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1)156


  岁大饥,人相食。
  在这样一个风雨飘零、缺衣少食的乱世,“人”也作为了一种战备物资存在。
  军队会吃人,而百姓之间为了活下去,也只能吃人。
  在这样困厄的时代,路过的行人面黄肌瘦、形容枯槁,路边却没有倒着尸骨,绝非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主角是大梁朝最后一个状元,新科状元打马游街,意气风发闯入朝堂,誓要做出一番大事,然而只能目睹着皇朝走向黄昏,人间沦为地狱。
  他暗中投靠了其中一路反王——宗室出身,在当今皇帝死后继承皇位也能算是名正言顺——与他里应外合,杀了庆平帝赵昌,假造禅位诏书,改国号为“齐”。
  但夺得皇位只是一个开始,八路反王的位置永远都会有人顶上,造反的势力只多不少。
  又经过了长达数年的战争与分裂,总算在满目疮痍中重归一统,然而这个新生的皇朝在内乱中已然耗尽了力气,它太过孱弱,周边的异族也开始蠢蠢欲动。
  一直到齐朝建国第十年,天下才总算安定了些。
  彼时,梁朝鼎盛时期的一亿人口,只剩下了不到两千万,折损了超过八成人口。
  这个时代的百姓过得太苦了,梁朝最后十年,齐朝建朝前十年,二十年光阴,是他们两代人的战乱。
  战争耗尽了粮食,后来又是两年饥荒,再之后才有一年丰收。虽然还是吃不饱,但终于可以不用靠吃人活着。
  可这能算是苦尽甘来吗?
  没有人知道。
  故事已经到了结局,也许后面还会有别的天灾人祸。
  沈明恒一言不发。
  系统觉得有些奇怪,[宿主?你睡着了吗?]
  [还没,准备睡了,你不要打扰我。]沈明恒翻个身尝试入睡。
  乱世剧本而已,他很熟悉,没关系的,很简单,他最擅长古代乱世的任务了……
  系统[噢]了一声,觉得无聊,也让自己进入休眠模式。
  一刻钟后,沈明恒猛地坐起身。
  他咬牙切齿,低声骂了一句:“草,一群垃圾,真该死啊!”
  系统被吓得差点短路,[怎么了怎么了?咦,宿主,检测到你的情绪波动剧烈,是否需要介入精神治疗……]
  [闭嘴。]沈明恒冷声打断它。
  系统委委屈屈:[噢。]
  沈明恒用力揉了揉眉心,开始查探原主的记忆。
  原主也是八路反王之一。
  他造反的时间最晚,年纪最小,实力最弱,是公认好拿捏的软柿子。
  原主能力一般,能够成为一军之首靠的全是祖上荫蔽。
  他家是大梁赫赫有名的将帅世家,自随着太祖皇帝建国以来,世代开疆扩土、镇守一方。
  偏偏轮到当今,开始崇文抑武了。
  所谓的崇文还不只是观念的宣传,是真真正正做出了切实行动,分明一开始的国库还没这么缺钱,但就是大幅度地削减军用开支。
  文官的灯油笔墨都按月补贴,参军的士兵连盔甲都得自己出钱。
  不仅是待遇问题,当今还收回了武将的所有特权,以至于他们空有品级,但权利甚至比不过五品文官。
  原主的父亲金戈铁马,从腥风血雨中挣来的军功,官拜上将军,位居一品,可年末述职照样要经过吏部审核。
  连一个小小负责分发文书的小官都能对其指指点点,甚至可以借此公然要求贿赂。
  上行下效,日积月累,士兵的地位也越来越低,连“充军”都成了一种极严重的刑罚。
  宁做高门仆,不为大梁军。
  士农工商,可商人的地位再低,在行伍出身的士兵面前也永远高人一等。
  这是一个歌伎都能嘲讽当世名将的时代,保家卫国不再是荣耀,沈家世代的满门忠烈成了可以被用来耻笑的闲谈。
  等到造反的声势沸沸扬扬、遍地生花的时候,朝中只顾着党争的高雅文士终于慌了。
  沈家又从名利场外被挖了出来。
  可即便已经到了山河飘摇的地步,他们得仰仗武将来保住他们的小命,依然没肯提高士兵的地位与待遇,朝野上下对其仍是鄙夷居多。
  ——“状元及第,虽将兵数十万,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
  若非强行征召,军中早就无人可用。
  可被迫参军的士兵显然不可能有太大的积极性,尤其他们就算打赢了估计也没啥回报,如此之下,还未打战士气就去了一半。
  沈明恒的祖父已经故去,他的父亲叔伯用着微薄的军资南征北战,由于造反的人实在太多不得不四处救火,最终也相继战死。
  沈明恒严重怀疑他们是被累死的。
  他们在时尚且还能稳住军中,他们去后,朝中便无人可用了。
  士兵们都不愿为梁朝效力,还发生了几场叛逃,毕竟乱世中他们无论投靠哪路势力都比待在大梁做牛做马好。
  赵昌还尝试过任用文官领兵打仗,惨败而返。
  也不知道那时他有没有后悔过对武将太过苛刻,但他终于想起来他不是完全无人可用。
  沈家小辈里还有一个沈明恒。
  沈明恒是沈家最小的孩子,时年十五岁。
  一直以来,沈家的孩子都是自幼随父母长在军营,年纪稍微大些就会同军中将士们一起训练,十一二岁就上战场的比比皆是。

第87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1)15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