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94

富贵见三个孩子闲得无聊,就提议三人去小溪边捉蝲蛄。
小溪里的水比较浅,黄念文也算是个大孩子了,有他带着两小的,也算安全。
而且李富贵坐在山坡上,也能看着三个孩子,真出点啥事,他也能及时赶到,所以这才放心让他们仨玩水。
有人也管蝲蛄叫大头虾。但蝲蛄跟河虾长得可一点都不像。
蝲蛄脑袋上带着一对钳子,看着有些凶猛,但实际上却是十分娇弱。
人们只能在水质清新透明的山地溪流中看到蝲蛄的身影,蝲蛄在其他水里很难存活。
所以蝲蛄的肉质十分细腻、味道也很鲜美,没有任何的土腥味,可是难得的美味。
此时正值炎热的夏季,蝲蛄从深水中跑到了岸边打洞避暑。
在水草、洞穴、石块、腐沉木等可遮光躲避的物体间都能发现它们的身影。
晌午过后,是捉蝲蛄的最佳时间,有幸碰到蝲蛄多的时候,可以用柳筐把它们一窝端了。
柳筐的开口又平又大,后兜半圆弧,结实又密实。
在小溪里,顶着水从下游往上推,在有鱼的小河沟里先把水弄浑,然后趁乱下手,把柳筐的开口冲水,迎着水流,一个劲儿地往前推。
一筐下来,筐兜里就有一堆喇蛄了。一下午过后,他们仨能抓半水桶的喇蛄,秋头子的大喇蛄又大又肥,最美味不过。
当然,不是每天都那么幸运,可以碰到一窝蝲蛄,这三个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最普通的法子钓喇蛄。
钓喇蛄不同于钓鱼,不用准备那么复杂的工具,钓喇蛄的工具在溪边随处可见。
浸泡过的细柳枝是钓喇蛄的最佳工具,结实而柔软,有韧劲,可以结扣而不折断。
钓饵是青蛙,逮不到青蛙,也可以用癞哈蟆代替。逮住了哈蟆,用石头砸碎,用柳条枝把哈蟆的一头困住。
钓饵刚放到水里,就会看到藏在四面八方石头底下的大喇蛄从水底下游过来。
大喇蛄们从四面咬住和钳住柳条捆着的哈蟆肉,一会儿功夫就聚拢三五只大喇蛄,死命地用大钳子钳住哈蟆肉不放手。
这时候慢慢的把柳条枝提出水面,一大堆大喇蛄就跟着一起被钓上了岸。
孩子们吃喇蛄就是烧,用火烧出来,味道是鲜美无比。每天收获这么多大蝲蛄,黄豆芽也跟着享了不少口福,还开发出来不少新吃法。


第74章 .蝲蛄豆腐 ·
最香的喇蛄吃法莫过于是爆炒了, 爆炒蝲蛄时要略微多放点油,用大酱爆锅,葱姜蒜爆香, 通红通红的去壳喇蛄, 装一盆, 可劲吃。
若是想吃带辣味的喇蛄, 爆炒的时候放入葛缕子籽,炒出来的喇蛄就带辣味了。
又香又辣的喇蛄肉, 更是香得人把舌头都想吞了。
葛缕子籽是难得的辛辣味来源,而且还带着独特的薄荷香味,用它烹饪菜肴,别具风味。
葛缕子籽非常难得, 黄豆芽攒了两年,才攒不到一碗, 平时都不怎么舍得用, 若不是为了炒蝲蛄,她才舍得往出拿呢。
平时若想吃些辣味带辣味的食物, 黄豆芽都是用风轮菜的干叶子烹调。
风轮菜的叶子晒干后,跟其他菜放在一起炒,就能炒出辣味, 但同时也会增添点苦味, 不像葛缕子籽这么好吃。
但用风轮菜叶子炒苦肠,那味道却是相当绝了,可见,不是香料不行, 而是没用对。
风轮菜的花可以用来泡茶,若是再往茶里加点麦芽糖浆, 味道会更好,还能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无论是葛缕子籽,还是风轮菜,都是难得的好东西。
不过可惜的是,这两样东西在莲花山上都比较少见,偶尔能碰见些,也算是好运气了。
不过爆炒喇蛄虽香,黄豆芽却没法多吃,只能抱着小灵芝,母女俩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得喷香,她俩只能吃水煮的解馋。
黄豆芽吃了几天水煮蝲蛄,总感觉对不起蝲蛄的鲜美,最后嘴馋战胜了手懒,成功发明出一种复杂的新吃法—喇蛄豆腐。
喇蛄豆腐里没有豆腐,只不过做出来的样子比较像豆腐,所以就被黄豆芽起了这么个名。
大喇蛄抓回来,逐个扒壳,要活剥硬壳,去掉头和下水脏物,用擀面杖逐个从尾巴开始挤压,把喇蛄肉从壳体里面挤出来。
用磨水豆腐的小磨将压好的喇蛄肉细细地磨一遍,把喇蛄肉、须子及爪子的肉都磨细,就得了一大盆的水肉面。
在磨好的蝲蛄肉里加入盐就可以,整盆下锅,直接用大火蒸,锅开后,一大盆喇蛄豆腐就做成了。
喇蛄豆腐极其鲜美,虾肉和汤汁带着浓浓的香气,红彤彤的一盆,还十分地养眼。
一口喇蛄豆腐进嘴,满嘴的滑嫩鲜香,比丸子软,比豆腐硬,是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口感,吃着就像是伺候老太爷的高贵菜。
眼见小姑又“支棱”起来了,黄念文和黄念花可开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19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