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主(穿书) - 分卷阅读235

之时也未查出他的这些事情来。
文夫人看见狼狈的二人,直接当场厥了过去,林夫人想开口的话也不说了,径直回了府将事情告诉了原本执意不肯退婚的林老爷,众目睽睽,实实在在的事,林老爷气得当场摔了茶盏。
知晓是容舍做的之后,池知秋惊得咂舌:“不愧以后是要干大事的,这行事效率杠杠的呀!”
傅鸣蘅摇头道:“你可真是多变。”
而先前池知秋疑惑的天子脚下出现流民之事,原本以为只是偶然,之后京城周边的流民却愈来愈多,已是到了扰民的地步,京兆尹急忙派人安置治理,呈了折子递上了老皇帝的案头。
折子其中一道介绍中,说得是流民皆言南音。
当时殿外值守的侍卫都听到了皇帝的暴怒骂声,其后总管太监急急忙从殿内踏出,连夜传旨召了一大堆臣子入宫,定国公聂老太爷皆在列。
待赶到老皇帝的书房时,入目的便是太子跪在屋中,瑟缩地垂着头,额头上淌着血,破碎的茶盏瓷片落在太子身前。
老皇帝在指着他怒骂:“混账东西!赈灾之事你就是这么给朕办的?”
作者有话要说: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给副cp一个好结果吧——
123、第 123 章
太子办砸了南方洪灾赈灾之事。
当第二日清晨来临,满朝文武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太子已经在庆元帝的书房里跪了有大半宿,额头上被老皇帝用茶盏砸出的伤口都已经结成了血痂,但无人敢上前去帮他包扎,可见庆元帝因此事已是震怒至极。
朝堂之上,不同派系的文武群臣在吵吵嚷嚷,威严的大殿吵闹的仿佛成了菜市口一般,京城里来自南方的流民直接跪求在大理寺外投诉血书,痛诉声声声泣血,三皇子的人适时挑头,上言要求彻查。
南方赈灾一事庆元帝交由了太子督办,可最后的结果却是办得一塌糊涂。
流离失所的百姓无处安置,甚至流民们还在州府之上生了,灾后生疫,官员却将得了疫病的百姓全都关在一处,任其自身自灭,而由朝廷拨下来的赈灾款经过层层过手,最终落在了百姓身上的不过是指尖漏沙,被洪水冲垮的堤坝还未完全被堵上,一层一层大浪袭来,随时都有被再次冲垮的危险。
太子为了办好赈灾之事好能在庆元帝面前压三皇子一头,用的几乎都是自己的人,原本被聂老太爷举荐来的韦安和在赈灾过程中一改温和脾性,像聂老太爷一样时不时跟他驳斥顶撞,气得太子直接将他弃之不用。
而他手中的那些人却根本不了解当地实情,胡乱指挥,外头洪水滔天,大院内却夜夜笙歌,出事后便互相隐瞒各自包庇,庆元帝的暗卫在太子的书案上翻出了几乎有半臂高的被他压下来各地官员上呈实情的折子。
庆元帝拿到那厚厚一沓奏折的时候,直接气得骂了娘,当着群臣的面,直接说出了要废太子的话。
此言一出,群臣皆惊。
庆元帝偏爱三皇子之事满朝皆知,可维护嫡长子的重臣也不少,碍于老臣的压力,庆元帝也不好做得太过,赈灾一事算是给双方的台阶下,但太子办砸了此事,庆元帝震怒之下说出的废太子的话让人不得不让人怀疑他是否还有别的深意?
本因赈灾之事的争辩变成了两党的争夺。
太子是为嫡长子,如何轻言能废?维护正统的老臣瞬时面红耳赤的与庆元帝反驳起来。
——其中——
当属聂老太爷与庆元帝争得最为厉害。聂老太爷严肃板正,最是认定正统,即便与太子不睦,平日与太子争吵不断,但在太子之位上,他认定了太子不可废。
庆元帝本就是独断专横之人,早对太子不喜已久,聂老太爷跟他争辩,更是大大落了他的面子,废太子之心不可动摇,直接在大殿上掷了玉笔。
“太子无德无能!如何能当这个储君?即废!”
“皇上不可!”聂老太爷瞬时呵止他。
庆元帝气得指着他骂道:“滚!你个老东西还要维护那个无德无能废物?!”
“皇上!万万不可啊!”
此起彼伏的阻止声响起,老臣们迫切地拥上前高呼不可,庆元帝气得指着众人怒骂,就在这时,意外顿生。
人群之中的聂老太爷骤然脸色通红,满脸痛苦之色,捂着胸口直直倒了下来,倒下去的时候,嘴里还在喊着:“皇上!太子绝不能废!”
所有人都惊住了,等到聂老爷扒开众人急急忙冲上前抱住意识不清倒地的聂老太爷高呼寻太医的时候,众人才醒过神来。
庆元帝也被惊住了,急忙让太监将人抬到了偏殿,等太医感到的时候,拨开聂老太爷紧闭的眼皮,见他瞳孔早已涣散,倒地时涨红的脸已经变成了青灰,捂着胸口的手僵硬地都无法放平。
太医惶恐地跪在庆元帝身前,痛呼道:“回皇上,聂公,聂公去了!”
候在偏殿内的其他臣子惊呼,定国公惊愕,直接踉跄地往后倒了几步。<br

户主(穿书) - 分卷阅读23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户主(穿书)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户主(穿书)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