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345


产没收充公。
刘远治家不严,革去将军职务,贬为参将。
丽妃大受刺激,惊惧之下竟然早产,生下一个女儿来。
丽妃最后的希望破灭,满腔争荣夸耀之心顿时都没了,当下呕出一口血来。
庆德帝知道后也不曾去探望,只命宫人好生照料小皇女。
贾洪与娇杏的处置也很快下来了,贾雨村素日行事跋扈,仗势欺人,早已得罪了不少人,此次难得抓到他的把柄,众人十分齐心,一心一意要拉下贾雨村来。
因此最后贾洪因草菅人命,罪证确凿,且案情重大,被判秋后处斩;娇杏亦是包揽诉讼、重利盘剥两项罪名,被判流放三千里。
庆德帝亦下旨:贾雨村治家不严,徇私枉法,暂且革去其大司马之职,令其回府闭门思过。
旨意一出,满朝哗然,不少人都心下都十分喜悦,贾雨村虽才干优长,却行事跋扈,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人,只是先前他位高权重,奈何他不得,如今闻得旨意,自是拍手称快。
贾雨村虽十分惭恨,面上却全无一点怨色,接旨谢过天恩;交代过了公事,便脱去官袍,神色自若回了府里。
很快林如海也知道了贾洪与娇杏的判决及贾雨村被革职回府的事,不过他却没有放松半分,他深知贾雨村心性狡诈狠毒,睚眦必报,俗话说打蛇不死反被咬,如今两家已是死敌,日后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无论如何都不能再叫他有起来的机会。
当年枉判冯渊一案,便是贾雨村的罪证,只是其中牵涉到薛家,若是翻案,王子腾不会愿意,贾家面上也不好看,因此犹豫再三,还是没有提起。
林如海思量许久,最终还是决定私下里打发人去金陵查访当年的旧事。
以贾雨村的脾性,当年徇私枉法的事必然不止那一桩。
林如海正低头思量怎么安排人去查访,忽然管家拿着一封信来,打开后不经意看去,顿时大吃一惊,忙道:“送信人在何处,快将人请进来!”
老管家道:“那人已经离开了,老奴检查了,书信并没有异常,可是内容有什么不妥?”
林如海面色沉重,思量半日,方小心收好书信,道:“你替我梳洗一下,立即进宫,我有要事
禀告圣上。”
老管家不明所以,却也猜到是要紧事,也不敢多问,忙叫人去打热水来。
一时穿戴妥当,林如海便匆匆赶往宫中。
他虽已致仕,却还挂着太子少傅与少保的虚衔,宫人不敢怠慢,忙通报了。
庆德帝正批阅奏折,听闻禀报后亦亦心下诧异,沉吟片刻后道:“宣林如海。”
不多时,宫人宣了林如海进来。
林如海行了礼,庆德帝命宫人端来凳子,道:“林卿年事已高,便坐着回话罢,此来可是有事回禀?”
林如海谢了恩欠身坐下,方将袖中藏着的书信呈上,道:“方才老臣收到一封密信,因兹事体大,下臣不敢擅专,立刻进宫禀告陛下。”
一旁伺候的老太监目不斜视接过书信,呈于御案前。
庆德帝迅速看完,顿时面沉如水,‘砰’的一声砸了茶盏,冷笑道:“好,好个贾雨村,果然有本事,竟连朕也瞒过了!”
原来年前东平王之所以进京,正乃是为向庆德帝暗中禀报平安州军饷亏空一事。
平安州乃北疆驻军粮草中转要塞,一应军马粮草都需经过平安州方能送达北疆。
而这两年来送往北疆的军粮好些都是历年陈粮,腐坏霉烂,根本无法入口,士兵所用的棉衣内里亦是破旧不堪,无法御寒。
东平郡王一直查探,却没有找到证据,无法确认背后主使到底是何人,这才借进京述职的名义回禀此事。
庆德帝得知后,为免打草惊蛇,便一直不曾声张,只暗中命人查探。
而这信中却正是告密贾雨村倚仗大司马分管各地驻军粮草之便,暗中与平安洲节度使勾结,倒卖军械与粮草,以次充好。
信中还附有相关证据。
庆德帝敛了怒气,对林如海到:“此事多亏林卿,否则还不知要耽误到何时,只不知那送信之人可还在?”
虽然得了物证,不过贾雨村性情狡诈,若要定罪,还要有人证才好。
林如海忙道不敢,方道:“送信之人已不知去向,不过臣以为此人定然是平安州之人,否则信中供述无法如此详尽,而且此人定然是素日与贾雨村有恩怨,方才如此。”
庆德帝听罢沉吟片刻,道:“林卿所言有理。”
当下命
人去细查此事,又好生赏赐了林如海一番。
锦衣卫耳目通天,不过数日便查到了这送信之人。
原来不是别人,正是当年给贾雨村出主意的门子,他当年跟在贾雨村身边,知道不少的阴私,后来贾雨村便寻了个罪名将他发配边疆。
门子机灵,一路上贿赂押送的官差,安全活了下来,后来在北疆又投靠了一名小官,这名小官正在平安州为官,原是东平郡王麾下。
贾雨村行事谨慎,倒卖军饷之事事关重大,并不自己出面,只命心腹从中行事,而这个心腹早已离开贾雨村十几年,无人认识。
可巧这门子与贾雨村是旧识,在平安洲一眼便认了出来,那与节度使府上往来的田庄管事正是贾雨村的从前的心腹小厮,别人不认识,他却绝不会认错。
此次随东平王回京城述职,那小官也一道随行,门子便趁机一道进了京。
门子一直想告发贾雨村,偏找不到机会,好不

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34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