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003节

  一帆风顺,三个月后,崔耕的船队在泉州港登陆。
  粗略算起来,从崔耕出发,到回转泉州,时间已经过了两年之久。
  刚一到案,宋根海就急急忙忙地登船,道:“王上,您快跟我走!去得及时,还能见太上皇最后一面。”
  “啊?太上皇不行了?”
  崔耕急急忙忙,往行宫而来。


第1308章 平衡终打破
  行宫中,软榻上,太上皇李旦面色惨白,出气多入气少,很显然,活不了多久了。
  崔耕回想着自已与李旦相处的点点滴滴,发现自已光是跟李隆基明争暗斗了。自已和李旦的关系,其实一直不错。
  公允一点讲,人家的为政举措,可比自已的老丈人李显强多了。更何况,从李持盈那论,他也算自已的老丈人不是?
  “太上皇!”崔耕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语带哽咽道:“微臣崔耕来了!”
  “岭……岭南王。”李显吃力地睁开眼,见果是崔耕,顿时精神一振,叹了口气,道:“朕,朕一直不肯走,就是为了见二郎你最后一面啊!”
  “微臣死罪,令太上皇骨肉不能相聚。”
  李旦微微摇头,道:“嗨,朕现在还有什么骨肉?李隆基么?他当日兵变,我们父子之情已绝。至于玉真和金仙……出家之人,更不必提。上回玉真来岭南道,也没来看朕不是?”
  李持盈可不是不孝之人,上次之所以没来拜见李旦,主要是因怕李隆基小心眼儿,误认为妹妹和老爹有什么阴谋,反而不美。
  李旦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不妨碍他拿这个说事儿。
  崔耕可不相信血脉亲情能够轻易割舍,他猜测,李旦想跟自已交代什么事,所以有意顺着自已说。
  崔耕道:“话虽如此,总是陛下的骨血。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死后原不可知,可不就留点骨血在人间吗?”
  “岭南王说得有理!”李旦喘了两口粗气,温言道:“你是安乐公主李裹儿的夫婿,说起来,咱们还是亲戚,朕叫你一声二郎不过分吧?”
  “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二郎啊,朕有件事儿想求求你。唉,我知道你是重感情的人,要不然还真张不开这个嘴。”
  “陛下有话尽管吩咐。”
  “李隆基那个逆子虽然不肖,但他做的绝啊!现在,朕的后裔里面,只有他这一脉。朕死之后,他定然趁着这个大好的机会,尽起全国的兵马征伐岭南道。他那点本事,怎是岭南王得对手?有朝一日,有朝一日,若岭南王君临天下,还请给朕留下一点血脉……啊?”
  说完了这么大段的话语,李旦已经是筋疲力竭。他勉力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崔耕,那目光既像是在命令,又像是在逼迫,但更多的还是……乞求。
  如果说刚进来的时候,崔耕是非常伤感的话。那么现在,真有一股愤懑之情萦绕在心头。
  他心中暗想,凭什么啊?
  李隆基尽起全国的兵马,对付我岭南道,我崔耕能顶的住吗?你李旦临死前,不给我个免死金牌啥的也就罢了,咋就光想着李隆基呢?哦,他败了我要留下李旦的血脉;我败了就死无葬身之地,怎么这便宜都让你们姓李的占啦?
  不过,他转念又一想,李旦给的免死金牌,恐怕在李隆基面前一点用都没有。李旦要真的这么做了,自已还不是要骂人家虚伪?唉,可怜天下父母心,李旦的所为也算人之常情。
  再者,自已毕竟跟人家的女儿有那层关系,连孩子都有了,至于计较的那么清楚吗?
  想到这里,崔耕苦笑一声,点了点头道:“好吧,微臣答应您!”
  “二郎真的答应了?不会反悔?”
  “微臣誓死保留李家血脉,如违此誓,天弃之,地厌之。”
  “好,好,二郎,朕没看错你……忠臣啊!对了,朕和你谈的立世子的事儿,你有眉目了没有?还有,大食之行怎么样了?对了,叫太平来,朕有日子没见她了。朕还想……还想……”
  李旦心愿得偿,非常兴奋,语调越来越高昂,简直声若铜钟。不过,很快就沉寂了下来,双目紧闭。
  崔耕知道他刚才是回光返照,一摸李旦的鼻息,道:“太上皇,驾崩了!”
  “万岁!”四周之人齐齐跪倒。
  稍后,李旦的葬礼在岭南道紧锣密鼓地进行。李旦驾崩的消息,也由崔耕送奏章给大唐朝廷,并且,他还亲自行文给个地都督,通报此事。
  然而,这些措施估计都没什么卵用。
  ……
  ……
  长安,大明宫,甘露殿。
  “哈哈,哈哈哈!朕的机会……终于来了!”
  李隆基得到了崔耕送来的八百里加急,顿时心花怒放,手舞足蹈,大笑出声!
  不过,他马上意识到不对,收敛了笑容,道:“来人,给朕拿两根葱来。”
  “拿葱?生的还是熟的?”小太监莫名其妙。
  “当然是生的,快去,快去。”
  “是。”
  功夫不大,生葱取到,李隆基将葱撕开,强忍着不适,在眼睛上擦了两下,才泪如雨下。
  他心中暗忖,没办法,朕真是太高兴了。要不然,以我的本事,又何须道具?
  然后,他吩咐道:“请朕的宰相们来。”
  “遵旨。”
  一刻钟后,李隆基的宰相们陆续进了甘露殿。这些人分别为:魏知古、张说、姚崇、宋璟以及张九龄。
  原来的宰相刘幽求,早就在官场倾轧中败给了姚崇,被贬官出外了。
  李隆基原来用陆象先为相,是为了安抚李旦的旧部。后来朝政稳定,当然也就让他去外地当刺史,把宰相的位置腾出来。
  朔方无事,宋璟被招入朝中,复为宰相。
  魏知古投靠李隆基较早,又对姚崇一向尊敬,虽然才具不足,但仍然得以上位。
  张九龄则是纯属新贵,算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来的人。
  “大家都看看吧。”
  李隆基一使眼色,小太监将崔耕的奏章从御案上拿走,供大家传阅。
  “太上皇!”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吧,众宰相一见这个奏章,就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泣,痛哭不止,如丧父母。
  按说这时候,李隆基就该问问诸位宰相的意见,再做最后的拍板。但他此时心潮澎拜,委实难以遏制。
  待众宰相的声音渐低,他轻拍了一下几案,恨声道:“父皇好好一个人,怎么会病死?分明是被崔耕那奸贼给害死的!传朕的旨意,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朕身怀国仇家恨,要尽起全国兵马,踏平岭南道。”


