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28

“老爷全背过啦!”唐老爷子叹息着道。
唐瑾:“……”好吧,早知道要背的很多啊!上小学一二年级肯定觉得文言文是天书啊,等到了学天书的时候,用心也能学得会,他现在担心字数多背不完太早,万千人都能背得过,没道理他背不过!
背不过最多多背两年!
学习学习,他要好好学习!
等唐老爷子的《论语》教完的时候,唐瑾快要过三周岁的生辰了。比起家里别的人生辰时一碗长寿面加鸡蛋,唐瑾的生辰可谓隆重。自家做了六种菜,有荤有素,围了四个拼起来的桌子在院子里,男女各两桌,吃的小孩子们都特别开心。
生日过后,就开始教《孟子》了。
《论语》一万一千多字教了七个多月,当唐瑾背过的时候,竟然不敢相信自己背过了!其实背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难的,每天学一点背一点,不知不觉一半背过了,再一眨眼,全背过了。
其实一算,大概学了两百二十多天吧,按两百天来,二十天一千一,二天一百一,一天也就五十五个字。
谁一天背不下五十五个字,一首七言律诗还要五十六个字呢!背起来不也挺简单。
所以他背的挺熟的。
每天背上一百多字,第二天背新的,再把昨天、前天、大前天、四天到七天之前背过的再背一遍,忘记的补充;有时不背新的,温习前几天学过的或者全部温习一遍。
教这么长时间,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学习文言文每一个字和词的意思。要说成语精简,那文言文的字和词就是精简加生僻。
以前想要阅读和写作文,不是得把每一个字的意思和词的意思弄明白了,你才能看懂别人写的,也才能在自己写的时候有词可写,所以唐瑾现在处于一个打基础的状态。
等教到《孟子》的时候,唐瑾明显的能感觉到自己学起来简单了一点,很多字和词的用法和意思都理解了,都能看个半懂。
唐老爷子教起来时比教《论语》时就快了一点,一万一千多字的《论语》教了七个月,三万四千多字的《孟子》只教了一年。
唐瑾满四岁的时候,四书已经学完了,不说背的滚瓜烂熟,至少熟记于心,一般背个一两字都不会停顿的,停顿了也会马上想起来,不会停住就忘记了。
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学的非常熟,学完了扔过手,那样太浪费时间,而且以后容易忘,还是要复习的,这样才能长久的熟记于心。
这两年里,他的婶婶和三婆基本都不来上课,只有闲的时候偶尔会听一些,目地还是为了监视处家孩子。他爹他叔他哥他姐们都在跟着学,大人们可能是有点基础,再加上上进心强,都跟上了唐老爷子的进度,不过学的都没有唐瑾好。
唐瑾他以前听人说,小孩子记忆力超好,在他觉得他比起以前来能更快的记住东西时,以为不是他变聪明了就是小孩子的记忆力好。后来一想,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他用心。
因为想着念好,很用心,比以前念书时都用心多了,因为用心了,才能更容易记住。
四岁生辰过完,开始教《易经》。
上课这一天,唐瑾很是兴奋。以前也是看过相师啊算命啊那一类的东西,觉得那种人都超牛,现在他正在学习以后怎么牛!


第15章 开始学《易经》啦
刚开始时他看过这里的《易经》,跟前世一样,有看没懂。
后来再看时,有些字词的意思就能看懂了,不过那时被老爷子逮住了,说了一通,让他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不准他看。
整天在唐家里待着,也没个机会偷看,再加上忙着念书写字,也就没管了。
“《易经》又称《周易》,是周文王被商纣王囚在菱里七年时所作……”唐老爷子开始上课。
上完了唐瑾才发现,一堂课讲的就是前情呀、阴阳呀、八卦口诀呀、乾坤震艮gen离坎兑巽xun、天地雷山火水泽风这些的,他想听的都没有。
唐瑾反应过来,唐老爷子讲课从来不是对着书念一遍解释意思,而是灵活多变。像现在,第一节 课讲起了卦象这些,引起了他们的兴趣,然后再上课,但很有可能,他一直讲课,而不教你算卦,吊着你自己认真学习到时候想做什么自己做。
眼看着没教到自己想要学的,唐瑾一想,这书教完还不得几个月,他可不想等那么长的时间。
中午吃完饭后,唐瑾讨好的凑到了唐老爷子的面前,拿了个扇子给他打扇,嘴里叫得甜极了:“老——爷!”
唐老爷子斜眼看了唐瑾一眼,摸了摸白胡子,故意不吭声。
吊人胃口!
明知道是这样,唐瑾也不得不上勾啊,围着唐老爷子转圈儿个打扇,还跑去给他端了凉开水来喝。
唐老爷子慢悠悠的喝了水,再吹着扇来的风,乖乖这么孝顺,他觉得夏天燥热的天气一下子就凉快极了。
“做什么?这么殷勤。”
“我一向都很殷勤啊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2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