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209

府上的一位管事妈妈,说咱们小兰大爷的病已经不妨事了,林姑娘还有书信给大奶奶。”
仆妇听见,不敢耽阁,忙去舱中回李纨。
李纨才吃了饭,正看着几个仆妇收拾残羹,听了这话又惊又喜,忙道:“人在哪里,快请进来!”
正说着,董家的已带了王安家的走上大船,刘大娘忙传了李纨的话,叫进舱来问明原故。
王安家的先请了安,方从袖中取出书信呈上。
李纨不及看信,先问贾兰病情。
王安家的说道:“说来真真是神佛庇佑,那日哥儿正高热不退,老爷同姑娘都急得不行,可巧遇上了一位周大夫,用药如神,不过半日哥儿便退了烧,之后又吃了几剂药,如今已经无碍了。”
李纨听罢大喜过望,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淡菊等人闻言也都又惊又喜,嘴里不住的念佛。
刘大娘也笑道:“我就说咱们哥儿有菩萨庇佑,奶奶这下子可放心了。”
说话间梧桐送了茶上来,李纨道:“这番真是烦劳妈妈了,请吃杯热茶罢。”
王安家的忙道:“这都是分内事,不敢当奶奶的谢。”
李纨这才将书信拆开细看,正是黛玉手笔,原来那位周大夫不是别人,正是那年茯苓说过的周家那位叔父,名唤周敬,早年曾中过秀才,后来屡试不第,便弃了书本,贩卖些药材做营生。
这周敬本是读书人,粗通医理,做的又是药材营生,又极爱此道,多年钻研下来,医术极为精湛,只是他不以行医为业,又常年在外,故而在姑苏一带名声不大显。
说来也巧,此人也正是甄娘子的邻舍。
数年前封氏与英莲回到姑苏原籍安家,因家中没有男丁顶门立户,英莲生的又好,在外住着不免生事,故而母
女两一直都同周家族人住在一处。
因为有李纨的吩咐,且茯苓也喜爱英莲为人,便特意叫族人多加照顾,茯苓的丈夫周茂修又是举人,在周氏宗族中颇有份量,又有黛玉暗中照拂,因此也无人为难她母女二人。
月前周敬回家,封氏与英莲正因贾兰病重一事担忧,听说周敬医术精湛,封氏忙上门求了周家娘子,才请了周敬去林家看诊。
彼时贾兰已病情危急,气息奄奄,好在周敬十几年来走南闯北,结识了不少民间大夫,收集了不少偏方秘方,又四处采药,出入名山大川,积攒下了几样救命灵药。
这次贾兰的高烧就是多亏了他的一个偏方,及时施以秘药,这才转危为安,救了回来。
李纨看罢信,总算彻底放下心来,心下极为感激英莲母女,她当初帮英莲也不过是随手为之,万万没有想到竟有今日的善果,打定主意等到了苏州必要亲自上门拜谢才是。
将书信交给淡菊收了,李纨才想起一事来,不解的对王安家的道:“怎么林妹妹早早就预备下了书信,竟算准了你们会遇上我不成?”
王安家的闻言忙笑道:“这事都是我们姑娘的主意,那日小兰大爷病情好转,我们老爷便立即打发了人快马加鞭往京城送信。
姑娘却说府上若是得了消息,奶奶必然会亲自前来,而且定然是走水路,老爷的信走的却是陆路,虽然快些,但奶奶未必看的到,这会子不知道急的怎么样呢,因此又写了两封信,随船队一道入京,预备的就是一旦途中遇上,好早些告知奶奶。”
李纨闻言一怔,奇道:“怎么是两封信?还有一封在何处?”
王安家的忙道:“一封信半月前交给了江知府家送年礼的船只带上了,奶奶既没遇上,想来是在半道错开了。
另一封便是如今奶奶手上这封了,姑娘连番嘱咐,叫我们路上务必留心,一旦见到荣国府的座船便赶紧送信,以免奶奶担忧,我只当碰不上了,没想到今儿真能在这里遇上。”
李纨听罢,心下十分感激,暗叹黛玉七窍玲珑心,深知自己心思,想的实在周全。
众人听了也都赞道:“还是林姑娘想的周到。”
吃了一回茶,王安家
的便起身告辞,道:“叨扰了奶奶的好茶,只因还要赶着送年礼入京,天冷了河冻难走,也该启程赶路了。”
李纨闻言也没有多留,只命淡菊取了一副银三事并两匹迟头赏她,又另取了二吊钱给她:“一路上劳烦妈妈了,这些给另外几位妈妈们打酒吃,驱驱寒气。”
王安家的笑容愈深,接过东西谢了恩去了。
这厢李纨等人的船只也杨帆启程,径往扬州进发。
李纨知道贾兰已经无事,心中大定,眉头舒展,心情也好了许多,便靠着船窗遥望江景。
此时虽是十一月,江南天气,草木都还不十分零落,青松翠柏依旧繁盛。
只见水光帆影,掩映长堤,遥望绿杨、城廓,风景依然,令人心旷神怡。
船行多时,天色忽然渐渐暗了下来,彤云密布,不多时竟噼里啪啦下起了雪珠来。
丝丝缕缕的细雨伴着一阵冷风迎面袭来,李纨只觉寒意逼人,不禁打了个寒颤,道:“这天怎么忽然下起雪珠子来了。”
淡菊见状,忙回房取了件月白色缎绣玉兰飞蝶纹的氅衣与她穿上,又上前关了窗户,道:“这会子天冷,奶奶可别在风口里坐着,仔细受寒。”
李纨笑道:“我身子还没这么弱,哪里就这么着了。”说话间将手中的画珐琅蓝地白花的云纹圆手炉打开,只见里面的炭火已经快烧完了,怪不得不怎么暖和了。
淡菊见状接过来用铜箸

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20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