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17

了!”
如果要是不知道科举要考什么,唐瑾还没什么感觉,现下一听,真是吃了一惊啊!
六十一年前,那个时候唐老爷子才不过八岁!
八岁的秀才,八岁读完四书五经!别的孩子才刚开蒙吧?!
厉害了他的老爷!
如果将童生比为小学毕业,把秀才比作初中毕业,把举人比作高中毕业,把进士比做大学毕业,这么一算,别人还在上小学一二年纪的时候,唐老爷子已经初中毕业了。
真心实意夸他一句天才!
不过:“老爷没去考举人?”今天看唐老爷子对经书那如数家珍的样子,唐瑾对他的印象从一个农村的老头子自己的亲人到一个有文化有地位有智慧的“教书先生”变成现在的一个学识渊博对经书了如指掌对科举考试看着也多有了解的人。
看唐老爷子将背四书五经说的那般的轻松有底气,唐瑾觉得他应该是背过的了,既然他外公都说老爷子学识好,若是真考了没考上,应该也听他提一句“我当年……”怎么怎么的,不见他提啊。有内情?
唐老爷子沉默了两秒,笑道:“老爷没考,老爷学来教你,老爷等着你将来给老爷考举人进士。”
这一句话,不知怎么的,突然听得唐瑾心酸,嗓子都有点不对,他重重的点头:“乖乖一定好好念书!”
唐老爷子高兴了,亲热的亲了唐瑾的脸蛋额头好几下。
唐瑾特别庆幸唐老爷子小时候家里富贵荣华过,这让他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导致家里从上到下从老到少都特别爱干净,每天都会洁牙,没有口臭,不像村里其他人,抱着他要亲,一股食物发酵后的臭味,看过去,也是一片大黄牙,哪里像唐家人干干净净的?
所以唐瑾除了唐家人和外公家的人,其他没有刷牙习惯的人他都不爱让人抱,对人也不亲。
好好念书,找个卫生习惯好的,才不要将来娶一个又脏又不爱好干净的村里姑娘!
唐瑾又一次庆幸自己运气好,生在了唐家,没有生在穷人家里。虽然唐家也不怎么富有,但比下来,他极为的满足。
唐老爷子抱着唐瑾出了书房,锁上门,去喝了点凉开水,要喂唐瑾喝,唐瑾乖乖的让唐老爷子喂了。
而在书房东边窗户下,一直在偷听的唐三叔怔怔的靠着墙发愣。
唐四叔过来到后院里找东西,早都看到了。这时后走过来,唐三叔也没有发现,他看着他三哥脸上被大太阳晒的红红的,连嘴都被晒的发干发白,于是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三哥,你干啥?”
或许是做贼心虚,唐三叔吓得打了一个机灵,看到是唐四叔后,气的瞪了他一眼,恼怒的压低声音道:“你干什么?吓人一跳!”
唐四叔有些不高兴了,也压低了声音:“明明是你偷偷摸摸的,你在干什么,偷听爷说话?”
“你闭嘴!”唐三叔轻喝一声,唐四叔是弟弟,也不敢嘴硬再说再问,被唐三叔拉着悄悄离开了。
下午上完了课吃完了饭,唐老爷子带着唐瑾出门溜达一圈,回来后,天都有些黑了。他坐在院子里纳着凉,对唐瑾说:“老爷给你讲个故事?!”
“好!”唐瑾一口答应下来,以为要讲什么关于唐家的故事,结果他讲的是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
这个院子里住的人多,孩子也多,唐老爷子一讲故事,就有几个小的围了过来听。
唐老爷子的语言并不是多幽默,不过对于平时玩乐活动不多还得念书的孩子们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好事了。
将这个故事讲完后,唐老爷子笑着总结道:“一鸣惊人这个词就出自于楚庄王的典故,就是说一个人平时不出名,但他一下子做出成绩卓越光辉的事,让世界上的人都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却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唐瑾点头,这些他知道,学过啊。
没想到,唐老爷子却继续说:“楚庄王的典故它记载在《韩非子·喻老》里,上边说: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就是这个成语的根源。”
唐瑾意外到吃惊:原来、原来……原来这样?这么说……这么说他也学过《韩非子》啊!至少他学过《韩非子》里的故事啊!
就这一下,他就知道唐老爷子的学问真的很深。他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典故,但却不知道他的出处,也马上明白过来了,现代的知识也是从古代传下去的,自然有来源。
这么说来,他曾经所学过的成语故事,也都有典故出处!只是现代教学精简,一般只注重这个成语本身代表的意思和故事,就算有的课本标注里有出处,那也不考试,都不背的。
心情一下子轻松了一些,这样的话,很多东西他学起来都简单了!
唐瑾强迫自己不要高兴,再学成语,考试又不考《韩非子》!不过这不防碍他心情好啊,谁说成语都是出自《韩非子的》?不亦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