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47

眼看着他逃不过去了,唐瑾只得乖乖的走到了门口。
唐老爷子怔了一下,没有想唐瑾还真的在偷听。他只突然想到,他有可能偷听,没想到他竟然还真的在偷听。
这一下子看到唐瑾出现了,他一下卡住了,不知道要怎么继续说下去。
唐老爷子正说到关键处,其他几个人都着急着想听后边的,唐四叔在门过,两步过去把唐瑾抱过了堂屋的门槛。
堂屋的门槛是个死的,不是活的,一看就很低,不用人抱唐瑾也能轻易进来。唐四叔的意思很明显,爷你快说吧,人都进来了。
唐老爷子并不想让唐瑾现在知道这些,正要叫他回去,唐瑾却在唐四叔怀里开口了:“老爷,你就让听听吧,反正我总是要知道,左不过就是那些事,我都猜出了个七八了。”
现在唐瑾真是后悔自己走出来了,偷偷躺着听不好吗,干嘛要出来!看到老爷子的表情时,他才知道他真的在诈他!
唐老爷子迟疑了,他知道唐瑾很聪明,平时也不说谎,这样说应是有猜测了。
“我知道你怕我知道了会影响学习,可心中一直担忧着不知道的事难道不影响学习吗?”唐瑾反问着。
唐老爷子从唐四叔怀里接过唐瑾,放在了他旁边的凳子上,蹲下看着他说:“老爷只是怕吓着你。”
“正因为我小,什么都不明白,才吓不着啊。要是长大了知道,说不得才会真正吓着。”唐瑾回应着唐老爷子的疑虑。
这样一说,唐老爷子反而半个反驳的字也说不出来。
“爹,让乖乖听吧。”一直没说话的唐三爷出声了,“若乖乖真的像你跟我娘期望的那样最后做了官,这些他总是要知道。”
唐老爷子何尝不知道这点,不过现在知道与以后知道有太大的差别,最后还是被唐瑾刚刚的话给说服了。
他坐了回去,出门看了一下,这才放低了声道:“太平二十三年,太子意图不轨,恶行被爆,唐家被牵连进这件祸事中,多人被牵连而死,哪怕太宗紧接着就知道实情后明白唐家无辜,愤怒的他还是亲口道出‘自唐午起,唐家八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的话来。”
在坐在都是念过书的,太子意图不轨是什么意思一下就明白过来,这是要造反啊!
这对于一直过着升斗小民的唐家男人来说,这件事简直是天要被翻过来的一件大事了!
他们大吃一惊,就连小时候曾经听他娘讲过几句以前富贵日子的唐三爷,也是吃惊事情的真相。
这事情太过巨大,大家猛然听到一时都有些被吓着了,怕唐家突然就被天子想了起来降了罪。
唐老爷子看着,见唐瑾果然最是淡定,知道他刚才说的话是真的,越小越胆大。也不知他这么冷静,到底懂不懂这种事。
唐瑾证明了自己懂:“听起来挺吓人的,不过那种事都是大罪,能让太宗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其实不怎么关咱们唐家的事,不然也就不会只是这样一句话了。”
这让唐老爷子赞许极了的点了点头,欣喜于唐瑾对于政事的敏感,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胡子应道:“是了,那件事其实唐家并没有参与,我曾祖父只是被妻族的后代牵累了,那个时候我曾祖母早过世十多年了。”
简直是无妄之灾。
唐家的人也都反应了过来,都松了一口气,唐三叔问:“那乖乖呢?从爷你的曾祖父起,到你是第四代,到乖乖才是第七代,这中间又发生了什么吗?”
“八代以内不得科举入仕,完全能毁灭一个家族。当时我的姑婆嫁的是大长公主的次子,等事件的热度降下来后,她求她婆婆到天子面前求情。金口玉言一言九鼎,说过的话怎么可能收回来?天子也知道唐家是无辜的,怒意过后也冷静下来,最后只应了一句‘允胡家嫡幼女长房承重孙及后代科举入仕’。”
这一句话,就完全解释了为什么唐瑾能够科举入仕了。
但唐五叔并没有听懂,唐三爷给他解释:“你婆娘家姓胡,是胡家的嫡幼女。”
“我六岁的时候,与胡家订了亲。”唐老爷子也在一旁补充了一句。
唐瑾完全明白了。
当年那个皇上冷静下来知道唐家真正无辜,又有自己的姑姑求情,于是松了口。可他不想反悔,反悔自己说过的话就是自己折了自己面子,就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法。
胡家的嫡幼女一般也不会嫁给一些不能科举的人,孩子怎么着也都能科举,不用特意加这一句。因为老爷与她定了亲,皇上说了这一句话,也就是给了唐家一线希望。
长房,指的就是他爷爷这一房,承重孙,就是指嫡长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指的他。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是他能科举入仕,而不是大堂哥,也不是三堂哥。大堂哥不是长房的,三堂哥父亲不是嫡长子。
只怕皇上当年也不会想到他这个承重孙生的晚,与唐家的重长孙差了足足十二岁。幸好唐家安稳,没有因为这个位置而起了一系列不好的事,不然免不得让人一阵唏嘘。<b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4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