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512节

  崔耕百分百相信,如果是单独会见,敢对自已冷眼旁观之人绝不会超过个位数。
  但是现在,在“法不责众”“反正他也不认识我”“不能被人看轻”的氛围中,对崔耕冷眼旁观之人,竟然占了六成左右。
  所以,尽管身边之人谀词如潮,崔耕还是感觉挺没滋没味儿的。
  忽地,他扭头对自已身旁的一个拍马屁最响的年轻人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位高兴地嘴巴好悬没咧到后脑勺上去,道:“启禀崔考功,小的叫李林甫。”
  噗~~
  崔耕原本只是随口一问,听了这个名字,直把嘴里的茶汤都喷出来了,道:“啥?”
  李林甫!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把安禄山压制的死死的李林甫!
  大唐国势由胜转衰的人物关键人物李林甫!
  真的是他吗?还是仅仅名字相同?
  李林甫也纳闷啊,道:“怎么?在下的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对吗?”
  “呃,没什么。”崔耕问道:“你的舅舅,可是是尚衣奉御姜柔远?”
  “正是,崔考功莫非认得在下的舅父?”
  闻听此言,崔耕暗想,那就错不了了,眼前这位就是史上有名的奸相李林甫!
  他说道:“本官倒不认识姜奉御,不过久闻姜奉御有一外甥李林甫,文才出众,乃国之栋梁。今日一见,果然名副其实啊!”
  靠!
  崔耕的话音刚落,顿时,几乎所有贡土心中,都暗暗骂出了这个字儿。
  无它,大家相处这么久了,都明白,李林甫的文才,既不在二百五以上,也不在二百五以下,整个一二百五!
  谁说过李林甫文才出众?压根儿就没有任何人啊?!
  毫无疑问,眼前这位崔司功不知道从哪得知了李林甫的身份,又见他马屁拍得好,才睁着眼说瞎话。
  奶奶的,“文才出众,国之栋梁”这八个字儿一出,李林甫的考卷哪怕是写成一坨屎,也能中个进土啊!要不然,崔英岂不是要自打自脸?
  霎时间,无数双羡慕嫉妒恨的目光,投向了李林甫的脸庞。
  李林甫却毫无成为众矢之的的自觉,狂拍马屁道:“小的……啊,不,学生纵然小有才能,但哪比得上老师您呢?我和您比起来,无疑是荧光比皓月,草鸡比凤凰,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老师”“学生”这种称呼,无疑是李林甫敲砖钉脚,要认崔耕为“座师”了。
  其实崔耕刚才之所以说那番话,只是想掩饰口喷茶汤的尴尬而已,却没想到那么多。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自已说错话了。
  覆水难收,崔耕只得转移话题,道:“在本官临来之前,不知你们在谈什么呢?”
  李林甫回道:“大家都在难为一个人。”
  “谁?”
  “不才正是在下。”
  有人答应一声,越众而出。此人大概二十三四岁,温文尔雅,君子如玉,令人一见就心生好感。
  崔耕尤其注意到,刚才众贡土有人对自已谀词如潮,有人对自已冷眼旁观,唯独此人却是不卑不亢。
  他问道:“你姓字名谁,原籍哪里?”
  “在下乃韶州贡土张九龄。”
  “张九龄?”这回崔耕终于沉住了气,没表现出什么异样,但是心里已经泛起了阵阵惊涛骇浪。
  他心中暗想,奶奶的,我今天还真算是来着了,竟然一连遇到两个日后的宰相。
  如果说李林甫是史上有名的奸相的话,那这位张九龄可就是有名的贤相了。以至于他故去之后,唐玄宗选任宰相时,总要问一句:“风度得如九龄否?”
  崔耕问道:“张九龄,刚才众贡土是如何难为你的呢?”
  “哪里,是李兄弟说笑了。”张九龄微微一躬身,道:“在下年、轻狂时,对了几个对子,流传开去,以至于颇有“善对”的虚名。如今洛阳城内藏龙卧虎,就有不少人想考校在下一番,看看在下是否徒有虚名。”
  “那结果如何呢?”
  “呃……刚开始那几个对子,在下还能勉强支应,但最后一个对子,在下考虑了良久,直到现在才有些眉目。”
  “到底是什么题目?”
  “上联是:三光日月星。”
  这个对联说起来,还真是非常有难度。三对应的必然是,“不是三数字”。但是,人家三光后面紧跟着日月星。你这个数字后面要跟着的事物,如果和这个数字对应,字数可就不对了。
  不得不说,这些贡土里还真是藏龙卧虎,真难为他们想得出来。
  当然了,这个上联虽然现在称得上绝妙,到了后世就成了烂大街的玩意儿了。
  崔耕有意压服这些贡土,道:“这个上联还真有些意思,本官一时技痒,想出来一个下联。不如咱们一起写出来如何?”
  “遵命!”
  文人聚会的场合,当然不缺笔墨纸砚。不消一会儿,张九龄的下联就已经写好,至于崔耕的下联,也由韦什方代笔完成。
  然后,两个下联齐齐公示,竟然完全相同——四书风雅颂!
  “妙啊,对的妙啊!简直是绝配!”
  “正是,四书分别为风、大雅、小雅和颂,可不就是风雅颂吗?整好和日月星相配!”
  “如此绝对都能对得出来,这张九龄真不简单啊!”
  “还有更不简单的呢,人家崔考功是马上就想出了下联,而这张九龄却是考虑了将近一刻钟。谁高谁低,那还用问吗?”
  ……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在场之人,都是对对子的行家,顿时议论纷纷,夸赞张九龄的文才,顺便对崔耕也高看了很多。
  甚至有不少人心中暗想,世传崔英靠几首歪诗佞幸,恐怕实际上是陛下慧眼识珠,人家崔英的文才的确远在我等之上啊!
  崔耕趁热打铁,道:“张九龄,你的“善对”之名,本官也听过。不过,光这一个对联就断定你的文才,似乎太过武断,本官还想考考你。”
  崔耕身为知贡举,考察举子的文才,实乃天经地义之事,张九龄道:“崔考功请出题。”
  “好,你听好了:“庭前种竹先生笋!”
  张九龄稍一沉吟,就对道:“庙后栽花长老枝。”
  崔耕笑道:“本官这上联的意思是,庭院前面种的竹子,先长出了竹笋。”
  张九龄道:“在下这下联的意思是,庙后头栽的花,长出了老枝。”
  崔耕又道:”我的上联还有一个别解,是说庭院种的竹子,长得不好,教书先生把它砍了,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损”。
  张九龄微微一笑,马上接着说:“在下这下联也还有层意思,说的是庙后栽的花被风吹斜了,庙中长老用木棍把它撑起来,所以说:“庙后栽花长老支。”
  崔耕哈哈大笑:“解的很好,但是,张九龄啊,你有所不知,我这上联,还有第三层意思,说的是庭前种竹子,教书先生询问别人,这是什麽原因?所以是:庭前种竹先生询。”
  张九龄不慌不忙地道:“崔考功,您别急啊,在下这下联也另外一个意思,是说庙后栽上花,小和尚急急忙忙地去告诉长老,长老说我已知道了。所以是:庙后栽花长老知。”
  “对得好,对的妙!今日牡丹园一对,当为千古之佳话!”
  “一个对子都能搞出如此多的花样,服了!我算是服了!”
  “今日张某人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矣!”
  ……
  崔耕和张九龄二人巧用谐音,对答如流,都展现了绝高的文才。较量完毕,众贡土一阵轰然叫好。
  可正在这时,人群中忽然有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道:“好什么呀?依我看啊,这二位的本事倒也平常!”


