕都,距离雍都的距离还要更远些。
  但是这次谢知非不在,何太医一个人拗不过沈明欢,虽然行进速度还是比较慢,却也不至于像上次那样动不动就休息,所以倒不算花费太多时间。
  两个月后,沈明欢便到了天水城。
  出了天水城,顺着那条平坦的官道走上一天一夜,就能看到一座巨大而恢弘的城门,那就是大缙都城。
  不过天水城十日前已被攻陷,如今雍国的大军就驻扎在这里。
  军纪沈明欢是下了大功夫的,而他的将军们显然也执行得很好,他自城门进来,没见到哪怕一处有士兵欺凌百姓的事情。
  路边有不少房屋倒塌,墙壁上还能看见灰黑色烈火烧灼过的痕迹,许多人围着废墟忙忙碌碌,脸上却隐约可见笑意。
  分明还是瘦骨嶙峋,分明还衣衫褴褛,分明这个城池刚经历了战火,却偏偏不见萧条,反倒显出一股热火朝天的蓬勃朝气来。
  沈明欢派人去通知宇文山等人,他也不肯闲着,兴致勃勃地离了商队,观察着这个百废待兴的城池。
  何太医臭着脸跟在他身边。
  “何先生,出来玩开心点嘛,虽然你看不见,但是我真的带够了侍卫。”
  沈明欢东张西望,对上街边行人的视线,也不见外地微笑点头致意。
  何太医面无表情:“公子,我开心不起来。”
  这和侍卫不侍卫无关,他是个医师,他担心的不是安全,是健康!
  在这座灰扑扑的城市里,沈明欢和何太医的组合十分亮眼。
  富贵的小公子生得眉清目秀,是人都愿意多看几眼,偏生身边跟着一个黑脸的、凶神恶煞的老者,让人不由忧心起公子的处境来。
  何太医莫名总觉得周围人都在看他,他被盯得浑身不自在,又不明觉厉。
  年纪偏大因此只负责做些轻快活计的老人忍不住与沈明欢攀谈:“小公子可是初到天水城?”
  “正是。”沈明欢笑着拱了拱手:“在下从雍国而来,到天水城投奔亲戚。”
  这话说得奇怪,雍国已然安稳许久了,天水城却刚经一场战役,要说投奔,也该是从天水城去往雍国才对。
  但街边听到这番谈话的民众一时没有提出疑议,他们咧开嘴笑得开心:“从雍国来的啊,巧了,我们也是雍国人。”
  “小公子,这天水城十日前就是雍国的啦,咱们陛下他老人家亲口说的,凡在他的国土上的,都是他老人家的子民。”

第162章 送君扶摇上青云(30)33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