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22

交替没有流血牺牲?若是站对了,那自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可若是站错了呢,那便是万劫不复。花家自前朝以来,传家数百年,靠得不是投靠大树,而是自身挺拔。无欲,自然无所畏惧。”
这一番话,便已然将他的想法和盘托出了,花颖也明白他的性子,所以也不再提了。
可登闻鼓前发生的事情,还是传遍了金陵城。而那举子所递血书,竟被有心之人誊印数千份,一夜之间洒满了整个金陵城。
花蕴然被训斥后的第二天,太学院里的三千学生自发从京郊的太学院出发,纷纷跪在了大明宫前,要求圣上彻查此案。
太学生跪在宫门口时,正是文武百官上朝之时。官道上跪满了学生,挤挤挨挨摩肩接踵,道路拥堵,根本无法通行。
御林军护卫皇宫,替文武百官开道,学生中有人起哄,引导学子们与御林军发生冲突,一位新入职的御林军失手伤了一位挡在官道上的学生。
学子们见了血,群情激愤,不知谁带了头,竟试图冲破御林军的防卫直往宫门内而去。
一时间,宫门口混乱不堪,原本就拥挤不堪的人群更无序了起来。
学子们、大臣们和御林军们混在一起,御林军一时也都慌乱了起来,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一直负责守卫后宫的一支御林军情急之下登上了宫墙,架起了弓弩,一连射杀数名企图冲破宫门的学子。
局势这才渐渐平息下来,而刚刚平息没有多久,人群中便又有人带头喊起了口号,要求元武帝彻查登闻鼓案,而这一次除了太学院的学生,还加上了皇城周边的百姓。
御林军再也控制不住局势了。
正在殿中漱口更衣的元武帝听到御林军首领的禀报,也是一愣,失手摔碎了手中的杯盏。
不管元武帝之前不肯彻查登闻鼓案是出于何因,是为了保护太子还是为了保护世家大族的利益,都不重要了。
事态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了。
不论他愿不愿意,这个案子都必须得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平息民怨。元武帝的心中腾升气一股怒火,烧得他心气郁结,连站都站不稳,跌坐在了榻上。
这一切都太巧了,先是有举子撞鼓,紧接着就是状纸满天飞,而后又是三千太学生围宫。
想说这背后没人推动,他是绝对不信的。
元武帝怒火攻心,咳了出来,边咳边指着身旁的总管太监李有才下令:“去,传朕旨意。一,令都察院将此案移交刑部,令刑部尚书元丰亲自彻查此案,十日之内,朕要结果。”
他闭了闭眼,深呼吸了一口气,将怒火往下压了压:“二,让大理寺的人去查查,究竟是朕的哪个蠢儿子煽动的太学院学生。”
若只是为了皇位想要扳倒太子,那可以有千万种法子,却偏偏蠢到被他人当枪使,做了挑战皇权威严的第一人。这样的儿子,就是日后得势,也必定是个不堪重用的昏君。倒不如自己亲手断了他的念头。
“三,告诉御林军。宫门口的人,若再不散去,便是意欲逼宫,朕与皇后心中惶恐,但不忍看见平民伤亡。若执意逼宫,为首者就地正法,从犯五十岁前不得参加科举。”
元武帝自幼时登基以来,除了曾在太后干政下做了几年傀儡皇帝后,便再也没有受到过今日这般威逼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极有可能还是他的亲儿子,他实在是气急了,说完这几句话,竟气得昏了过去。
李有才吓得叫了起来,连忙命人传了太医来,才赶去各处传旨。
而宫门口那边,得了令,御林军架起弓弩,连连射杀了名为首之人,人群便渐渐稳定了下来,在听到圣上已经下旨令刑部彻查登闻鼓案后,学生们便四散开来,三三两两回了太学院。
花蕴然被禁足在家,听闻此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直打转,却半点法子也没有。
他爱才惜才。且他虽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但却也兼任了太学院太学博士一职。这些聚集在宫门口的学生中,不乏有识之士,将来都是大有前途的可塑之才。
竟不知为何,昏了头,聚集在宫门口闹事。
此事往小了说,也是藐视皇权。
往大了说,那便是逼宫,是造反。
若是元武帝追查起来,这些寒门子弟,大多都是要下罪入狱牵连九族的。寒窗苦读数载,夏日里忍受着蚊蝇和微弱烛光、冬日里迎着风霜和雨雪,为的不过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
他们能有什么坏心思呢?不过是鸣不平罢了。
这些读书人,都是最至纯至善的。
见他急成这样,花颖安抚道:“祖父,圣上仁慈,定不会大开杀戒的。我知道您不放心,我这就出门去打探一下,您在家稍安勿躁,等我回来。”
她说完便带着丁一出了门。
街道上已恢复了往常的模样,官道两旁的店铺依旧热热闹闹的营着业,卖货郎挑着扁担正在吆喝着走街串巷。
一切如旧,只偶尔街

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