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32

大舅哥的,一个移民过来的人,家里就他一个壮劳力,竟然能攒下一百多贯钱。
“攒这点钱可老不容易了,你嫂子跟着我受苦了,舍不得吃喝,从牙缝里往出抠钱。”
黄豆腐家的伙食在村里算是好的了,但跟黄豆芽家比,肯定是要差点的,所以他总觉得对不起媳妇。
“你俩也不算差了,攒下了六十多贯钱,也不容易。你家不像我家,我家做两个买卖呢。”
妹夫家没攒下钱,黄豆腐怕妹夫把事怪小妹身上,所以赶紧替自家小妹找补。
“本来还想着盖个大瓦房呢,我媳妇都惦记一冬了。这下钱都拿来买地了,这瓦房也不知道啥时能盖起来。”
赵晟此时心里只有大瓦房,完全没意识到大舅哥话外的意思。
赵晟家的钱只够买一垧水田地。去年卖药材的钱都用来买皮袄了,所以下半年赵晟家攒的钱,全靠粮食和小买卖。
卖粮食攒下了五贯钱、冬捕卖鱼和做买卖一共攒下了四贯钱、卖给亲戚的猪肉,攒下了两贯钱,一共攒下了十一贯钱。
今年刚开春,男人们都忙着学沤肥,赵晟和黄豆腐都没有空,再加上赵家人的到来,黄豆芽还没来得及上山采药,这春天的药材钱,算是赚不到了。
算上五十八贯钱的家底,赵晟和黄豆芽两口子一共攒下了六十九贯钱。
赵晟还完欠朝廷的三十五贯钱后,家里还剩三十四贯钱。
好在赵甫买牛钱会提前给赵晟。这样即便赵晟买完田后,家里还能剩下十四贯钱,足够家里的日常开销了,不用把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盖瓦房不着忙,晚几年盖,备不住还能便宜点呢。”
赵晟只是跟大舅哥闲聊,一点别的意思也没有。但黄豆腐听后,却品出了好几层意思。
这臭丫头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家里有点闲钱,就总想瞎折腾,一点过家的样儿都没有,还得他这个当哥的帮忙找补。
黄豆腐此时恨不得拽着自家小妹的耳朵训话。
“没事,等我四哥把买牛钱给我,秋天再把粮食卖了,加上小买卖的钱,明年肯定能攒够盖瓦房的钱。”
“不过也只能先盖一间了,反正我家人少,一间瓦房两个屋子,足够住了。”
赵晟说话有点急切,语气中还带着点讨好。
赵晟怕给大舅哥留下无能的印象,赶紧表忠心,就差跪下发誓了。
“你别总听小芽儿瞎念叨,她都是跟她嫂子学的,有点事就爱念叨,不是真的着急住大瓦房。”
看到妹夫这可怜样,黄豆腐真想好好收拾一顿自家小妹,这臭丫头在家得多霸道啊,把男人都逼成这样了。
黄豆腐和赵晟这对郎舅,就这么驴唇不对马嘴地讲了一路,愣是没听明白对方要表达的真正意思,真是两个奇才啊。
“狗子,你爹还没回来啊?”
赵晟刚到家,本想跟四哥商量一下买地的事,但进院却扑了个空,哥嫂都没在家,只得把在村道上玩耍的小侄子喊了过来。
“我爹去姥爷家了,还没回来呢。”狗子拿着小棍子,跑到五叔跟前回话,眼睛却一直往小伙伴身上瞟。
“我知道了,你玩去吧,加点小心,别杵着眼睛。”
赵晟见小侄子玩心这么大,也就不耽搁他的时间了,只简单交代几句,就回家了。
“这个时候,四哥还没回来,估计是在咱爷那没借到钱。”
赵晟望了望天,眼瞅着太阳就要落山了,心里忍不住替四哥担心起来了。
跟赵晟猜得一样,赵甫真没借到钱,在赵家村碰了一鼻子灰,又去了一趟老丈人家,依旧是无功而返。
赵甫成亲时的家底跟弟弟差不多,不过他到底是年长些,懂事早,早早就开始攒钱了。
虽然赵甫赚钱的花样没弟弟多,但他花钱的花样也没弟弟多,靠着勤俭持家,他也攒下了将近五十贯钱的家底。
虽然赵甫攒下了不少钱,但也不够买地的。
所以他打算先不还朝廷的钱,只拿出四十贯钱买水田,把地先划在弟弟的名下,等以后再划回来。
赵晟还差十贯钱才能买牛又买地,但现在弟弟家也正是用钱的时候,买牛钱他肯定得先付。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赵甫这样骄傲的人,为了钱,也不得不向亲戚们低头。
赵甫一大早就出门去了赵家村。开春时,大家都看到了赵家爷爷搬来的两大箱钱。
“小四啊,不是爷不想借你钱,实在是咱家真没钱了。钱都让你爹拿去买地了,剩下的钱,也都让我拿出去放利了。爷手里就剩下三贯钱了,是预备给你奶买药的钱。”
“你早点来就好了,爷哪怕不要利钱,也得把钱给你用啊。但现在家里的钱已经放出去了,咱也没法往回要了。”
“实在不行,给你奶留着买药的钱,你先拿着。”
赵家爷爷作势要从炕柜里往出掏钱匣子,但被赵甫拦住了。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3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