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6

br />快满月的时候,一天唐瑾听屋外传来哭声,他娘叫着“三丫头”把他三姐叫了进来,问怎么回事。唐婧jing气愤的说:“毛蛋欺负九丫,说我们没弟,我们现在明明有弟!”
那一口的骄傲的语气,眼睛还偷着看唐瑾,一脸的好奇。
第二惠见此,一脸的献宝的道:“快来看,这是你弟,你还没见过吧?长的乖吧?以后他就是你们的依靠了,有你弟,将来你嫁了人也不怕受人欺负。”
唐婧小心翼翼的上了炕跪爬在炕沿上看他,满脸色的稀奇与高兴,伸手想碰又不敢碰他。
这是唐瑾第一次见自己的三姐,在这近一个月里,他只见过大姐唐娴很多次,因为大姐要帮他冼尿布。其他孩子除了他出生那一天进来过的,其他孩子后来都不准进屋里来,让他娘安心坐月子。
这些天里唐瑾也弄清了唐家的情况。
唐家是个大家庭,曾祖母没听人说过,应该是去世了,曾祖父在当家。
曾祖父养成了三子一女。老大是他祖父,他祖父养成了三子三女;老二是大叔祖父,养成一子一女;老三是小叔祖父,养成两子两女。
之所以说养成几个,不是生了几个,是从来看望他娘的姑婆与三婆和娘聊天时听到,姑婆有两个孩子夭折了,三婆有一个孩子夭折了,她娘安慰她们他才知道。
生了几个不代表全能养活,这还只是他听到的,没听到的谁知道有多少。
这让唐瑾见识到医疗条件的落后,庆幸他被精心的养着,没有生过病,不然得个病就死了,白穿一场。
他爹这一辈,他爹是老大,生了六个,他前头有五个姐姐。三叔一儿一女,四叔一个女儿。二叔是大叔祖父家的,两儿两女。五叔六叔是小叔祖父家的,还小,与他两个堂姑一样没成亲。
闲来无事他算了一下,祖父辈六个,加父辈十二个,再加同辈十三个,再加一个曾祖父,唐家整整有三十二口人!
原本听他娘说什么大门二门三门的,他以为他家三进的屋子挺大的,这么一看,大个屁!到底怎样,他等着满月出去逛一圈才能知道。
很快唐瑾就满月了,这天来了很多亲戚,外公外婆堂外婆和三个舅舅两个舅娘一个堂舅一个堂舅娘一个姨和姨夫,还有三个姑姑三个姑夫,姑婆一家子,并不知道几个的表弟表妹以及不知道哪里的亲戚和村里的堂亲。
唐瑾人是一下子见了个够!见过的人里包括自己家的十二个小萝卜头,个个都高兴的把他看稀奇。
满月宴办的非常热闹,吃饭前,老爷子坐在上座,抱着他,笑的白胡子直抖:“乖乖大名我定好了,就从这一辈的王字边,叫瑾。”
跟前世名字一样,唐瑾还是有些吃惊的,听了后就笑了。旁边人一看都在打趣:“这名字好,一看娃就喜欢,看喜的哟!”取小名的事,自有家里人宣扬,所以大家都知道了。
日子和乐安稳,唐瑾发现她娘不用下地干活,只用照顾他一个就行了,对此他二婆和三婶特别有意见:凭什么大家都干活,就你不干。
唐二婆敢在唐老爷子跟前说这话,被唐老爷子一句话堵了回来:“我做的决定,你有意见?”身为儿媳,唐二婆自然不敢有意见,事儿就完了。
唐三婶也不乐意,倒是不敢在大家面前说,到了第二惠面前也不直说,不过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那个,第二惠怎么会听不出来,骄傲的笑着道:“因为我识字呀!”
唐三婶被堵的一句话说不出来,第一次明确的感觉到了与第二惠之间的差距。
第二惠心里舒畅了,实在是这些年生不出儿子来被唐三婶软刀子的堵了太多回。她从不提识字,只是因为知道提了也会被别人一句“再识字也生不出儿子来识字有屁用”给堵回来。
对,第二惠识字,书还读的不少,满唐家的女人里,也就只有她一个人识字。唐老爷子可是下了大功夫才给唐转娶来这样一个媳妇,为的就是将来要孙媳妇看着教着唐瑾念书。
唐老爷子倒也识字,还是个秀才,不过那是要等唐瑾长大了才能教他。
唐瑾以为,至少至少要他长到两岁才会被教认字,但他低估了唐老爷子的心急。摆了百天宴后,他白天就被唐老爷子要了过去,开始从《百家姓》教起。
唐爷爷见此劝道:“爹,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你这……”不是白费功夫?
唐老爷子一挥手,特别不耐烦:“我知道我知道,这不是给娃灌耳音么,我乖乖灵的很,说不定以后学起来就快了。”说完,一脸笑的低头轻柔的问他:“是不是呀,乖乖?”
似乎觉得自己说的有理,为了加强“灌耳音”的功效,唐老爷子将自己住的堂屋收拾了一下,摆了桌椅,家里的孩子无论男女都可以来念书。
一家子从老到少都兴奋了,孙子/儿子能读书,就算考不了功名能识字以后也能多好多条路!
除了两岁的八丫头和九丫头,孩子们一下子全都来了,连十四岁的唐五叔和十岁的唐六叔都可以跟着念。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 - 分卷阅读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科举兴家:唐瑾他天生好命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