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八十二


  他说罢,视线扫向身侧不远的人,对方微微颔首致意。
  贺今行便又收拾行囊,乘船回临州。
  路过江阴县,他带着许轻名签下的任命书,还未进城就找到了莫弃争。
  正值傍晚,莫县令带着包县丞还有几名衙役,沿着大路叫两边田地里劳作的所有人赶紧在城门关闭前回家。
  “我是来向莫大人报喜的,”贺今行见面便奉上任命书,“恭喜莫大人。”
  “什么喜?淮州那边疫毒消了?还是……”莫弃争随口说着,却在看到文书内容后突然失声。
  包县丞凑过来一看,蒲扇都忘记了摇,叫道:“县尊,您这是升官啦!”他激动得抱了一下自家县尊,又回头叫那几个衙役:“咱们县尊升知州啦!咱们淮州的知州!”
  “真的?”衙役们也围过来,争抢着看那封任命书,一时恭喜不绝。
  “嚷嚷什么,只是暂时的,做过这段时间就要回来,还是你们的县令。”莫弃争叫他们别那么闹腾,面上却也止不住笑意,“小贺大人可还有别的公务?”
  “让莫大人猜到了。”贺今行也为对方感到高兴,说起此次的任务,最后道:“我这回终于可以带上王爷爷一起了。”
  王老伯就在不远的地里,包县丞去将人请过来,借着一道回县衙收拾东西,留贺今行吃了一顿便饭。
  莫老夫人带着儿媳亲自下厨,既庆儿子升官,也感谢小贺大人当初报信救命之恩。令少年难得腼腆,亦万分感激盛情。
  再动身时已是月色满天,莫弃争与贺今行把臂说话,包县丞搀着王老伯:“老爷子,要我说,这几天你也看到了,咱们江阴县的地肥沃得很,种什么都是好品相,气候也好。不如您呐,就留下来算了!”
  王老伯只是笑,笑了好久才说:“我老头子知道你们这儿的地好,人也好。但我老家的地更好,人也很不差!”
  “难得看到您这么高兴。”贺今行与王老伯告别江阴县众人,上了船送对方去船舱时说。
  “我好久没回去啦。”老人搓了搓手,干瘦的脸在月光下笑成了一朵花儿,“希望我的地没有荒废。”
  他下意识附和:“肯定没有。”
  第二日又是个好天气,官船披着晨曦停靠临州湾。
  贺今行与留守临州的知州在码头通过公文交接,还未来得及回衙门,便有差使来报,剑南、汉中与秦甘、甘中四路合并送来的物资即将抵达港口。
  他立于栈板,和一众同僚、百姓一起向西而望。
  大江汤汤,旭日煌煌,一支船队顺风顺水、迎光而来。
  七八艘大船,皆满载着从西北、西南与大宣腹地汇集而来的粮食、衣裳与各式各样的物什,不知经过多少人的双手,带着多少人的祈祷与祝福。
  头船上竖有三根桅杆,最大的那面白帆上以油墨漆着两句诗,字体行云流水,大气磅礴。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贺今行满怀震撼地将其念了出来。
  紧紧跟着他的王老伯不解,下意识问:“这是什么意思?”
  “哪怕我们相隔千山万水,连接我们的青山沐浴着同样的风雨,而我们头顶的明月,又何曾不是同一轮?”贺今行郑重地说:“是其他路州的百姓,与江南路和江南百姓同甘共苦、同心协力的意思。”
  王老伯听完,看着那船帆怔愣许久,才叫了一声“小贺大人。”
  不知何时起,他也喜欢跟着莫县令他们这样叫人。
  少年回头看去,对方苍老的面容在光风中舒展开来,“这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他也露出笑容,“您说得对。”
  第162章 八十二
  船队靠岸,押船而来的主官是汉中路布政使,将几册厚厚的清单交到贺今行手中,说:“这是各地募捐的记录,贺大人可要收好。”
  后者沟通过后,当即便带人和对方一起进行清点,同时在心中思考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裴明悯在信件往来中与他讨论过此事。从全国各地募集救济物资只是第一步,各路州上怎么捐汇怎么运送由地方官府想办法,他们也鞭长莫及;但物资到了江南路,怎么分配,怎么发放,则是身在江南的他应当考虑到的。
  第一,要每地皆有,不能厚此薄彼,忽视偏远地县。第二,募捐来的除了银钱,更多是粮食、衣裳、生活用物等,有些地方需要得多,有些地方需要得少,要减少损耗、物尽其用,最好是按照各地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合理分配,但这个“实际需求”如何界定?第三,因赈济之事体繁杂,对象庞大,细分下的每一笔钱物去向难以追查到底,常有主持赈济的大小官员克扣挪用赈济银、倒卖赈济粮,损公以肥私。因此,还要尽可能地防范其间的贪腐行为……
  如此种种,罗列下来,看似简单的任务,竟也令人感到棘手。
  一行人在港口忙活大半日,才终于交接完毕,到临州府衙进行短暂地休息。
  贺今行来到江南大半月,出入临州数回,还是第一次前往临州府。他与知州并不熟悉,但一同在后衙歇凉等饭时,仍主动向对方行礼,请教他先前所想到的那些问题。
  知州姓康,闻言有些意外,还礼后问道:“制台大人没有做好安排?”
  贺今行摇头。许轻名只交代他好好做,并没有提及任何细则。

第162章 八十二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州歌头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六州歌头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