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35)

  “不是我,是我们要做的事。”沈明欢纠正。他可不想太累,而且“沈明欢”总要死的,祁朝的事,还是交给祁朝的英雄来完成吧。
  他是随口说的,自然不知道听到这话的大臣们心中有多少波澜。沈明欢又接着说道:“我知道啊,所以我们先从简单的开始嘛。”
  他也挤进围着的人里,半蹲而下,伸手轻点其中几个大字。
  “比如——均田制。”
  曲正诚震惊:“你管这叫简单?”
  “均田一制前朝早有先例,无非是将前人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罢了,不简单吗?”沈明欢觉得曲正诚未免太大惊小怪。
  曲正诚欲言又止地苦笑。
  前朝有先例没错,可是前朝的均田制失败了啊。
  这项政策甫一提出,当时的皇帝就对其大加赞赏,二话不说就划了两个城池作为试验。
  可当皇帝想要将其推广至全国的时候,半数朝臣跪地求他收回成命,否则便要辞官返乡。
  皇帝没有被威胁,他看到了这项制度独有的优越性,一意孤行地要让百姓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
  可他派遣出去执行这一举措的官员不是遇到山匪,就是突发重疾,而提出均田制的那位大臣更是莫名其妙在家中“自杀”。
  于是轰轰烈烈进行了三年的土地制度改革,彻底宣告失败。
  再之后,前朝走向衰危,地方豪强们更是肆无忌惮,土地的兼并与买卖日益严重。
  所以现在的祁朝,要实行均田制,只会比前朝更难。
  卢植想少年人还是年轻,不知道有些事情即使正确,也不是靠着一腔热血能够完成的。他委婉地提醒:“世家豪强掌握着超过九层的田地,你要将农田按人口均分至百姓,他们会愿意吗?”
  “原来你们是担心这个,放心吧,我会有办法让他们同意的。”沈明欢自信满满,“关于具体的执行,你们看看有什么需要补充的?”
  大臣们可没沈明欢这么乐观,不过他们的业务能力无可指摘,虽然内心忧虑,还是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农田不再为私人所有,只给予百姓一定时间门内的使用权,这个年限多久合适?三十年?”
  “按人口分田,待成年之后是否晚了些?刚出生的孩童易夭折,不如就十二岁?”
  “倘若人口增加,土地不足又该如何?行俞兄你别这么看我,我知道还能开垦城外荒地,但若是数百年后荒地也不够了呢?”
  “你也想太远了,王朝更替不断,数百年后,祁朝还在不在都难说。”
  “呸呸呸,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嗯?童言?说我是无知稚子?卢植兄,你这可就过分了啊。”
  “……”
  陆绥平低垂着眼眸沉吟,他内心有种怪异的坚持,好似他今天如果开口了,就是承认了沈明欢摄政王的地位,就是背叛了大祁似的。
  他想,就算是要商讨,就算是要建言献策,他也应该是对骆修远,而不是沈明欢。
  王晋仔细地看了看沈明欢。
  这人当真是奇怪极了,他曾睨着眼神看人,骄傲地不可一世,仿佛谁都入不了他的眼。
  也曾表情凶狠地冷笑,威胁他们为他做事。
  王晋对他的了解不多,除了那些不知被润色过几遍的传言,第一次见到这人,就是在朝堂之上,这人轻描淡写地换了一个皇帝,然后又架空了新帝。
  这些事件足以拼凑出一个阴狠毒辣、野心勃勃的形象,王晋对此深信不疑。
  可他此时看着那人眉宇间门的认真,忽然间门就有些动摇了。
  或许——
  这人虽然有野心,但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君王。
  而有野心,对于君王来说,其实也根本不能算作缺点。
  第35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35)
  “你想好要从哪里开始了吗?”王晋问。
  大祁疆域广袤, 正如前朝需要先划分两个无伤大雅的城镇试点一样,均田制推行至全国需要时间,得先有一个地方, 作为模范与标杆。
  沈明欢点点头,“早就想好了。”
  其实刚刚才想的。
  他说:“京都, 燕陵。”
  “燕陵?”在场的人都很吃惊。
  燕陵作为大祁的核心, 按理来说,任何的改革与尝试都该等到万无一失之后才能实行, 否则一旦燕陵出了差错,整个大祁都要动荡。
  而且燕陵实在不算一个好地方,这里的官宦权贵最多,就代表着阻力也将最大。
  “刚好薛家被抄了,他们的田地可以拿出来给百姓们分一分。”沈明欢兴致勃勃地说道。
  众人闻言顿时眼前一黑。是了, 除了现在这些事,还得防着薛家不知何时才来的反扑。
  曲正诚一心二用,一边与沈明欢核对均田事宜, 一边想着如何应对薛家。
  俨然已经忘了他最开始的打算是造成世家与沈明欢对立, 而他坐收渔翁之利来着。
  御书房的氛围一度十分激烈, 险些发展成为骂战。
  直到口干舌燥, 众人意犹未尽地停下来,才发现沈明欢竟连杯水都没给他们。
  哦, 不仅是他们,沈明欢自己也没有水喝。
  他甚至完全没意识到这一点, 拿着大祁的地图看得仔细。
  陈骁宇默默地退了下去,在门口抓了一位宫女,要她准备一些茶水瓜果和点心。

第35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3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