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05

用时就只要把新结的冰凿破就行, 不用次次都下这么大力气。
黄豆腐只放了一片网,却要跟着赵晟一起凿六七十个冰窟窿,照理说黄豆腐是吃亏的。
但黄豆腐非但不觉得自己吃亏,反而有种占赵晟便宜的羞愧感。
毕竟放网的地方是人家帮找的,凿冰时,赵晟一下子凿出来的冰块够黄豆腐狠凿三四下了,而且赵晟的体力还好,一口气能凿四五个冰窟窿不歇气。
反观黄豆腐,凿完两个冰窟窿后,胳膊就直接震麻了,手抖得厉害,必须要歇一阵才能继续凿。这种体力上的差距,黄豆腐这辈子是追不上了。
而且这凿冰用的冰镩还是赵晟花钱买的,黄豆腐只出了驴车跟着一起去县里,剩下的啥忙都没帮上。
赵晟一下子买了七斤沉的冰镩和二十二斤的大铁锅,又买了一把菜刀,把分家得来的三十斤铁牌子用得干干净净。
这冰镩虽然是两人共用的,但赵晟坚持自己付账,算上铁锅和菜刀,一口气就花了九百文钱,看得黄豆腐直抽气,也不知道赵老弟花了这么多钱,啥时候能回本。
放网后的第二天,黄豆腐就明白了赵晟为啥会这么敢下血本了。
起网的当天,黄豆腐就看到活蹦乱跳的鱼儿了。
一条又一条的胖头、鲤鱼、鲫鱼、草鱼争先跃出冰洞。喜得黄豆腐一直搓手,心里期盼着多来点。
第一次起网,就来了个大丰收,这可是个好兆头,证明选对了捕鱼的地方,不用换地方了。
若是第一次起网没有太多鱼,就要再选个地方,再次凿开厚厚的冰层。绝不能在鱼少的地方死磕,不然这一冬天就别想靠捕鱼挣钱了。
黄豆腐收获了二十斤多鱼,已经笑得牙花子都出来了,而他的收获也就只有赵晟的一半。
同样是冬捕,同样下了大力气凿冰,大家忍着冬天刺骨的寒冷,但好多人的收获,还没有黄豆腐的一半多呢。
冰面上没有挡风的东西,寒风要比村子里更冷冽几分,人若是光站在冰面上不动弹,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会被冻透了,那刺骨的寒气,可不是人轻易能招架得住的。
就是因为冬捕的艰辛,所以冬天的鱼价,要比春夏时贵不少,而且渔网的网眼很大,挂上来的鱼,大多是两斤往上的。
黄豆腐还记得要给小妹炒鱼油护手,所以特意留了条最肥实的鱼和几条卖不上高价的小鱼。
黄豆腐把剩下的大鱼都卖了,卖了一百五十多文钱,可是赚了大钱了。
赵晟则一下子收进兜里三百多文钱,买冰镩和菜刀的钱不仅赚回来了,还有富余。若是每次都能挂这么多鱼,再来两回,赵晟就能把铁锅钱也赚回来了。
黄豆腐把渔网拿回家后,就啥也不管了,直接脱了衣服钻进了被窝,暖和的被窝让他一点都不想动弹了。
黄豆腐今年的待遇跟去年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因为拿回家这么多钱,他受到了全家人的礼遇,媳妇早早就给熬了姜汤,他一到家就连喝三大碗发汗。
黄豆腐躺在被窝里暖和过劲后,就翻身趴在炕上,大儿子给他捶背,小闺女给他捏腿,舒服得他眯了眼,这待遇,一点不比地主老财差。
黄豆芽则负责收拾渔网。渔网上挂的水草枝子需要清理干净,不然会把网腐坏了。
把渔网上的杂物清理干净后,黄豆芽又把渔网扔水里洗干净,之后又在小家禽的血中浸泡了半个时辰。这才将渔网挂在灶坑旁用火烘。
因为要养护渔网,今年杀小家禽时收起来的血,家里人一点都没舍得吃。
关外的冬天尤其冷,渔网必须被完全烘干才能晾在外面。若是渔网带点水气,立马会被冻得梆梆硬。
冬天挂鱼虽然赚钱,但收拾起渔网也确实很费精力,不过这也是必然的,若是钱都这么好赚,大河上早就围着一大帮人了。
黄豆腐也非常守信,卖的鱼钱,跟小妹一人一半,黄豆芽也不跟自家哥哥客气,直接收了。毕竟她要攒钱办件大事,对钱更亲了。
不过黄豆芽也不是那贪得无厌人,早在心里盘算好了,等收够了三百文,就不要哥哥的钱了。
这三百文就是哥哥跟自己买渔网的钱,虽然花钱买渔网会更贵些,不过毕竟是兄妹,给个亲情价也是应该的。
虽然上次花钱买肉还是秋收前,但黄家今年可是一点没缺肉吃。家里每隔三五天就要吃顿鸡鸭肉。
今年黄家杀了二十多只小家禽,除了还有一只公鹅被留着过年外,其余的公鸡公鸭都在上冻后被宰了。
家里的小家禽被喂养得十分肥实,炖肉时都不用放油了,油水大的肉也更解馋。
虽然家里还没法顿顿吃饭,但也没有顿顿吃萝卜白菜,偶尔还能吃些鸡鸭鹅蛋解馋。
入了冬,蛋也放得住了,金氏存了一百多个蛋没卖,全都留给家人养身体,而且家里还腌制了五十多个咸鸭蛋,这个冬天绝对短不了家里人的吃喝。
家里的这帮小家禽为了保住小命,下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0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