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3)77


  而陆绥平与陈信眼观鼻鼻观心,像座雕塑般一动不动。
  他们也不赞同沈明欢的强硬, 来日这人为帝王,这件事会成为他的污点。
  但反正骆修远会反对, 他们又何必做这个坏人呢?
  像是不愿意因争论而使两人生了罅隙,沈明欢从善如流地换了一个话题。
  他招了招手,“陈信,过来, 到这边来。”
  又笑着对骆修远说:“陛下, 陈信为每位及第进士都做了批注,十分详识。”
  骆修远闻弦知雅意, 顿时有些头疼。
  他也不想什么事都和沈明欢对着干,可是沈明欢摆明了即将要杀一批官员, 他不阻止不行。
  骆修远暗地里对陆绥平眨眼暗示,陆绥平报之以茫然微笑, 仿佛没看懂,一句话不说。
  骆修远心中冷笑,装什么装?面上还是苦着脸无力地说:“明欢, 你这是会被人骂暴君的。”
  沈明欢抬眼,骆修远赶紧解释:“我是说,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知道你有兵权,可民心还是不要小看为好。”
  沈明欢反问:“陛下觉得什么是民心?”
  骆修远一听这熟悉的问句就知道沈明欢接下来要反驳他了,他坐直,表示自己会认真听。
  结果却是沈铎先一步开口。
  沈铎眉眼低垂:“陛下,民心不是士族心。历朝□□以世家实力最强, 文人的计谋和口才亦可改天换地,但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一定是百姓的立场。”
  这是当初沈长卿教给他的,后来也教给了沈明欢。沈长卿授课时他还没去奚丘,站在窗外,看着小小的沈明欢坐得笔直,一笔一划将这句话誊抄于白纸上。
  沈铎眼中划过一抹怀念,转眼又被苦涩掩盖。如果他对沈明欢的了解能多一份,便知能将这句话铭刻至心底的人,不可能做出对百姓不利之事。
  “执牛耳者往往忽视百姓,因为他们太过弱小,可纵观史书,他们才是皇朝的根基。”
  沈明欢点了点头,“父亲所言是于理于利,而从情之一字来讲……”
  他眼神柔软,话语中有温和笑意:“陛下想秉公正,这很好。可世间总有无法衡量、无法兼顾之事,倘若陛下有朝一日遇到了难以两全的境况,还请你,多听听弱者的声音。”
  因为弱者能发出声音,本身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情。
  骆修远怔住,他正了正衣冠,躬身郑重一礼,“受教了。”
  但多半是用不上的,真要有两难的时候,就交给明欢处理吧。
  “可是明欢,一定要这么着急吗?不如等卓将军凯旋而归,再解决此事?”卓飞尘在,沈明欢的安全才更有保障。
  寇国与黎兰大战一场,兵力疲弊之时仓促应战,卓飞尘持之不懈地骚扰他们,敌进我退,敌退我扰,不断扩大双方的优势。
  再加上黎兰的军队也休整完毕,正在赶去的路上,虽说现在场面还有些僵持,但无疑还是祁朝的胜算更大些。
  沈明欢摇头:“我决定去往北境,趁我还在燕陵,这件事越快越好。”
  “你要去北境?”骆修远惊得从椅子上跳起来,“不可不可,太危险了。”
  “我又不是没去过战场。”沈明欢疑惑地说,似乎是在奇怪他为什么这么大反应。
  这下陆绥平和陈信也坐不住了,连声劝道:
  “王爷,北境有卓将军,且如今优势在我大祁,哪用得着王爷亲自出征?”
  “是啊王爷,臣觉得燕陵更需要你。”
  君子不立危墙,他们既然把沈明欢奉为主君,那他的安全就是头等大事,别说上战场,这人离开京城他们都不安心。
  “我意已决。”沈明欢奇怪地问道:“你们怎么都这么激动?”
  骆修远的激烈反对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们是挚友,误会解开,他只会比上次更加担忧。
  可陆绥平和陈信是因为什么?
  骆修远急躁地踱步,“该是我问你吧?你为什么这么坚定要去?”
  沉默地站在一旁的常茂突然抬头,他走到骆修远身边,低声快速地解释:“方才路上,有一老者跪地,哀求王爷退兵。”
  骆修远顿了顿,不可置信地看着沈明欢:“以你的才识,应当能看出他是被人蛊惑的。”
  沈明欢略显仓皇地侧过脸,避开了他的眼神,沉默片刻,才低声说道:“会被蛊惑,说明百姓本身就有这种想法。”
  系统又呜呜呜地哭了起来,沈明欢觉得自己已经对哭声免疫了,不仅没有安慰,甚至还给自己点了个赞。
  感谢幕后黑手,为“沈明欢”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添砖加瓦。
  骆修远难以想象沈明欢会说出这么糊涂的话,他又气愤又觉得心中酸楚。
  这人分明知道舆论有多容易控制!
  “非去不可?”
  “非去不可。”
  “即便我说,就算这场仗败了,就算镇北军全部阵亡了,也不如你一人的性命重要,你也要去?”骆修远颤声说道。
  沈明欢皱眉,提醒道:“陛下,你忘了?倾听弱者的声音。”
  “弱者……”骆修远苦涩一笑,喃喃道:“可是明欢,你才是那个弱者啊。”
  沈明欢是天底下最有权势的人,也是最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他弱?这话说出来是要引起哄堂大笑的。

第43章 君臣已与时际会(43)7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快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