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18

是七品小官,贾政却是六品工部主事,如今林如海已经是二品大员,此次连升数级,又主管两淮盐课,可谓是位高权重,而贾政还是七年前升了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至今尚无动静。
再思及自己长子亡故,贾敏却夫荣妻贵,两人身份天差地别,心中更觉得十分不自在,只是在贾母跟前不敢显露。
话分两头,二月初八,圣旨亦抵达金陵,擢升林如海为巡盐御史,加封兰台寺大夫,主管两淮盐课。
林如海接旨谢恩,林家众人皆是又惊又喜,这巡盐御史一职历来是圣上的心腹才可胜任,上一任便是甄家,如今自家老爷被点为盐政,可见是极受圣上倚重,一个个都欢欣鼓舞,喜气盈腮。
唯有贾敏心内担忧,她原不是不知世事的内宅妇人,自小也是充作男儿教养,素日于朝堂之事亦多留心,唯恐行事不慎招来祸端。
这巡盐御史一职历来便只有皇上的心腹才能担任,虽是天大的肥缺,但这一职位也是历来最难坐稳的,盐运一道事关国计民生,十分重要,又牵扯到各方势力,如今诸位皇子夺嫡之争愈演愈烈,一着不慎便会被卷入派系争斗之中,实在凶险。
偏此时又有各家闻得喜讯,都备了贺礼前来道贺,贾敏只得暂且按捺心情,前去料理。
林如海接旨后便一面准备前往扬州赴任,一面与新任巡道做公务交接。
贾敏亦命人开始收拾打点行李细软,又要招呼前来恭贺的人。
不多时金陵甄家也打发人送了礼来。
甄家与贾家是老亲,又系世交,两家极相厚,林如海初到金陵上任时也多得他家襄助,平素往来甚是亲密。
因此听说是甄家来人,贾敏便忙命请进来。
来请安的四个三等仆妇,都是四十上下的年纪,其衣履簪环较之主子们都不差什么。
来人问了好,不过叙了一回家务,贾敏早已备下尺头封赏,命人好生送了出去。
日暮时分,贾敏正看着丫头婆子们收拾东西,可巧林如海从衙门下衙回来,看到地上桌上的各种绫罗绸缎,不禁笑道:“这又是谁家送了贺礼来?堆了这一地。”
贾敏笑道:“方才甄家太太打发人送来的。”
林如海闻言微微一顿,微微皱眉,道:“来人可说了些什么?”
贾敏不解其意,疑惑道:“不曾说什么,不过请安问好,叙了回家常罢了。”
林如海闻言,笑意一敛,蹙眉不语。
贾敏微微一怔,便知其中定有隐情,当即看了大丫头谷雨一眼。
谷雨会意,带着丫头们麻利的收拾好东西,行了一礼退下了。
待众人都退出去了,林如海方叹了口气道:“日后远着些甄家,凡事多留心几分。”
贾敏闻言有些疑惑,“老爷这话是何意?可是他们家有什么不妥?”
林如海苦笑一声,“先前倒没什么,日后便不一定了,你怎的忘了?前一任盐课是谁?”


第12章 第十二回
上一任盐运使正是甄应嘉之从弟甄嵘。
贾敏本性聪敏,闻言心念一转便明白过来,甄家已连任盐课数年,不知从中得了多少好处,如今盐运使换成了自家老爷,他们又怎会甘心。
林如海面色凝重,叹了口气道:“我虽猜到了今年可能会有升迁,却没料到陛下竟是让我出任盐政。”
原来去年一年各地的年成不好,好几处都报了旱涝,入冬后又有不少地方遭了雪灾,又要国库拨银放粮,只是这几年边关不太平,每年的军饷便是一笔大开支,国库哪里还有多少银子?就指望着两淮的盐税救急。
谁知到了年底,这年的盐税却比往年少了好几百万两银子。
永元帝大发雷霆,命人暗中一查,却是甄家中饱私囊,盐税泰半都被甄家私自扣下,不仅如此,还拿了盐政的钱去贿赂拉拢官员,党同伐异,如今江南官场几乎是甄家一家独大。
他原先虽然知道甄家在任上收了不少银子,但因是先前□□下江南导致甄家任上的亏空,为了让甄家还上这笔银子,才额外照顾甄家,况且水至清则无鱼,只要按数缴纳税收,便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去追究。
然而没想到人心不足蛇吞象,甄家骄奢成性,过惯了富贵日子,连任盐政与江宁织造等肥缺还不知足,自从甄贵妃诞下十五皇子,野心愈壮,指望着能更进一步,不止中饱私囊,还拿着盐政的钱贿赂官员,江南官员泰半都被甄家拉拢过去,为甄家马首是瞻,甄家如今竟成了江南的土皇帝。
永元帝自然震怒不已,偏甄家如今势大,牵一发而动全身,倒不好贸然动手,再者他年纪也大了,越发心慈手软,又要留个好名声,再没有年轻时的杀伐决断,况奉圣夫人尚在,一时也不好发作。
然盐政一职永元帝是决计不会再让甄家继续执掌。
但这次派谁去又是个难题,虽有几个人选,但皆有不如意之处,寒门出身的虽然足够忠心,但没什么根基,且盐政油水实在太过丰厚,钱帛动人心,只怕上任不了多久,不是被拉拢便是被斗倒了。
而那几个家里有些根基
人脉的,不是能力不足便是忠心不足。
正左右为难,忽想起林如海来,他是永元帝亲自培养出来的心腹,行事又老练,这几年政绩斐然,在江南官声极好,且林家也是百年世家,根基深厚,在江南极有声望,他家又十分富贵,料想不会贪污受贿。
再者林如海是荣国府的女婿,四王八公皆联

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1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