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291

辣时,他俩的惨状就格外出挑。

梁彦昭也没旁的办法,只从私库里多给二人拨了些月银,以作安抚。

他二人悄悄瞄了一眼梁彦昭,眼神哀怨彷徨,就差只说:爷,若不是为着您,我俩至于这么惨吗?可您这笑得也太开心了吧......

梁彦昭察觉二人目光,伸手比了个数,那俩人登时就低头开始扒饭。

“打什么哑谜呢?”宁歆歆自然也想起他俩拿肉是为着什么,悄无声息冲着梁彦昭腰际又掐了一把。

“哎哟,”梁彦昭故作极痛,呼叫出声,宁歆歆果然就哼哼唧唧收了手,察觉这,他才笑道:“是我私下补给他俩的月银。”

“应该的,”宁歆歆点头,伸手舀了两勺佛跳墙给他,“来尝尝这个。”

“这是什么汤?”梁彦昭闻了闻,“好香。”

“这呀,名叫福寿全,”宁歆歆抬头,“大家都尝尝。”

佛跳墙是道闽菜,原名真的是“福寿全”,但闵地方言里福寿全音似佛跳墙,加上“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的诗作,便以佛跳墙之名传了下去。

这汤发源于清末,是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子蛋、海参、鲍鱼等多种原料、辅料煨制而成,有“十八个菜一锅煮”的名头,十分滋补。

做法繁琐又讲究,得将不同原料分不同方法制作,炮制成具有煎、炒、烹、炸特色的各种口味,而后层层码到坛子里,加入黄酒和高汤,荷叶封坛后,武火煮沸,文火慢煨,三两个时辰后,菜、汤、酒都齐齐融做了一体,方才离火。

这般有着“天下第一菜”名头的大菜,最适合年夜饭时上桌。

梁彦昭看向碗里,汤汁浓稠、色泽金黄,味道究极鲜美,便如在舌尖绽出了一顿美味烟火,海参、瑶柱、鲍鱼浮沉其中,尝着软嫩柔润,荤香浓郁,但却丝毫不腻、味中有味,这一小碗不多久就吃完了。

宁歆歆再次感叹,能吃海鲜确实是很方便,便起手又给他添了一碗,“再吃一点。”

“歆歆......”梁彦昭震惊,平时恨不得数着肉片给他吃,今日怎突然这样大方了?

“今天过年,”宁歆歆笑。

她如何不想梁彦昭多吃几口,不过是怕他吃多了自己受苦而已,添完汤又给梁彦昭碟子里夹了块旁的,“一会儿尝尝这个。”

夹完自己也尝了一块,这是道“吃鸡不见鸡”的芙蓉鸡片,也是道国宴。

这菜得用鸡牙子肉,就是脊背两侧的栗子肉,因为吃起来就像栗子一样而得名;同着鲈鱼、荸荠、葱姜末一起拿刀背剁碎,鸡牙子肉不够嫩,若是不加点鱼肉调着,吃着可能会发柴,不加荸荠,就会发干,剁的过程中还需慢慢加入清鸡汤和盐。

剁好的鸡蓉缓缓加入蛋清,不能顺着一个方向打,搅打起劲不行,得左右晃着给它澥开,之后加点水淀粉过筛。

吊鸡片是三成油温下锅,舀进鸡蓉下沉,在锅底处摊成片,再往油面上一拉,鸡蓉就像下锅的虾片一样膨大、顺势飘到油面上,这就吊好了一片。

最后将所有鸡片在熬成白色稀浆糊状的汤汁里滚一圈,一盘子洁白的芙蓉鸡片方才算成。

做成的鸡片颜色雪白,有点像虾滑,却丁点不见虾滑脆意,只有松软滑嫩口感,几乎入口即化,可以让梁遇明多吃点。

这时,门口鬼鬼祟祟闪了个人影,周扬当时就扔下块鲍鱼,推开门、一手拔剑:“何人?”

“别别别,”梁玉瑾拖着一身雀兰描金的宫装从描花立柱后面出来,“是我。”

说着就自顾自挪了挪座位,挑了个周扬旁边的位置坐好,面向宁歆歆抱怨,“你俩出宫也不叫着我,散筵后我回了坤宁宫,就看见皇兄皇嫂守着个锅子对饮,我哪儿好意思入席?还是皇嫂提醒我说你们在太子府聚餐,让我出宫玩。”

“忘下了,姑姑见谅,”宁歆歆接过红露新取的一副碗筷递过去。

“这么多好吃的啊,”梁玉瑾探身深深嗅了一口,“这可比宫宴菜色好多了。”说着又看了看自己的广袖,太碍事,索性直接脱了外袍扔到了周扬身上。

宁歆歆偷偷瞧着周扬反应,只见他拿着外袍愣了愣,还是抿着嘴到一旁给她挂了起来。

口嫌体直......宁歆歆偷笑,悄悄对梁彦昭说,“你看周扬,可别扭死了。”

梁彦昭也凑近她圆润的耳垂,轻轻回道:“可不就是。”

又吃了一会儿,觉得时间差不多,宁歆歆便着人上水饺,年五更这

东宫好食记(美食) - 分卷阅读29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东宫好食记(美食)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