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33)214


  “你们上地理课应该学过,等降水量线划分开了游牧与农耕,对于科技还落后的封建皇朝而言,草原是没办法耕种的,没了稳定的粮食供应,很难发展出城镇。这也就意味着,一旦要深入草原腹地与突厥决战,很有可能会失去补给,迷失在茫茫大草原中,乃至于全军覆没。”
  “这是任何一个皇朝都难以承担的巨大损失。”
  老师赞叹道:“幸好,我们的太祖皇帝将任务完成得很是出色,作为在乱世中逐鹿决出的最后胜者,他从没辜负过任何一句‘能征善战’的夸赞。毕竟,倘若往上追溯太祖皇帝的过往,他所在的沈家可出过不少有名的战神。”
  学生有些许困惑:“老师的意思是,是突厥先动的手,我们只是反抗才拥有了哪怕广阔草原?那其他地方也是吗?”
  “当然啊。”老师笑眯眯地应道:“自古以来,我们就是热爱和平的民族,纵览史书,你们能找得出一例师出无名的战争吗?”
  ……可是这只能说明,史官很能用言行替朝廷开脱吧?学生欲言又止。
  西域消失的那些国家,总不能都是自己先动的手,他们又不傻,没事惹大夏干啥?
  有个学生也发现了盲点,他举手:“老师,这个课后拓展上写,大夏与西域二十七国签订了《友好通商条约》,老师你不是说这种名字的一般都是不平等条约吗?”
  老师推了推眼镜,“是啊,一般都是,老师没说‘全是’吧?大夏拟定的条约的就是其中的例外。来,我们一条一条看,哪里不平等了?”
  “上面写大夏可以派军队进驻……”
  “注意看背景,那是因为对方王室内乱,百姓不堪其扰,请求大夏帮助,注意是他们再三请求,不是我们主动干涉别国内政。”
  “上面写在他们的国土上设立户税司,有权管理他们的税收……”
  “毕竟我们和他们通商嘛,涉及到我国商人的权益,当然要据理力争。一开始也只是指导参谋,但是谁让他们的财政管理和数学计算这么差,我们也就帮个忙。”
  学生:“……”
  学生拍案而起:“老师,我之前去博物馆,看到夏侯斌出征一个岛国之前给太祖皇帝写的请命奏折,‘贯朽粟陈,兵强马壮,臣近日闲来无事,无以自遣。闻旁有岛,岛上有国,臣请战之。’他这不就是在说‘无聊,去打个岛国玩玩’吗?人家岛国可没惹他,莫名其妙就被他灭了。”
  老师把书本翻过一页,轻描淡写:“这个考试不考,来,我们学下一个重点。”
  学生:“……”
  所以太祖陛下果然不能是什么无辜小绵羊,可怜小白兔吧?
  历史是最后一节课,下课后,两个学生相邀着去学生街觅食。
  两人一边等着烤串,一边聊起课上的事,语气中多少也带着些轻微的抱怨:“老师也真是的,不就是太祖陛下是个杀伐果断、霸道的皇帝而已,又不会影响小明在我们心中顶级千古一帝的形象,有什么不能承认的。”
  另一个学生也连连点头:“对啊对啊,小明——慕强天花板,老师根本就不懂,时代变了,现在年轻人就喜欢这种蛮不讲理唯我独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人设。”
  旁边同样在等烤串的另一个学生不期然听到了几句,顿时也十分激动地加入进去:“知音呐!我也早跟我朋友说过不能老相信你们的史书,你们总是很谦虚,明明能把敌人打到他们的妈妈都认不出来,还要把自己写得很可怜。”
  新加入的学生两眼放光:“两位同学,你们叫什么名字,几年级几班的?我一直都很喜欢你们这个国家以武德服人的这种理念,实在太帅了,以后常聊啊。”
  两个学生面面相觑,看了看这位新朋友棕色的眼眸,又听他一口一个“你们国家”,谨慎地确认道:“外国友人?”
  那学生并不设防,点点头,热情地确认:“是啊是啊,我是来这边读书的,毕竟你们国家是全世界公认的第一大国,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都是顶尖。”
  两位学生顿了顿,甚至没有商量,极为默契地用了同一套话术:“没有没有,都是其他国家抬举了,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外国学生不解他们的态度怎么会变化这么快,他一时反应不过来,“啊?”
  两个学生认真解释:“你上课没有认真听,那个词叫‘以德服人’,我们一般都是用道理说服别人,不动手的。”
  “……啊?”外国学生张大了嘴巴,吃吃道:“你们刚才不是也在说夏太祖……”
  “你听错了。”学生肯定道。
  另一个学生谨慎地补充:“如果你多翻翻大夏的史书,就会发现,太祖每一次征战都是有原因的,大多数都是为求自保的反抗。”
  外国学生:“啊?”
  不是很懂你们华夏人。
  *
  【理涛,夏太宗的亲生母亲究竟是谁?】
  学生是个历史迷,单看他上课时能够与老师据理力争,甚至连在某个博物馆看到的并不多受重视的一封奏章都能记得清清楚楚,就知他对夏朝那段辉煌璀璨的历史抱着多高的热忱。
  刚回到家就例行打开了论坛,最上方的帖子经年飘红,热度久居不下。
  今天又多了数百条讨论,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

第119章 将军何故不谋反(33)21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