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 - 分卷阅读229

“好!”
帮许清璇去分好土特产的张阿姨过来问:“什么?什么?有什么好东西?”
洪淑芬拉着她:“张姐,明天一起去。”
“到底干什么?”
“你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天张巧云就被洪淑芬给拉着一起去了市区里的一条弄堂里,敲开了那一家的门。
里面干瘦的老头戴着老花眼镜正在穿针引线,边上是一个老太太拿着熨斗在烫衣服,十几岁的小姑娘过来开的门。
“老张。”
“哎呦,七姑娘啊!”张师傅抬头看许清璇。
真的到了地方,洪淑芬又不敢说自己要穿资本家大小姐穿的织锦缎旗袍了,捅了捅许清璇,许清璇说:“老张,我们俩想要做旗袍。”
“哦呦,前两天来了个华侨,华侨商店的姜主任找了我,让我赶制十件旗袍。我就想起当年给您赶十件旗袍的时候了,这多少年过去了,你总算又来找我做旗袍了。你去看看华侨商店那个客人的料子,选中了的话,我让姜主任给我拿过来。”
华侨用的丝绸都是苏杭两地丝绸厂的好东西。张师傅的老婆拿出那几块料子,都是丝光涌动,看着就富贵典雅,对这个年代蓝色和灰黑色为主色调的人来说,绝对是亮瞎了眼,果然洪淑芬挪不开眼睛,想当年她结婚的时候,就一件卡其布的两用衫,这种好东西,连见都不可能见。
她挑来挑去难以决断,问:“张师傅,一件旗袍多少钱啦?”
“料子钱要三十二块,手工钱八块。”
“哦呦!四十块啊!这么贵啊!”张巧云听见已经深吸一口气了。
“这个叫贵啊?你晓得哇?人家华侨说去港城做旗袍没有五六百一件,拿不下来。而且那里的料子手工还没我们这里老底子的手艺好。等我们这些老东西没有了,还想要这样老底子的旗袍,是再也找不到了。”张师傅笑着说,“华侨商店这样的旗袍卖出去四十块钱美金。”
现在江城两家商店,一家华侨一家友谊,只接待外宾,只接收外汇。
张师傅给葛家康做西装是英式西装,那个剪裁和版型,放到以前米兰的那些高定工作室也就是那点水平,外国设计师可能花里胡哨的花样多一点,但是正儿八经的经典款实在无需太多花哨的设计。
洪淑芬拿着料子对比来对比去,一下子拿不定主意,陈玲玲替她选了:“阿姨,银灰色的这一块好看,最大方优雅。”
“好呀!好呀!就听玲玲的。”洪淑芬抬头跟许清璇说,“许老师,您选哪件?”
许清璇虽然平反回来,国家给了补偿,现在工资也不低,可说到底两个孩子以后要结婚,虽然是嫁娶都在家里,她总是要给孩子们置办点家具。四十块钱一条旗袍,不穿出去,就看看。她想想还是舍不得。
张师傅去柜子里拿出一块蓝白格子的棉布来:“七姑娘,还记得当年我给你做了好几件绣花旗袍,你独独喜欢一件格子棉布旗袍吗?这块布,跟当年的那件旗袍可像?”
许清璇知道老张是明白她犹豫了,她笑看着老张:“你啊!”
“来一件?”张师傅问她。
“好!来一件。”
洪淑芬拉着张阿姨:“张大姐,你也来一件。”
张阿姨忙摆手:“哦呦!你们都是好身材,我穿在身上,那就是一根糖葫芦。一圈又一圈,我就看你们穿穿么好了!”
三个小女孩呆在边上捂住嘴笑,被张阿姨一人赏了一个爆栗:“笑什么笑,阿姨可以说自己是糖葫芦,你们不好笑阿姨的!”
走出弄堂,许清璇说:“走了,我们去买布料,这种好手工的衣服我做不出来么,平时随便穿穿的衣服我能做的呀!刚好我在家休息,给你们做几件。”
民航局待遇好,主要也是因为他们是对外的窗口,有额外的布料补贴,几家人买了一大堆的料子。
刚刚到家门口,门就拉开了,熊海健从里面出来,看见蕴佳挠着头憨笑。
张阿姨问:“海健,你妈不是说你去乡下外婆家了吗?怎么就回来了?”
“乡下也没什么好玩的。”
“怎么就没什么好玩的?你前年还带着你表弟,拿鞭炮扔在人家粪缸里,把人家的粪缸给炸穿了,你爸妈给你去赔礼道歉的呀!”张阿姨哪壶不开提哪壶。
熊海健恨不能把她的嘴给捂住,愤然:“阿姨,我读大学了。”
“哦哦哦!大学生了是吧?”张阿姨笑着回家,“许老师,等下我过来,跟你一起做衣服哦!你来剪我来踩缝纫机。”
“好,一起来。”
熊海健推着诸蕴佳进门:“我给你们拿了我外婆做的白糖糕,又甜又糯。”
说是给他们拿的,熊海健就看着诸蕴佳吃糕:“好吃不?”
“好吃!”
熊海健嘿嘿笑,蹲在他们家里不走了,就跟在京城一样,他给诸蕴佳打下手,一起做起了晚饭。
赖在这里吃晚饭,吃过晚饭还主动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 - 分卷阅读22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穿成早逝原配的女儿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