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7

大亩相当于关内的十五亩地!所以黄家分到的这片住宅地相当于老家的三亩地了!
这要是在黄家老家,在关外的两亩地上,住五六户人家都有富余。
黄家虽然跟杨老六家是邻居,但两家房子的距离也挺远的,真要是找他家有点事,不扯着嗓子喊,估计他家人都听不见。
想当年,杜二家的人在屋子里说话声大点,黄家都能听得清清楚楚的,黄家人在家说话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声音大了,影响邻居休息。
习惯了吵吵闹闹,突然安静下来,还挺孤独的。
尤其是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的,现在就剩下五口人在家里,着实冷清了不少。
像杨老七这种单身汉,黄豆芽都怀疑他晚上睡觉会害怕。毕竟一个人住在空旷旷的屋子里,估计打呼噜都能带着回音。
莲花山村的面积倒是不比黄家老家小多少,但是人口也就刚够老家的一个零头。五十户人家,连二百人都没凑齐,更别提现在第四行和第五行还没住齐人家呢。
等众人把东西放好之后,村长把八户人家的男人们都喊了出来,带着他们去看荒地。
每户人家都分到了一垧荒地,跟房子一样,每家每户的地也都是挨着的。
黄豆芽倒是想亲眼看看关外的一垧地到底有多大,奈何身体实在不给力,只好铺了褥子,躺在炕上闭目养神。
关外的一垧地是十大亩,再加上官府想要让大家多开荒,所以即使地契上写的是一垧地,但每家实际分到的荒地面积只多不少,再加上边边沿沿,至少多出一亩多地。
黄豆腐看着自家这广阔无垠,甚至都看不到边的一垧地,脑袋都已经不转个了。要在三年内把这片地都开出来,自己这条小命估计就得交代在这了。
想想那深不见底的树根和成年男人搬起来的费劲的大石头,黄豆腐就忍不住脑瓜袋疼。
不过犯难归犯难,好在除了山坡上的田地,还有一片地挺平整的。
关外这边种地晚,还有差不多一个月才开始种地,今年还能开一片地先种点粮食,争取今年秋收后就不买粮吃了。
好在今年不算在三年内,不管收成如何,种出来的粮食全都是自己的。
虽然大家都被一垧地的面积给吓住了,但是回过味来,这一大片都属于自家,男人们的心思都跟着荡漾起来了。在男人们的老家,能有这么大一片田,也算是个小地主了。
若是整片田都耕出来,秋天粮食肯定能装满仓,再也不用挨饿了。
一想到这些,就算是再累,也有盼头了。男人们想着以后要多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早晚能把这片地种熟了。地耕出来,人也就算是彻底扎根了。
黄豆芽躺在炕上养神,金氏带着两个孩子收拾屋子。说是收拾屋子,但其实真没啥可收拾的,两间屋子真的就是单纯的两间屋子而已,除了两个火炕之外,两间屋子啥都没有。
金氏就连想打扫一下屋子都没法干,只能把家里的东西先找个地方放,然后合计着接下来需要置办的东西。
家里有两口锅,再搭两个灶台就行了,不过搭灶台还得做土坯。
土坯得现做,所以家里现在的灶台还用不上,金氏就只能在院子里用石头简单搭一个灶台,在院子里捡了一些碎木头,把锅架在屋外,先烧一锅水。
本来到了新家,金氏还想让家人好好梳洗一下,没成想这个简单的愿望都没法实现。
家里没有水缸,也没有浴桶。从老家就带了两个木盆和两个水桶,其中一个木盆已经被家里的两头驴儿征用了,不然驴儿就没有喝水的工具了。
能用来装水的就剩下两个木桶了,谁成想等黄豆腐回来,又把其中一个水桶借给杨老六家了。
杨老六和杨老七被家里分出来时,除了各自的衣服和被子之外,啥家伙什都没分到,现在这哥俩喝水都成问题,黄豆腐实在看不下去了,就把家里的水桶借出去了。
想好家里还有两口锅,少了一个水桶,倒是可以先用铁锅充当水缸来装水。
锅碗瓢盆,黄家现在就不缺锅,剩下的都缺。柴米油盐酱醋茶,黄家现在就不缺盐,剩下的也都缺。
而且空荡荡的炕上还缺两个柜子,厨房缺米缸和橱柜,最重要的是,屋子里还缺两个门。
整个房子就只有前后两个简单的木门,房内的两间屋子却是空荡荡的,别说是门了,连个门帘子都没有。
两间屋子还都跟厨房相通,真要是等灶台搭好了,在厨房做饭时,烟铁定是要往两间屋子里钻的。
现在的重中之重倒不是人,虽然屋子空荡荡的,但起码有炕,铺上褥子,盖上被,咋样都能对付,但是家里的两头驴儿还缺个住处。
金氏现在是切身体会到了,啥叫破家值万贯了,想想当时为了轻便,扔在老家的那堆家伙什,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金氏在心里忍不住地懊悔,后悔当初没有多拉些东西,哪怕自己下车走也要给家伙什腾地方,反正这一路也没少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