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62

次,元武帝似乎十分热衷于给柳倦找王妃,而自己的几个儿子却放任不管。
不过柳倦也不是寻常能被摆布的人。还未到端午,他便早早带着随从去了黄河道。
黄河道几处易决堤的口岸都在花家六郎的管辖内,柳倦去了便没有耽误,直接找到他了解情况。
这一年恰巧雨水不多,端午已过都未进入雨季,按道理黄河道应该不会决堤。
可柳倦不放心,带着几位随从又沿着黄河沿岸几处易决堤的口岸视察了一番,确定不会出事,才回了金陵。
这一来一回,便已是一个月后了。
时值六月,正是酷暑,朝廷休沐,各类聚会也都延后再办。大臣们出了必要的公务,也都躲在家中纳凉不再外出。
整个金陵城都笼罩着一层燥热的气氛,这一年的夏天显得格外的热,雨季很短而且少雨,秦淮河支流的几处小河道都有了干涸的迹象。
烈日当空,沿街叫卖的小贩都没了精气神,平日里撒丫子满街乱跑的孩童们也都躲去了树下。
花颖带着下人们在城门处支了个施凉茶的小摊,为来往的百姓们提供歇脚纳凉的地方。
柳倦倒是常去,可花颖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时间招呼他。是以,大多数时候,柳倦都同其他来凉茶铺的人一样,捧着一碗凉茶,坐在一旁的大树下,边乘凉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流。
是以,从北方几个郡县逃难来金陵城的第一批难民,他们是最先见到的。
看着那些拖家带口衣衫褴褛的难民,花颖察觉到了不对。
听这些人的口音,大多都是来自花家六郎所任职的黄河道附近。
若是寻常年份,或许还有黄河决堤洪水泛滥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的可能,可今年明明是个旱年,大梁各处均未有过大范围的降雨,更别提闹洪灾了。
可若是没有洪灾,这些难民又从何而来呢?
花颖施茶的时候留心打探了一声,结果令她大为吃惊。
这些人,竟是因为旱灾农田干涸而官府不许引黄河水灌溉,导致农作物干枯而死。
这些佃农们大多没有自己的土地,靠着租种地主家的田地为生,没了农作物便也就没了来年的指望,也没了安身立命的本钱,甚至连下年的佃钱都交不上了。
可黄河道闹旱灾,驻守官员不肯引黄河水灌溉,这些事竟半点也没有传入金陵城来,连哥哥都未曾上书过。
黄河道闹旱灾的事情传入金陵城则是第一批灾民到达金陵城的十天后了。
户部第一时间便拨了赈灾款,由专人送去了黄河道。
可黄河道距金陵城也不过五天的路程,消息竟如此滞后,难不成是有人想要瞒天过海吗?
她正震惊于此之时,又一个噩耗传入了金陵城。
花家六郎作为黄河道的监察御史,带着户部的赈灾款去视察民情时,被一群受灾的灾民围住,不知是何环节出了岔子,群情激愤间,花六郎被灾民们打断了一条腿。
如今,正在回京复命的路上。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花郁监管不力导致灾民暴动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大街小巷,对于太子之事优柔寡断的元武帝,这一次倒是干净利落,直接将花郁革职查办。
花老太爷自上次举子案后便一直告病在家,至今也未回检察院。如今花郁出了这么个事,他作为花郁的亲祖父,自然是要避嫌,继续告假在家。
花郁虽未被刑部扣押,可作为检察院的调查对象,却也是被限制了人身自由,被禁足在了花府里。
彼时正值仲夏,蝉鸣声裹席着热浪,金陵城虽下了场雨,可天气仍旧闷热得紧。
花颖与花郁年龄相差不大,她自幼便时常与六哥哥混在一起,从前六哥哥上学堂她也要跟着一起,后来花郁去了外地任职,花颖还不舍了好久。
如今日思夜想的亲人终于回来了,却带着满身伤痕和一顶赈灾不力的大帽子。
花颖实在是担心六哥,也替六哥不值。
在她看来,以花郁的能力,绝对不会出这样大的纰漏。
是以,花郁刚一回府,还未站稳脚,便被花颖拉去了书房。
“六哥哥,快给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急得不行,恨不能钻进花郁的脑袋里,去看看事情的前因后果。
花郁原本是不想让家人担心的,回金陵城的一路上,也都在思索该如何让祖父和妹妹不为自己的事情忧心。
原本他以为事情还会有转机,哪曾想他人还未到金陵城,革职查办禁足在家的旨意便先一步到来了。
这下子,任他有三寸不烂的金舌,也是无法再瞒着祖父和妹妹了。
他顿了顿,望着一年不见更显沉稳的花颖,将事情的始末说了个大概。
“妹妹,你可知黄河道主要闹了旱灾的地方,都是哪些郡县?这些郡县又归谁人管辖?”
花颖思索了一下,答道:“河南郡太守,赵志成。”

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6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