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0)


  郑家步了薛家后尘,家主被拿去杀鸡儆猴,财产全都没收充公,后辈子弟做过恶的要么斩首要么流放,无辜者遣散。
  然而生在薛、郑,哪怕没有亲手为恶,多少也有知情不报之罪,因此几乎是全“族”覆没。
  两家都是人丁兴旺的大族,短短几日,燕陵城内的血几乎染红了皑皑白雪,沈明欢的恶名也随着鲜血流遍了整座京城,一时也有了能止小儿夜啼的功效。
  与此同时,新一届的科举也在稳步有序地进行着。
  有陈信等人把关掌舵,倒不担心有人在其中做手脚,至多只怕他们阳奉阴违、辗转推脱不肯做事,影响效率。
  沈明欢于是将工作分的很细,精确到每一天应该完成哪些内容。
  倘若能在规定时间门完成,恭喜还有希望见到明天的太阳,若是完成不了,那恐怕得去地府找太阳了。
  沈明欢本就不好的名声顿时雪上加霜。
  在朝为官的都是读书人,俱都有笔如刀,有口如剑。他们不敢违抗,私底下却将沈明欢贬低到了尘土里,还有模有样地给他排了“十恶大罪”,仿佛他不死就不足以谢天下。
  而骆修远的名声却踩着沈明欢步步高涨。
  一来是如同沈明欢之前在薛府门口所为的那样,凡事都打着朝廷的名号,将功德全推到骆修远身上去。甚至之后他都不亲自出面,更是完全隐去了自己在其中的行迹。
  百姓只知新帝慈悲心肠,为他们除恶霸、分田地。
  学子们亦只知新君英明神武,扫除科举阴翳,予他们更多机会。
  二来官宦世族恨极了沈明欢,也乐意在其中多添一把火,将骆修远捧上神坛,把沈明欢树立成奸臣典范。
  曲正诚曾经的打算在如今尽数应验。
  ——成功地,置沈明欢于天下皆敌、万人唾弃、孤立无援之境。
  半月后,科举终于落下帷幕,而燕陵的分田还在艰难地开始。
  科举相关事宜走上正轨后沈明欢就没有过多插手,连殿试也是交给了骆修远,他只是内定了几个人而已。
  当然,内定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被内定,还以为自己文采过于斐然,散发着灼灼光芒,这才被骆修远慧眼识珠。
  没办法,他们虽然四书五经不行,但都是搞各种“奇淫技巧”的好苗子。
  不过沈明欢很公平,没让他们挤占其他人的机会。这次科举选纳的人数前所未有的多,以前是优中取优,现在是只要真材实料走到会试的,沈明欢全都要。
  ——继世家之后,他要对官员动手了,即将空缺出来的大半个官场,亟待有人补充。
  沈明欢接过陆绥平递过来的名单,啧了一声:“崔家还是不肯?真蠢,命才最重要的。”
  “原来王爷你也知道。”陆绥平语气平淡,莫名有几分嘲讽的意味。
  短短半月,沈明欢经历过数十次暗杀,光陆绥平亲眼目睹的,就有不下五次。
  他实在不明白这人为何要如此激进,像是背后有什么催着似的。
  第40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0)
  沈明欢觉得陆绥平在阴阳怪气他, 可他狐疑打量对方的神色,找不到证据,只好作罢, “行了, 你专心替百姓们分田, 崔家交给我。”
  陆绥平皱了皱眉,“王爷, 崔家素有美名, 常施粥做善事,你若是杀了他们, 恐会失了民心。”
  “失民心?”沈明欢诧异万分:“我还有这东西?”
  陆绥平:“……”
  陆绥平有点生气了,你走到这局面是谁造成的?还不都是你自己?
  “听起来王爷似乎挺得意?”陆绥平神情严肃, 瞥见沈明欢望过来的怀疑目光,还恰到好处带上了几分困惑。
  又是找不到证据的一次。
  沈明欢收回目光,“陆大人近日倒是话多。”
  陆绥平神色一僵。
  这人只是随口一说, 他却是知道自己的, 哪里是现在话多,分明是从前不说话。
  可是这要怎么解释?
  王爷, 事实上是我从前看不起你, 不屑与你为伍,故而不肯多言。
  这合适吗?沈明欢也许不在意, 但他怎么能过意得去。
  陆绥平正尴尬地难以启齿, 这时陈信正好求见, 顿时松了一口气。
  陈信也拿着一沓厚厚的名单, “按照王爷的意思,将这批进士下放至各部磨炼,这是其中表现较为优异者, 请王爷过目。”
  名单很详细,陈信在名字旁做了批注,写明了每个人这段时间的表现,以及擅长与不足,甚至还有他个人的评价。
  一看就知道是十分用心了。
  沈明欢夸奖道:“做得不错。”
  他可真是慧眼识人,随便找个陈信都这么能干,而且还是越来越能干。
  陈信等了一会儿,没等到后面的“但是”,他微微翘起嘴角,带着被认同的喜悦,“臣也没做什么,王爷才最操劳。”
  “谦虚。”沈明欢白了他一眼,深觉这人不会拍马屁讨好上司,就算不夸才华横溢卓尔不群,哪怕夸相貌堂堂玉树临风也好啊。
  操劳?这词沈明欢听着都心虚,毕竟他觉得他已经将很多工作都分给他们了。
  要不是他了解陈信,恐怕都会误会这话是在讽刺他。
  陈信瞬间读懂了沈明欢的眼神,本就不多的欣喜和得意消散得一干二净。

第40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