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七十九998


  明德帝起身道:“人呐,是得有些血性,不然在哪儿都做不成最顶上那一个。”他走开两步,低声说:“你爹就缺这一点,所以不比秦毓章。”
  话及父亲,裴明悯不接。
  明德帝也只是说给自个儿听的,回忆了片刻旧人,思绪重归于现实,侧身问:“还想做翰林否?”
  “不想做了。”裴明悯说:“但事情要有始有终,臣负责的那一部分中庆史集还没有编完。”
  明德帝却道:“能编史书的人多得是,通外族语言、懂往来礼节又恰到好处的少之。朕许你夺情,到礼部跟着王正玄筹备接待北黎使团吧。”
  裴明悯眨了眨眼,有些迟疑。
  明德帝便多说了两句:“北黎这次来使拟与我朝缔下和盟,这其中少不了靖宁出的一份力。她和朕一样,希望大宣和北黎两国能建立起长长久久的和平。有你盯着,朕放心些。”
  “臣遵命。”裴明悯俯首叩头,“谢陛下隆恩。”
  明德帝不再说什么,神态浮上几分疲惫,挥袖表示他可以退下了。
  谁也没有提被拒的任命和漆吾卫的阻拦,那些事情都已经过去,被君臣双方默契地埋进时光的尘埃里。
  裴明悯甚至没有提起为祖父守灵。
  裴氏不能偏安于稷州,他不能让爷爷失望。他的直觉在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绝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京城——离京固然能远离风暴,可风暴所带来的机遇与抉择也会一并远去。
  他走出大殿,迎面便是呼啸的长风,吹得衣衫与鬓发乱舞,吹得天上灰云飞渡。
  就像庞大的命运在这座宫城奔涌。
  应天门里,披袈裟的法师手挂佛珠,向迎面碰上的崔相竖掌。
  崔连壁还礼,看到他身后几名和尚抬着的担架盖有白布。在此等候许久的主簿向他附耳,道是张厌深的遗体。
  “阿弥陀佛。”弘海念一声佛号,错开崔相一行,走出宫门。
  崔连壁无言,静立合掌,向走远的僧人们低头鞠躬。
  主簿和其他随从与他一致目送,随后将他离开朝会之后发生的事一一汇报于他。
  都是些小事,崔连壁不怎么在意,吩咐主簿处理,便独自赶去抱朴殿。虽然先前已经派人回宫报信,但事情复杂又添新由,还是得面陈。
  当他赶到抱朴殿的时候,皇帝正用午膳,叫老太监再拿一副碗筷来。
  崔连壁坐到桌边还是想说事,明德帝给他夹了一筷子菜,示意他规规矩矩地吃饭。
  食过半,明德帝才问:“人怎么样了?”
  崔连壁知道他问的谁,当即放下筷子回答:“刑伤不少,恐怕得好好治疗、休养一段时间。”
  明德帝听罢,沉着脸斟酌半晌,道:“让李青姜和她师父负责诊治,朕早就听说他和李青姜是在江南相识的熟人,熟人办事总能放心吧?另外,赐居的府邸也不必再挑了,就把萃英阁收拾收拾给他。你替朕拟旨,找个时候早些宣了。”
  说罢,撂了筷子,不吃了。
  内侍们便迅速撤走膳席,走路都踮着脚,悄无声息。
  崔连壁应了旨,知龙颜不悦,仍不得不试探着提起陈林,同时小心地观察对方的神色。
  皇帝虽有残存的怒意却没有任何惊讶之色,似乎早就知道——早知陈林身死,还是早知陈林有异心?
  各种念头在他脑海里转了几圈,他说:“知晓陈林今日去过刑部的人,已下令尽数封口。”
  明德帝将擦过嘴的锦帕掷到顺喜怀中,冷酷道:“今日的刑部,风平浪静。至于顾横之……”
  “陛下,还有一件事。”崔连壁抢先道,顶着皇帝阴沉的目光,低声说:“君绵过世了,在圣旨送到那一日。”
  明德帝闭了闭眼,起身慢踱两步,忽然转身一脚踹到他刚坐的方凳上,包了软布的凳子在地毯上滚几圈都没发出太大的声音。
  然而积蕴在他胸中的那一口气终究是发不出去,他指着崔连壁说:“你让人去告诉顾横之,还是原定的日子,他要是到不了宁西,就按军法处置。”
  又高声唤笔墨,要亲拟一道挽联,一篇祭文。
  崔连壁劝慰不得,无奈告退。
  恰逢禁军统领桓云阶快步走进殿来,他便停步招呼一声,“桓统领。”
  桓云阶似乎在想什么事,最初甚至没注意到他,听见他叫自己才停步回礼:“崔相爷。”
  两人就这么面对面地站了几息,崔连壁忽然意识到,对方是在等自己离开。
  要报什么事,连他也得防着?
  “都退下吧。”皇帝屏退一众内侍的声音传来,就连顺喜也往外走。
  崔连壁回过神,和大太监一道离开。跨出大殿的时候,他不经意地回头,只看到桓云阶随皇帝去往后殿的高大背影。
  皇帝直属且放在身边的武装军卫,明有禁军,暗有漆吾卫,这两处的统领可以说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现在漆吾卫出问题折了一个陈林,皇帝的左膀右臂暂且就只剩下这位桓统领了。
  然而近来政事堂的重心主要放在那两桩大案上,兼带日常政务处理,几乎没有注意这位的动向。
  论起有什么事是他这个左相不便得知的,崔连壁先联想到前不久得见的银碗丹匣。可顺喜这个内廷大总管也不能旁听,他就只能想到月前钦天监监正瞒着所有人的进言。

第336章 七十九99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州歌头最新列表章节

正文卷

六州歌头最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