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94

拾完布料,桌上只还剩那十二匣宫花。
李纨打开略看了看,见那宫花都是纱绫堆出来的各式花朵,与真花毫无二致,极为鲜艳别致,便对黛玉等人笑道:“这些据说是宫里做出来的新鲜花样,拿纱堆的新鲜花儿,我是寡居之人,这些也戴不了,这样罢,一匣子留给凤丫头,一匣子明儿给东府大嫂子和蓉儿媳妇戴去,其他的你们拿去分了罢。”
黛玉姊妹闻言,依言每人按各自的喜好挑了一匣子。
李纨又拿了一匣子给丫头
们,笑道:“你们也一人挑两支去戴。”
众人谢了恩,笑嘻嘻上前挑选,淡菊挑了两朵菊花,一朵大红色的金背大红,一朵金黄二色的赤线金珠;紫鹃则挑了一朵杜鹃,一朵海棠,司棋侍书等人也都挑了。
众人忙福身谢过了,都笑道:“我们今儿也沾光了。”
迎春抿嘴一笑,道:“嫂子的东西都快被我们分完了。”
探春也笑道:“我们竟像是来打劫的了。”
说的众人都忍俊不禁。
说笑了一回,众人吃了午饭,便各自回房歇息。
晚间,李纨歪在炕上闭目养神,心中思绪重重,按原著的时间推算,永元帝禅位,新帝登基应该就发生在这两年。
这些年李纨虽被拘在内院不得出门,但也一直暗暗留心着朝廷上的动静,这几年诸位皇子明争暗斗,皇位之争已进入白热化。
永元帝今年刚过六十大寿,膝下子嗣极丰,序齿的皇子足有二十多位,公主三十多位,只是夭折了不少,真正长成的只有二十九位,其中皇子只有十一位。
诸皇子中义忠亲王出身最为尊贵,于兄弟中行二,乃中宫皇后所出,三岁便被立为太子,只是十几年前因故被废黜,后幽禁于王府中,不到一年便郁郁而终。
近年来永元帝年事渐高,眼见诸子为皇位之争明争暗斗,厌烦之余不免怀念起了自己一手抚育长大的嫡子,时隔多年,永元帝对先太子的种种不满也都随着时间消逝了,反倒生起了父子情谊,去年不顾众人反对,执意下旨,追封其为义忠亲王。
义忠亲王虽逝,但却留下了一名长子徒熙,虽是庶出,却生的风流俊美,文武双全,颇肖其父。
永元帝对已逝的嫡子极为愧疚,连带对其庶长子也爱屋及乌,加封其为宁郡王,徒熙时常出入宫闱,在御前听唤,颇得圣宠。
自义忠亲王去世后,诸位皇子就为皇位争得不可开交,其中以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十五皇子四者呼声最高。
常言道立嫡立长立贤,大皇子虽是不是皇后所出,但占了长子的名分,且军功卓著,在朝中极得守旧一派的支持。
三皇子是周贵妃所出,文采斐然,礼贤下士,在清流中素有美名,有贤王之
称,且与五皇子一母同胞,二人同气连枝,拥趸甚众。
四皇子之母德妃出身寒门,外家平平,但早先养在继皇后膝下,也算半个嫡子,且才干优长,处事公正严明,这几年办了不少实事,亦有不少朝臣支持。
十五皇子才十四岁,按理说不论怎样论资排辈皇位也轮不到他继位,然其母甄贵妃深得盛宠,背后又有江南甄家支持,身边依附了不少人,声势直逼皇长子。
其余六皇子八皇子早夭,九皇子与十皇子俱是宫女子所出,资质也颇为平庸,毫不起眼。
七皇子外家乃前朝大儒,在士林中极有声名,只是母妃早逝,而七皇子似乎也只想当个贤王,素日只专心办差,除了在永元帝跟前尽孝外,闲时便只在府中看书着棋,或与清客相公吟诗论画,倒与诸位兄弟情分甚好。
原著中甄家被抄家流放,十五皇子不大可能上位,况且甄家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永元帝也绝不会让一个有这样外戚的皇子继位。
大皇子虽为长子,又有军功,但听说其为人鲁直,性情颇为暴躁,这样的人也不大可能是永元帝属意之人。
看情形推算,三皇子、四皇子与七皇子最有可能,只是到底是谁却不好说。
李纨思虑半晌,依旧不得要领,不由得叹了口气,罢了,就算日后真的是七皇子继位,对方也不可能看在这所谓的救命之恩上就放过贾家。
她还是老老实实多攒些银子以备后路吧,横竖不管日后是谁继位,都与她无关,这里头的水太深,她可不想搅和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晚了点,二更奉上~


第55章 第五十五回
次日清早起来, 可喜这日天气清朗,李纨等人刚吃完早饭,便见颜慧携了江映雪前来辞行, 道:“府里老太太已经打发人来催了,我想着映雪的身子也好得差不多了,也该回去了。”
原来七王爷不放心儿子, 昨儿下午便打发了人来接七王妃母子回府,颜慧因江映雪这两日身上有些不爽, 还未完全恢复,便多留了一日。
李纨颇为不舍, 拉着颜慧的手, 道:“这一别又不知何时再见了,姐姐多保重。”
她的寡妇身份固然给她避免了不少麻烦, 但也带来了许多不便, 如果她是普通身份,平常大可以下帖子邀请颜慧来家中赴宴, 或是上门去拜访探望, 偏偏就因为节妇的身份, 她连应酬交际都不能,更遑论出门做客了, 只能长年累月被圈在后宅, 好容易有了个谈得来的好朋友,却连见一面都不容易。
颜慧闻言忽然笑了,四下瞧了一眼, 见丫头仆妇们都站的远远的,便拉了拉

红楼之晚韶华 - 分卷阅读9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红楼之晚韶华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