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


  少半数人在心底默默对沈谦益道了声谢,心想唯有三皇子才有明君之相。
  那为首的周时誉、宋景年、文黎三人不知为何心念一动,悄然将目光投向沈明恒。或许是顶级谋士的本能,他们的大脑自然而然开始抽丝剥茧地分析起这事的不同寻常来。
  起源于太子的一句话。
  有没有可能是太子有意提醒?
  然而他们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草包太子沈明恒生来锦衣华服,看遍人间富贵,素来不会委屈自己,觉得热了、冷了、不舒服了就要闹,岂非正常得很。
  只不过……
  纵是有“仁爱”贤名的三皇子殿下,也没能在第一眼就看到他们的苦难。
  ——即使这是那样的明显。
  上位者的目光向来不容易落在卑下之人身上,而沈明恒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周时誉视线低垂,看着沈明恒鲜艳精美的绛红衣角,眼中掠过一道深切的不甘与不平。
  他想,总有一天,他得改了这世道。
  第2章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
  沈明恒懒散地靠在大殿的柱子上,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
  大周皇子十四岁之后便可参与朝政,沈明恒出生即被确立为储君,所享待遇自然特殊。太子十二岁上朝,只不过上朝第一日就指着皇帝骂了个痛快,在那之后就再没上过朝了。
  虽说是原主自己不想来,但皇帝也好、丞相也好、旁的大臣也好,无人劝过原主,更无人提醒朝会上少了一个人。
  可见原主属实不讨人喜欢。
  被推举出来的周时誉跪在正中,大殿辉煌,没能让他的信念动摇;列者显赫,没能让他的决心退却。
  “昔陆丞一纸赋文名动四海,南公锦囊献计决天下大势,故太祖皇帝定科举策,聚宇内贤良,纳八方英才,以为国之要事。太祖皇帝仁慈,下令科举不限出身、门第,如我等寒门亦可报效朝廷。然,而今取士一百七十三,皆出自世家大族,竟无一人身世不显赫。”
  周时誉声音平静,说到后面却忍不住多了几分愤慨,他深深叩首:“学生寒窗苦读十年,十年心血,一朝虚无,敢问陛下,草民可是只能空有报国之志乎?”
  太祖皇帝建周,圣文神武,励精图治,纵时隔多年,在大周子民心中的声望依旧不低。
  科举是国策,科举舞弊本就是重罪,周时誉把太祖皇帝搬出来,更是把这件事情上升到了又一个高度。这下沈绩就是想维护沈明恒都不行,否则就成了枉顾祖宗之法的不肖子孙。
  好在沈绩也没有维护沈明恒的想法。
  沈绩冷声道:“太子,你可知罪?”
  沈明恒是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每一个录取的名单都需要经过他的手,造成这样的局面,他绝无法置身事外。
  沈明恒仍是一片轻松肆意之态,“孤何罪之有?”
  他目光嘲弄地打量这批考生,最后轻飘飘地落在跪着的周时誉身上,嗤笑一声:“技不如人,却还有脸来闹事。”
  周时誉霎时涨红了脸,只觉得胸腔中有股难以言说的怒火。
  沈明恒这话,不仅质疑他的学识,更是对他人格的侮辱。好似他说服诸考生来此一遭,不顾生死去做这一番陈词,只是为了引起显贵的注意,好让自己飞黄腾达。
  闹事?
  好一个闹事。
  他是来求一个公道,他是为全天下的寒门学子求一个公道,落在这人眼里,原来只是“闹事”?
  周时誉豁然抬头,目光大不敬地死死盯着太子,他握拳,一字一句:“草民既敢状告此榜不公,便无惧与任何人对质。”
  他再次下拜:“请陛下宣会元傅良,草民愿当庭与他文斗。”
  会试第一称“会元”,文斗则是读书人之间的比试手段,形式不一而足,常见的便有对诗、赌书、论道、辩理、解疑五种之多,周时誉只说文斗,却没说怎么个比法,显然对自己信心十足。
  宋景年与文黎对视一眼,俱看到彼此眼中闪过几分忧色。
  他们与周时誉结伴进京赶考,闲来时也曾以文斗做兴,自是清楚好友的本事。他们不觉得周时誉会输,可在这大殿之上,赢也不一定是件好事。
  傅良乃户部尚书之子,与士族张家、万家皆有姻亲,更是与丞相章惟德有师生之名。
  若输,那便坐实了“闹事”罪名,其罪当斩。
  若赢,那就得罪了傅家,乃至所有世家大族,想来也活不了多久。
  这文斗不能进行。
  宋景年与文黎忧心忡忡,绞尽脑汁地思考破解之法。
  沈绩轻笑一声:“太子,你觉得呢?朕该不该同意这文斗?”
  “可以啊。”沈明恒漫不经心:“比完就没事了吧?赶紧比,孤可没时间陪你们胡闹。”
  “陛下,太子殿下问心无愧,此事或许另有隐情。”
  “还请陛下明察,勿要因这些个刁民损了父子情分。”
  朝堂上不少高官都与傅良有亲,须得避嫌,但他们不说话,也多的是有人为他们冲锋陷阵。
  章丞相与傅尚书老神在在地站在一旁,神色如常。
  这件事说小不小但说大也大不到哪里去,在宫人内侍眼中天大的民愤,对他们来说挥手可平。
  沈明恒这太子之位稳得很,而傅良也会成为本届状元。

第2章 嚣张跋扈的草包太子(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