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与君同276


  只是大军班师回朝,高丽却又耍起了小心思,拒绝向大梁称臣纳贡。萧楫舟气得要四征高丽,然而风声刚一放出,首先出现的却是国内如同雨后春笋般滋生的叛军。
  历史上的记载已然说明大梁的国力远远高于高丽,现在的大梁又比历史上的大梁更加强盛,支撑起一场战争不成问题。即便大军压境,齐滺也有信心大梁可以轻而易举地支撑五年,而高丽绝对撑不了这么久。
  也就是说,只要领兵之将不是废物,哪怕仗打得一般,耗也能耗到高丽投降,让谁去做领兵之将根本不是什么困难的选择。
  可是当话即将出口的那一刹那,齐滺猛然意识到,萧楫舟想说的可能和他想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好半晌,齐滺才试探着问:“你这么说,是不是你想御驾亲征?”
  萧楫舟一顿。沉吟片刻,他才犹犹豫豫地点头:“阿滺,我就是想……我……”
  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可齐滺却突然间便明白了萧楫舟究竟想做什么。这一刹那,史书上的记载与眼前这个鲜活的人在他眼前重叠明灭,齐滺恍然间便明白,萧楫舟在多么渴望能亲征高丽。
  与别的无关,大抵只是一个年轻人想要证明自己,他可以。
  萧楫舟生来带着鲜卑戎马的鲜血,但鲜卑在华夏人的眼中,却永远只能得到一声“蛮夷”。
  元沚可以大骂大梁以臣窃君、满朝文武皆是叛臣,但几千年来的父系传承却只会让萧楫舟觉得他是一个带着蛮夷鲜血的华夏人。他从小到大都听着这样的言论长大,所有人都用鄙视的目光看着带着蛮夷鲜血的新帝,在背地里大肆嘲笑他的出身。
  那时候萧楫舟是怎么想的?
  当他成为皇帝,那些人却歌功颂德着他的父皇、用夸张的语句怀念着他的阿兄,仿佛这两个已经故去的人是怎样的英明神武,而现在登基的皇帝却只是一个只会打打杀杀的北方蛮子。
  那时候的萧楫舟又是怎么想的?
  必然会不甘吧,不然萧楫舟若当真如同历史上评价的那样只是一个好大喜功贪图奢华的帝王,他不会同意齐滺提出的一项项改革,也不会在齐滺的要求下缩减帝王原本的开支。
  齐滺说不要铺张浪费,萧楫舟便不再让绣娘每日不停地制作新衣,也不再让御膳房每餐都做几十道根本吃不完的饭菜。他主动削减了帝王的开支,却又不曾动元沚的份例。
  从萧楫舟听从他的每一项建议的时刻起,齐滺就知道,这个在历史上的评价堪忧的少年帝王,心里在意的从来都不是帝王的尊荣与享受。他想要的,从来都只是做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同的帝王。
  他想继承父辈的意志,维持大梁的繁荣昌盛,维持以大梁为中心的东亚秩序。他想要做的甚至是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好,梁景帝只想定北安南,萧楫舟却将目光扩大到了东西。东北的高丽他要平定,西部的西域他也要建立大梁霸权。
  他的想法太多太大,万邦来朝才是他的最终目的。只是当时大梁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这个堪称惊世骇俗的目标,因此大厦一夕崩塌。
  但是,萧楫舟从没有忘记他的想法。所以,他想,他真的想御驾亲征,向整个天下证明他会是一位合格的皇帝,是会被史书记载的千古一帝。
  理清了萧楫舟的想法,此刻,齐滺只觉得他一句反对的话都说不出了。
  理智告诉他,他应该拒绝萧楫舟的要求。御驾亲征何其危险,更何况如今的大梁正在土地改革的重要关头,尚且没有做到“安内”,此时的萧楫舟根本不宜离开洛阳。
  但是所有理智在脑中过了一遍,齐滺说出的话却变成了:“你去吧,我支持你。”
  萧楫舟的双眼瞬间发亮。
  ******
  皇帝陛下要御驾亲征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不论世家贵族究竟怎么想,表面上还是上了“为安全计、希望陛下放弃亲征”的折子。
  远在关中监察赈灾事项的元岁被自己的老爹用八百封家书催了回来。他回到洛阳甚至连一口茶都没吃上,就被自家老爹打包扔进了洛阳宫,希望自己的蠢儿子能劝皇帝陛下打消御驾亲征的可怕念头。
  元岁:“……”
  您看我行吗?
  苦楚无处可诉的元岁只能捏着鼻子进了洛阳宫,他自然是不敢直接找萧楫舟的,因此元岁找到了在御花园不知道在干什么的齐滺。
  眼看着齐滺现在甚至还在颇有情趣地玩着手中的手工,元岁深刻理解了什么叫皇帝不急太监急。他挠着头,只觉得自己的头发很快就要离他而去:“不是,阿滺,你就这么由着陛下胡闹?”
  齐滺安安分分地玩着手中的竹条,头也不抬地说:“陛下哪里胡闹了?御驾亲征壮我国威,那不是一件好事吗?”
  元岁问:“那朝政呢?你可别告诉我你不知道现在朝政有多混乱,都公天天烦的想杀人。没了陛下坐镇,那帮世家还不得闹翻了天?”
  “那陛下在洛阳,他们就不闹了?”齐滺想得很开,“听过一句话没有,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道崩殂,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不在,我们自由了,也许改革能进行得更好。”
  刚刚走到御花园结果就听到了这番惊天言论的萧楫舟:“……”
  一时之间觉得自己的语言能力可能有点问题的元岁:“……”

第133章 与君同27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当以国士报君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