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玉嫣心中恍然一顿,脸上笑意骤然消失,回头看向屋中在整理药材的任镜堂,才见任镜堂神色亦如她一样。
  作者有话说: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但行正路,不惧谗佞。
  (共勉
  第一百六十四章
  ◎玉嫣镜堂终又别,郡主归京见亲弟◎
  玉嫣和任镜堂从淮南离开时, 乃腊月之初,踏上行路之日,大雪纷飞, 却不至寒冷。
  任镜堂曾问玉嫣想去何处,玉嫣当时之言, 是希望能先往潘州一趟。
  她说,当时是因王桓病重情急, 才留下杜老前辈在央江一带。
  而自己自从京城出,便一直跟随杜老前辈, 杜老前辈不弃其女儿身份, 是毫不吝啬将毕生所学传授,更不畏闲言碎语, 一路留其同路, 此恩此德, 末生难忘。
  如今能有机会,是愿能够再至央江,与之一会。
  任镜堂当时亦无多话, 便随着一同前往, 只是玉嫣不难感受, 任镜堂对于杜月潜, 是有多少介怀。
  二人行迹不忙, 一路又是带着游猎心态,便是过了月余才来到潘州地段, 届时已过新年,是寒冬之季, 虽中原南部少雪, 却也阴冷刺骨。
  再到潘州, 虽非涝季,却仍是满目苍夷。
  地方官府自始至终都有没有做任何灾后重建工作,及眼所见,仍旧是地方支离破碎。
  难民流离失所,寒冬之际,饥寒交迫。
  有能力离开的灾民,大多早已辗转往东西两面逃亡,却仍是有许多灾民因有老有少而难以启步,便只能留在潘州,苟且偷生。
  直到玉嫣二人到当日落脚的村落,村中仍有不少人还能认得玉嫣,因曾受其恩惠,一见到她便立刻上前问好。
  玉嫣走过一圈是不见杜月潜踪影,细问之后才知,原自己离开后不过一月,杜月潜便离世了。
  因此地一带大部分人曾经都受过杜月潜救治,其离世后,是有将他安葬于山上,又简单立有坟墓石碑。
  玉嫣心中不尽懊悔,她跪在杜月潜坟前许久,却未发一言,最后只是扣了三个响头,便重新站起。
  就在她转身就要往山下走去时,任镜堂却忽然抓住她的手。
  任镜堂始终站在原地,目光定在杜月潜那简单的石头墓上,他喉结微微动了动,才略有哽咽地说:“我和祁缘本是同门师兄弟,我从小流浪街头,无父无母,是杜老前辈心慈,将我带回柒月斋。”
  杜月潜将任镜堂带回柒月斋后,对其与祁缘一视同仁,却二人性格截然不同。
  祁缘沉稳,任镜堂好动,祁缘谦逊,任镜堂骄傲,祁缘内敛,任镜堂潇洒。
  而后到了年少轻狂时,任镜堂一次与祁缘争吵,本是其理亏,任镜堂却认为杜月潜从来偏袒祁缘,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甚至离开怡都,之后再无回京。
  任镜堂天资聪慧,更加是不拘小节,后又四海游走,虽是骄傲不羁之人,却在求学问道上,仍能做到不耻下问,又大胆敢行,事事亲力亲为,便摄百家之学,独成一派,后才在淮南落脚,办起水月堂。
  此些年间,任镜堂是在江中江下一带周周转转,是有收到过祁缘来信,信上是言当日有失,以表歉意,且师父念想,望可京中再见。
  只是那时候的任镜堂年轻自傲,虽早已将当年之事放下,却又不愿拘于尘泥,是言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已经离开,便再无回去受束缚之理,便这些年间是再无回京,再无与二人相见。
  直到后来再收到祁缘来信,信上只道让其对王桓多用心,却只字未提杜月潜,那次任镜堂心中竟是顿了顿。
  所谓造化弄人,便是再相见时,只剩天人相隔。
  玉嫣听完此故事后,缓缓走到任镜堂面前,轻轻将他抱住,仍旧是没有说话。
  二人之后便留在了潘州,得到一处小院可安住,便在此地行医救助,打算越过此冬,再向他地而去。
  谁知三月刚过,四月初,又是雨多洪患之节,潘州瘟疫再次死灰复燃,二人无可奈何,只好再继续留在此地,以救治灾民。
  尔至五月底,情况并未有并无好转,从流民口中又能听说南境湟川有造反之意,玉嫣任镜堂二人虽无在此事上多话,却心中各自明白,此地是不会再能久留。
  六月初三,玉嫣正替一老妇人看脉,忽然见到一鸽子停在屋外泥泞之上,她心中顿时一震。
  她立刻回头看向任镜堂,任镜堂脸上亦少有的紧张。
  将信笺取出,二人细读后,脸上皆若苍白。
  玉嫣缓缓回头,看着任镜堂,说道:“从淮南离开当日,我与你说过...”
  “天地万物,是可相行相随,我玉嫣一生,希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但仍留一句,天下行公,天下若存患,是定弃自由道,重覆行公路,”玉嫣方有停顿,任镜堂却立刻面无表情地接上,又道,“我也说过,无论你要去哪里,去做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杜月潜一生从来将一句话放在心里,挂在嘴边:
  行医者,不问贫富贵贱,不问男女老少,从一而终,一视同仁。
  行医者,行跬步,至千里,医一人,治苍生。
  次日清晨,二人山下告别,任镜堂将玉嫣紧紧拥入怀中,许久不愿放手。
  尔后二人再无多话,任镜堂直接向北而去,而玉嫣则向伯荆山处出发。

第一百六十四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王侯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王侯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