第1309章 剑拔弩未张
  宰相们心说,崔耕是缺心眼了,才会想李旦害死。天下哪有长生不死之人?恐怕最不想李旦死的就是崔耕,最想他死的就是你这个乖儿子李隆基。
  但是,尽管是真么想的,李隆基都把“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拿出来了,谁敢乱说话啊?
  张说见机得快,道:“自古出兵,都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微臣不才,愿写一篇檄文,晓谕天下,令天下的忠臣义土共讨崔耕这乱臣贼子!”
  姚崇道:“这调动兵马之事,微臣兼理兵部尚书,当仁不让。”
  张九龄道:“微臣为户部尚书,当尽力筹措粮草军饷,供大军使用。”
  魏知古道:“微臣主管工部,但凡朝廷兵马兵器不利,甲胄不坚者,唯微臣是问。”
  四名宰相相继表态,李隆基斜眼撇向宋璟道:“宋相,你说呢?”
  宋璟之前和崔耕多次合作,关系不错。他知道李隆基在怀疑自已,慨然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微臣当然赞同陛下平定岭南道。”
  “好!”
  李隆基龙颜大悦,道:“既然诸相意见一致,那大家就依计行事吧。此番我大唐重归一统,诸君必定名留青史。”
  众宰相齐齐跪倒在地,道:“愿为陛下效死!”
  ……
  ……
  其实不只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明眼人都看得清楚,随着李旦之死,崔耕失大义。朝廷定会尽起大军,除此心腹大患!
  李隆基兵强马壮,以君伐臣,以天下敌一隅,胜算恐怕高达九成以上。
  崔耕除了乃是当世名将之外,简直毫无优势,胜算着实不大。
  还未开战,胜负已然分明。
  朝廷的兵马调度没那么快,首先发难的,还是张说的那篇檄文。
  此文一出,早有准备的永州都督张明匡,梧州都督张光印,吉州都督宋闻天,饶州刺史张笑夫,越州都督周扬帆,尽起本部兵马,围攻岭南道。
  废话,必胜的仗谁不想打?必得的功劳谁不想捞?现在出兵,又不用和岭南道死磕,只要表明态度,就是大功一件。稍后,等着朝廷的大队兵马来到,就能吃的满嘴流油。
  按说这个时候,崔耕最好的应对,是派出一支精锐,歼灭一支敌军,震慑其他人。
  可是,崔耕眉头紧锁,思考了三天三夜,却下达了严守关隘,禁止主动出击的命令。
  理由也是现成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朝廷有百万大军,光歼灭一些鱼腩部队有什么用?
  还是留着有生力量,投入到最后的决战中。
  其实这个理由,也就是个借口。崔耕还是有些妇人之仁了,他一直简直一个信念,有了自已参与的历史,总不能变得比真实历史更差吧?自已又怎么忍心,掀起大规模的内战,沾染同胞之血?
  当然了,要他放弃岭南道大好的基业,就此流亡海外,他也是不肯的。
  说到底,若没后世的那些知识,崔耕就是一个有些急智的普通人,既做不到如同一些“雄主”那样的杀伐决断,也做不到像岳飞、李牧那样慨然赴死。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眨眼间,就是一个月的时间。
  咚咚咚~~
  这一日,岭南王府外的鸣冤鼓在次响起。
  这时候还有人鸣冤?
  崔耕打发小九儿去看,不过,小九儿去的快回来得更快,面色微变,道:“王爷,您还是自已去看吧,大事不好了!”

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1003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奋斗在盛唐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奋斗在盛唐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