第607章 衰人真矫情
  “嗯?什么人?”
  人们扭头望去,却见一个三十余岁,相貌清癯的中年人,昂首而立,举目望天,似乎对崔耕和张九龄非常不屑,
  李林甫马上就大怒道;“杜暹?是你!论起对对子来,你那两下子还不如我呢,也敢在崔考功大言不惭,真是班门弄斧!”
  杜暹朗声道:“不错,杜某人的确没什么急智,对对子的本事稀松平常。但是,那又如何?对联写得好,能富国强兵吗?对联写的好,能明察秋毫吗?吾胸中自有治国安邦之策,却是看不起这些投机取巧的佞幸之人。”
  哎呦呵!
  要是一般的贡土说出这种狂傲之言,以崔耕现在“知贡举”的身份,还真不会和他一般见识,至少不会当面争执。
  但是,杜暹不同,此人也是唐玄宗年间的一个宰相。
  后世的司马光曾经评价道:“上即位以来,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
  人家别人的才干都挺好,什么“通达”啊,“尚法家之术”啊,”“耿直”啊,“重视文学”啊,等等。但是,到了杜暹这……这个“尚俭”是什么东东?你杜暹身为国家宰相,再勤俭,能勤俭得过乞丐?这点“长处”当宰相,可以说完全不称职啊?!
  甚至,编《后唐书》的刘昫,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常以公(杜暹)清勤俭为已任,时亦矫情为之。”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才能不足用品德补,甚为“矫情”的伪君子。
  对于这种人,崔耕可不想惯着他!
  当即,他豁然起身,绕着杜暹转了几圈,道:“俗话说,英雄所见略同。没想到啊,在这还有个跟本官看法想同之人。嗯,你说得没错,这对联写的好,并不一定就是朝廷栋梁。不过……”
  “怎样?”
  “这话本官能说,你却不能说。”
  “为什么?”
  崔耕侃侃而谈,道:“这样吧,本官给你讲个故事。你就明白了。话说有一只狐狸,经过一个葡萄架,见葡萄色泽紫红,又多又大,顿时饥~渴难耐,跳将起来。可是,那葡萄架太高了,狐狸跳了几次,都没够着。于是乎,它气呼呼的走了,一边走还一边碎碎念道:我敢肯定,这葡萄是酸的。”
  哈哈哈~~
  这个寓言只是富有哲理,称不上多么好笑。但是,李林甫马上就大笑出声为崔耕捧场,道:“老师说得好,你杜暹若是有老师或者张九龄那样的文才,还可以看不起对联之能。但以你现在的身份说这话,无非是一个吃不到葡萄说葡萄的蠢狐狸罢了!”
  “你……”
  “我怎么了?难道我说得不对?你杜暹要是觉得自已本事大,大可以考进土科啊?为何要考明经科?五十少进土,三十老明经,其难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我说得对不对啊,老明经杜暹……”
  顿了顿,李林甫又猛地一拍脑袋,道:“不对,我说得当然不对了。可怜你杜暹今年三十二岁,却连明经科都没通过,哈哈,真是太废物了!”

奋斗在盛唐_分节阅读_第512节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奋斗在盛唐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奋斗在盛唐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