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太后画风与众不同 - 分卷阅读151

诬告,鳌拜等不满外邦人参议朝政,给汤若望编了许多罪名,他的新历法也被废除。
皇上是个爱学习的人,他对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对西洋传教士带来的知识很感兴趣。他了解天文历法后,知道汤若望的新历法是更加科学的,于是在亲政后给汤若望平反了。
琪琪格说道:“钦天监的官员没有上进心,他们不爱探索天文奥秘,比西洋传教士差得远了。不是他们懒,是他们胆小。钦天监要测算吉日,稍有差池就要受到斥责,他们怕了,知道多说多错,少做少错。即便有人想研究天文也得回家偷偷弄。我觉得研究天文历法很适合公主,她们没什么可害怕的,想怎么研究就怎么研究。你还记得我教你用放大镜点火吗?这也是很有趣的知识啊!很适合公主去研究啊!”
皇上笑着点头,“确实,这的确适合公主。”
“还有第二种职业,教书先生。我听说福建广东等地的官员讲不好官话,他们奏报的时候你听不懂。既然他们不会讲官话,那就学满语吧!满语是从头学起的,总不会有口音吧?你若是觉得公主抛头露面不好,可以让她们教七岁以下的小孩子,再等个三五年,小孩子长大了就可以教别人了。我们还可以专门开一个学校,有公主教书,你猜大户人家的女孩子会不会来学校读书?”
皇上笑道:“当然肯了,到了那时他们捧着金银抢着送女儿入学。”
拜公主为师,这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谁会不肯呢!
“这世上有许多事情值得钻研,比如种田培育良种,比如学习医术治病救人。你不要觉得教书种地上不得台面,这是教化万民,造福百姓的好事。刚开始做的时候肯定会遭到非议,等做出了成绩便都是赞扬的声音了。就好比现在,吴三桂反了,朝廷里有人怕了,让你求和,让你杀了提议撤藩的官员。但是等你打败了吴三桂,朝廷里就全是歌功颂德的声音。现在的声音不重要,以后的声音也不重要,在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才最重要。”
皇上又被琪琪格感动到了,他低下头拼命忍着泪。
“现在……也只有皇额娘和皇祖母支持我了……我最近经常出宫打猎,京城里贴满了煽动百姓的小告示。我看到告示上唱衰的话,要镇静地打马走过,装作不在意的样子。打猎回来,军务像雪片一样飞到我的桌案上。西南的官员有许多都是吴三桂举荐的,现在陕西,四川等地都反了,吴三桂都快打到湖南了。”
琪琪格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这么多地方都反了?大半个中原都落到吴三桂手里了?”
皇上苦笑,“差不多吧!皇额娘,你现在对我还有信心吗?”
琪琪格叹了一声,“都这个时候了,你就别管信心的事了,你回去也偷偷准备好逃命小包裹吧!”


第69章 第 69 章
从皇额娘这里找安慰是不可能的, 为了让自己活的久一点,玄烨放弃了。他才二十岁,应该早早地学会自我安慰。
皇上把琪琪格的册子拿回去抽空读了读,册子内容丰富, 有些内容琪琪格都没来得及讲。
在小册子里, 琪琪格提出了许多设想。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擅长的领域都不同。开创各种专门的学科,公主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政治原因决定了她们不能在朝堂上施展才华,但她们依然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种地,科学研究,甚至会做木匠都是很好的,一生把一件事做好,那就已经很伟大了。
琪琪格还有一些小心思没有写出来, 她希望提高公主们的地位可以间接提高所有女性的地位。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对皇室有一种天然崇拜, 皇室可以算是时尚的风向标。
比如现在的皇室喜欢在赏赐官员的时候用精美的荷包把物品装在荷包里, 许多达官贵人也跟着学, 赏人的时候一定会赏赐荷包, 而且荷包里面不能是空的。
再比如京城的大街上有许多满洲八旗小姐打马走过, 路人也不觉得惊奇,这就是文化的碰撞。
等将来公主们长大, 出去办事肯定需要帮手,高门大户的姑娘小姐就是第一人选。小门小户想往上爬除了让儿子考科举,还可以让女儿好好学习, 万一学出了成绩,爬到公主身边做事,那也是一条出路。
皇上暂时还没看出琪琪格的小心思,他觉得琪琪格的想法给他很大的启发。
琪琪格的意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门研究的人去做。一个人一辈子都钻研一件事,后辈接着前辈探索出来的路,继续往前探索,这样越做越精。
现在的大臣们会写八股文,会写诗词歌赋,别的事就不太懂了。户部需要算数好的人,工部需要懂建筑的人,这些都是琪琪格所说的专业。
再有,八旗人口越来越多,很该给他们找些事做,省得他们拿着银子游手好闲。琪琪格为公主想出来的办法,为皇上提供了思路。
八旗子弟仗着有铁饭碗不思进取,腐化堕落。上次琪琪格提议给八旗子弟考试,皇

清穿之太后画风与众不同 - 分卷阅读15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之太后画风与众不同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清穿之太后画风与众不同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