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64

浮躁,白昼也显得格外的长。这一年的大梁金陵城并不太平,先有举子案牵扯出的科举舞弊丑闻,而后又紧跟着太子私建佛寺一事,紧接着便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旱灾。
不知是何时开始,街头巷尾人们口耳相传中,这一系列的事情被串联了起来。
连孩童们口中的打油诗都变了味。
大梁建国已逾百年,前几任帝王虽称不上千古名君,可在其任上也几乎未曾出现过什么大的岔子。而如今的元武帝,自少时即为起,大梁便是灾祸不断。
元武帝亲政的第一年,大梁的顶梁柱柳家军在北疆失利,柳家满门忠烈皆落得个马革裹尸惨死疆场的下场。
而后便是每隔几年便会卷土重来的黄河道洪灾。
好不容易风调雨顺了几年,可百姓们却觉得日子越来越难挨。
做生意的小贩们交不起高额的税款,租种田地的佃农们竟是缩衣节食也很难熬过冬天,普通百姓们都被繁重的徭役税收压得喘不过气。
可达官贵族们日日笙歌,夜夜把酒言欢,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
是以,此次黄河道旱灾一发,原本就已经怨声载道的百姓们开始对朝廷不满。
不知是何人起了个头,街头巷尾开始流传着“大梁将亡,贤者代之。”的传言。
更有人开始谣传,谢氏得天下不义,所以注定不会长久。曾经的大梁,有超过大半的疆域都是第一任晋王带着他的儿子们打下来的,可大梁的开国皇帝趁着人家父子在外拼命厮杀的时候,偷偷坐上了王位。
百年前的事情已不可考,可谣言被传了千百遍,便就成了真。
从前纨绔无理的晋王,最近这半年也确实没折腾出什么幺蛾子,而且还亲自去黄河道视察,灾情出来后又第一时间请命去了重灾区。
一时间,柳倦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突然高大了起来。
柳倦去了重灾区已有十来天,花郁被革职查办也已有近十天了,可案情却迟迟没有进展。
花颖原本想找柳倦商量商量,可匆匆戴了帷帽出门才想起柳倦还未从灾区回来。
就在她急得似热锅中的蚂蚁,却又求助无门时,季家三公子季都派下人来花府邀花颖去茶楼品茶。
季都是礼部尚书季译的小儿子,花季两家向来交好,季译还是花颖祖父花蕴然的学生,花颖与季都算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
可自她及笄后,虽然大梁不比前朝那般迂腐,男女间的正常并不会被人诟病。可季都是个死心眼的读书人,为着男女大防,季都极少约她见面。
却不知为何,今日会遣小厮过来约她品茶,她直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听着小厮的禀报,花颖忽的想起了前世,前世她与季都是曾有过婚约的,可未曾等到大婚之日,她便一命呜呼了。
重活一世,若是说她对柳倦是带着分感激之情的,那么对于季都便是信任。
虽然他什么都没说,花颖便觉得,他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
是以,她稍作收拾,便带着丫鬟出了门。
金陵城的人们喜爱种树,尤其是枝叶粗大的树木,到了夏天,枝繁叶茂的立于道路两旁的店铺门前,既增添了一抹生趣,又为来往行人添了些纳凉避暑的去处。
如今,这里成了灾区流民们的落脚地。
花颖的施茶铺还开着,可这些天为着灾情的事情,她已经烦恼了多日,也已有数日未曾去过茶铺。
估摸着距离季都约见的时辰好早,她想先去趟茶铺看看情况。
花府的马车缓缓的行驶在长街上,午后的日头烈,蝉鸣声都显得有些疲倦,树影斑驳被风带着沙沙作响。
许是因为日头太烈,连拉着马车的马儿都疲倦的不愿多走动,还未走出多远便径直跑到一棵树下停了下来,乘起了凉。
驾车的马夫哄了好一阵,马儿才又重新走上路,可没走几步,又停了下来。
走走停停间,竟多废了不少时间。
花颖到达茶铺时,几位主事的小厮正在熬茶,正午里来茶铺的人少。进城的人也少,他们便会趁此机会将下午要用的茶熬制好。
几人见花颖来了,纷纷丢下了手中的活计,来向花颖请安,而后开始汇报这些天的情况。
“小姐,您没来的这几天,季府倒是经常派人来送东西,有的时候是一些茶叶,有时是写生精解渴的果子,有时是些糕点。”
花颖这些天确实疏忽了茶铺的事,她没想到会有人送物资过来,问道:“那来人有说是哪个季府吗?”
此话一出,连她自己都有些想发笑。
还能是哪个季府呢,自然是今天约见他的这个了。季家并非名门望族,季译本人也是寒门出身,是以整个金陵城,也就这一个季府了。
“回小姐,来人说是礼部尚书家的三公子送来的。”
早该猜到是他了,花颖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领头的小厮,又补充道:“昨日,那

王爷心尖宠(重生) - 分卷阅读6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王爷心尖宠(重生)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