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明明明月是前身(32)


  父皇当时应当觉得他们很可笑吧。
  第175章 明明明月是前身(32)
  年轻的太子自他的父亲手中接过一国重担。
  在这一刻, 所有人耳边仿佛都清晰响起了齿轮转动的声音,那是历史势不可挡的脚步,是史册翻折过的又一页。
  沈明恒轻声说:“爹, 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沈昱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侧身让开了两步,示意沈明恒坐上龙椅。
  他对沈明恒,只有骄傲,从来不会失望。
  沈昱想,他就说他儿子穿上龙袍会很好看吧?
  大夏的政权在轻描淡写中完成了转接,朝臣们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顶头上司换了一个人, 就听到新帝不曾拖延地下了他在位时的第一个旨意。
  “罗正业一案牵扯甚广,并州遥遥, 朕不能时时目睹耳闻, 将恐将惧。天下何其广博?朕欲任钦差代朕巡视九州,攻疾防患, 以除时弊。”
  沈明恒看向沈昱, 微微躬身一礼,“这钦差一职,便劳烦父皇了。”
  沈昱冲他笑嘻嘻地眨了眨眼, 也拱手回礼, 挤眉弄眼道:“遵命, 陛下。”
  沈明恒哑然失笑。
  朝臣们后知后觉反应过来沈明恒这话的意思,而后便是惊恐不已。
  谁敢保证自己裤子上没沾点泥巴?在官场多年,就算不贪污受贿,谁没用过些见不得人的手段陷害过几个政敌?
  再说了, 谁知道太上皇的批判标准是什么样的,万一他们觉得是好友之间互送礼物, 沈昱就觉得他们是在私相授受结党营私怎么办?
  就算有人问心无愧,敢信誓旦旦保证自己没做过触犯律法的事,但是,他们可不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他们有家人,有不成器的兄弟姊妹,有打秋风的穷亲戚,有倚老卖老的长辈。
  有朝臣小心翼翼提出反对:“陛下,安全起见……”
  沈明恒抬手,打断了对方的发言,“反对的话便不必说了。”
  他微微而笑,说道:“朕意已决。”
  朝臣们忽而噤若寒蝉。
  从前只见沈明恒温和有礼,好说话得很,未曾想他强硬起来,周身气势丝毫不弱于沈昱。
  朝臣们突然想起来,其实严格来说,沈明恒也是开国君主来着。
  天家这对父子,没一个好糊弄的,他们往后的日子真的会更好过吗?
  ……也不对,至少沈明恒比沈昱大方,假期和赏赐都给的很干脆。
  *
  下了朝,沈明恒给叶鸣谦和裴定山践行。
  一个是去西域,一个是跟随左文渊去沃桑。
  裴定山从前到底没出过海,沈明恒不放心就这么让他远航,去沃桑也算体验海上环境了。
  没什么好担忧的,西域与沃桑都是小地方,挥手可灭,甚至不值得一个盛大的誓师仪式。
  至多路途比较远,要去的时间比较长。
  “殿下,臣一定会回来参加您的登基大典的。”叶鸣谦恋恋不舍。
  沈明恒含笑点头:“好,孤等你。”
  于策在旁边臭着一张脸:“第一,称‘陛下’而非殿下;其次,称‘朕’而非‘孤’。玉玺都已交接完成,虽然册封礼还未行,但身份已经变了,都注意着点。”
  裴定山豪迈道:“明恒,你登基大典上的金器,我全包了!”
  他已经知道沃桑有好几座金矿。
  不是他自负,但华夏大地向来没把小小岛国放在眼里。
  他们的实力对比就是很悬殊啊。
  异国使者来访时,连乞丐都不会接受他们的金钱。因为乞丐觉得他身为大夏子民,外族不配施舍他。
  万国来朝,他们理应有这样的自信,这样的无所畏惧。
  于策继续臭着脸:“什么你的我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你逞大方的份?”
  周言安忍无可忍,“你能不能好好说话!”
  “不能!”于策大声质问:“凭什么你们叫了周言安一起商量不叫我?我文采比他差吗?禅位诏书我也会写啊!”
  沈明恒安抚他:“下次一定,下次一定。”
  哪来的下次?是沈昱再让一次位,还是沈明恒禅位给别人?
  于策脸都青了:“你是不是在敷衍我?”
  他超大声:“你们甚至没走三辞三让的程序,这让史官怎么写,让后世人怎么看!”
  当初魏文帝逼迫汉献帝退位,三辞三让的程序都走了九个多月。再看看唐太宗,因为在一天之内完成三辞三让被后人诟病了多少句话。
  这对父子倒好,干脆没有这个程序。
  沈昱满不在乎,“就知道你狗嘴里吐不出好话,所以才不叫你。”
  沈明恒:“……”
  沈明恒:“爹,没话说的时候,可以不用硬说。”
  眼见于策脸色由青变黑,裴定山识趣告退:“明恒,陛下,我先走了。”
  他拽了一把叶鸣谦,拉着他跑了出去。
  直到拐过一道弯才放慢脚步,裴定山长出一口气:“幸好咋俩跑得快,要不然就得面临帮谁的问题了。”
  出于忠君爱国的角度,他们肯定是得护驾的,但于太傅小心眼的很。
  于策只有沈明恒一个弟子,但他们三个从小一起长大,有时于策也顺手教了,也算有半师之谊。
  于策可会折腾人了,别的不说,打着教育弟子的名头,他们都不好反抗。

第175章 明明明月是前身(3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我有独特的洗白技巧[快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