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3

一口气把她给吞了。
“这么多活物啊?你们都能碰见吗?要是猎到了能换多少钱啊?”女人们听完后,大多都瑟瑟发抖,但男人们听完后,大多却眼冒精光。
“咱们在这活了二十多年了,这山上的活物都没见全呢,你们以后要是住在山边,估计能看着不少。但这些活物可不咋好猎,那玩意跑得贼快,一般人都撵不上。”
张赵二人仗着有几分武艺,也曾经上山打过猎,不过收获极少,对此十分失落。
这些没有打过猎的男人们,对于张赵二人的劝诫倒是不以为然。
这一路上的野鸡野鸭给了这帮男人信心,所以心存幻想,总觉得以自己矫健的身手和轻盈的体型,绝对能一天猎两,两天猎五,然后发家致富,扬名全村。
现在男人们看这座山,就跟看自家的宝库似的,好像山上的活物已经归他们所有了似的,自信得没边了。
黄豆芽回想了一下自己追野兔的经历,又瞄了一眼队伍中的男人们,觉得他们现在这么自信,以后绝对会失望的。
除非他们能学会怎么设陷阱,不然想靠打猎维持生计,那还不如要饭去呢。
为了绕过这座大山,大家多走了好几里路,等大家到了可以歇脚的村庄时,天已经黑得透透的了。
大家也没啥力气做饭了,黄豆腐烧了一锅的开水,给家里人每人拌了一大碗的油茶面,大家吃得肚圆,洗了脚就倒头睡去。
不知道有人护送时,金氏和黄豆芽姑嫂二人准备了好多方便吃的东西,但这一路上鱼肉蛋都不缺,以前被大家当成宝贝的油茶面都被忽略了,都走了十多天了,还剩下大半布袋子呢。
又行进了两天半,一行人终于到达了本次的目的地—吉德县。
黄豆芽听到这个县城的名字后,还愣了一下,发现这县城真的取了个好名字,还挺应景的,自家能平安到达这边,还真的是“积德”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7章 .安家莲花山村
把众人护送到了吉德县后,张赵二人就押着两个犯人离开了。
这一帮人被安排在离县衙不远处的一个名叫安民屋的地方。负责接待的衙差,为每家人都发放了号码牌。
衙差按号码喊人,被叫到号码的人跟着衙差走,没被叫到的人,则需要老老实实地待在屋子里,屋外有衙差看守,屋里人不可以随意进出!
黄家拿到的是一号牌,衙差引着黄家五口人出了安民屋,走了一段路后,进入一个宽敞的屋子里。
有三个人坐在屋子的正中央,最中间的人执笔,应该是文书。
黄豆腐把自家五口人的户籍和路引都拿了出来,交给了文书!文书一边记录黄家人户籍上的信息,一边跟黄家人依次确认。
“你家有做豆腐的手艺?”确认并记录完黄家人的基本信息后,文书开始问询一些其他信息。
“有手艺,我家做豆腐的手艺是祖传的。”黄豆腐一脸正色地点头回应文书的问询。
金氏偷偷瞄了一眼自家男人,暗道这老爷们真能吹牛。明明家里是从公公那一辈才开始学做豆腐的,总共才传了两代,就敢说是祖传的。
黄家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在县城的豆腐店做学徒,做了十年的学徒,这才学会了做豆腐。
就是因为这做豆腐的手艺来之不易,才给自家大儿子起了名字叫黄豆腐。
虽然黄家兄妹二人的名字常被村里的小孩取笑,但这两个名字真的是黄老爷子精挑细选出来的。
黄豆芽的名字听着土,但是来历却颇具浪漫色彩。
“种生”是把豆芽用红蓝彩缕束之。七月七,女人用“种生”祀天孙以乞巧。
黄老爷子在县里见到那些有钱人家的女儿们,在七夕这天用豆芽乞巧,豆芽在他心中那可是有钱人的象征。
所以生了闺女后,黄老爷子给闺女起名豆芽。给闺女起这个名字,也是希望闺女以后能富贵。
本来黄老爷子还给子女们留了黄豆苗,黄豆皮、黄豆酱……等一堆的名字,但奈何这么多孩子,就大儿子和小闺女站住了。
“你们家的户籍现在落在吉昌镇的莲花山村!你家记一下,以后你家的豆腐只可以往吉昌镇下面的莲花山村、双顶山村、苇子沟村、陈家村和大荒地村卖,只有赶集时才可以去镇上卖。”
“这是为啥啊?”黄家人对文书说的话很是不解,但只有黄豆芽初生牛犊不怕虎,敢直接发问。
“因为吉昌镇已经有一家卖豆腐的了,他家先来的,以前负责整个镇子的豆腐,现在你家来了!吉昌镇的十个村子,你两家就各自负责五个。这五个村子是离你家最近的五个村子,也能少走些路。”
对于黄豆芽的疑惑,文书不仅没生气,反而非常耐心地说明了缘由。
“那要是别的村的人跑到我家来买,那我们可以卖吗?”因为文书这随和的语气,让黄豆芽壮了胆子,涉及到家里的买卖,她打算把该问的都问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