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长公主在搞事 - 分卷阅读17

会叫喊思念之人的名字,这没什么稀奇的,本不值得他特意问一句。可谢昭玉叫小雁的时候,神情很是伤心,再加上小雁二字,是他的小字,在家只有父母叫过,外人很少知道。若说是巧合实在诡异,让他不免好奇起来。
谢昭玉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垂下眼眸,藏住了眼中的光亮,“一个故人罢了,没什么特别的。”
她虽这样搪塞,裴雁君却明显感觉到她周身的气场冷了下来。既然她不想说,裴雁君也不愿意强人所难,便没再多问。
为了掩盖踪迹不连累到刘老汉一家,二人故意绕着山路走了大半圈才掉头朝着长安的方向走去,紧赶慢赶在宵禁前进了城门。
不知是不是提到小雁二字惹到了谢昭玉的伤心事,一路上她都没再说话。到了门口也安静地下马道谢进了公主府,全然没有了往日的神采飞扬。裴雁君握着缰绳一直盯着她进门,久久未动。后来还是季霄看见了他,叫了一声世子才让他回了神。
“季霄,你认不认得一个叫谢昭玉的人?”
季霄接过缰绳把马牵走,想了想,摇摇头,“这人怎么了?”
裴雁君确定自己从未见过谢昭玉,却总觉得她好像认识自己,想了半晌,心中只当是想多了,也没对季霄解释,只是摇头说了一声算了,跟他进了门。
谢昭玉心情不佳,辗转两日又受了伤,精神早就支撑不住,回府之后倒在床上睡了个昏天黑地,三更快过之时才醒来。她在书房喝了药,想起什么似的,翻箱倒柜找出了树下的那封信,展开仔细看了一眼,而后将信放在一旁的蜡烛上烧了。
火苗一沾上纸张便肆无忌惮的向上蔓延,而信上“清云剑派已屠门”几个字,就这样渐渐消失在火苗的吞噬之中,随着纸张一同化为灰烬。
冷眼看着这一切的谢昭玉,眼中并无半分波澜。烛火映出的光笼着她的影子,书房的安静之中,剩下的只有一片孤寂的氛围……


第9章 小娥   世间万事,最难得的是破镜重圆。……
这些天谢昭玉在府中养伤,一步都没有踏出公主府的大门,也没再见过裴雁君。不过偶尔听见围墙那头传来兵械的声音,就知道是裴雁君在练武了。她也曾偷偷爬上墙头想要偷看,裴雁君却像是背后长了眼睛一样,她一出现,他便立刻收枪回房,眼神也不曾投来一个。
谢昭玉咂咂嘴,暗道无趣,在肚子里怨他小气,不就是想看他练枪嘛,至于这么藏着掖着的。前两天还同骑一匹马,如今却装的像是陌生人一样,他的态度还真是变幻莫测。
这日,宫里派了人来,说是宫中要办宫宴为谢昭玉接风洗尘。按理说这宴早就该办了,只是谢昭玉这段日子一直在养伤一直推辞,所以搁置了下来,如今伤好的差不多了,自然没有理由再拖下去。
谢昭玉听了,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这宴会都有谁去?”
太监恭敬道:“太子说殿下不喜欢朝堂上的老臣,只请一些住在宫外的皇家亲友入内一聚。说这话时,正巧德妃娘娘也在,顺嘴把隔壁裴世子也提上了,奴才过一会儿也要去那边传信呢。”
德妃是裴雁君的姨母,借机见见自己的外甥也是应当的。谢昭玉看着传信的太监笑了:“多谢公公来一趟,告诉太子,我一定准时赴宴。”
那太监行过礼正要离去,走到门口时突然又折返回来,“瞧奴才这记性,差点把要事忘了。五年前殿下离开长安之后,从前贴身服侍你的小娥就去了浣衣局。如今殿下回来了,又不许外人进公主府,太子始终惦念殿下身边无人服侍,回禀了皇后娘娘把小娥重新分到您身边服侍,想着彼此熟悉,也不必担心太多。估摸着今儿过了午饭,人就送来了。”
想到小娥,谢昭玉神情恍惚了一瞬。小娥是个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姑娘,当年自己第一次出谷来长安时,在路边捡的小丫头,从那以后就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小娥不会武功,冥王谷又不许外人随意进出,所以当年便没把她一同带走,只是给了她很多银子让她好好生活,没想到小娥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宫里。
这是谢昭玉在长安城内为数不多的故人,此刻听见小娥要来,她自然高兴,“自我回来,太子为我的事前后费心,想的这样周到,你回去替我先谢过,就说过两日宫宴,我必定带着厚礼登门道谢。”
小太监应下出了门。约么过了一两个时辰,谢昭玉正百无聊赖地在院子里折磨一只梅花,忽听见门口一阵吵闹,紧接着那扇朱红色的木门后便有一个穿着鹅黄色衣裙的小姑娘探出了头来。
“昭玉姐姐!”
小娥笑得烂漫,张开手臂就扑了过来。谢昭玉一时躲闪不及,生生叫人撞进怀里,腰间的伤口在撕扯之下隐隐作痛,让她倒吸一口冷气,小娥听见,抬眼看了看她,“怎么了?姐姐身上不舒服吗?”
谢昭玉看了一眼她身后一堆宫中的侍从,自己出城的事情不能说给外人知道,尤其是宫里人,若是承认自己身上有伤口,一时又难以解释。思及此,她对着小娥摇了摇头,“小娥比从前长大了许

是长公主在搞事 - 分卷阅读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是长公主在搞事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是长公主在搞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