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48

嫂子们的白眼。狗子的小零嘴,直接被他的表哥表姐们瓜分了。
王氏虽然一心向着娘家,但这些年被赵甫管教得也长了点心眼,在娘家的遭遇,让她心里很不得劲。
但是她从小不受宠,这次终于在娘家人跟前扬眉吐气了,爹娘哥嫂对她也和气了不少,王氏特别享受这种追捧,所以即便在娘家吃得不好,依旧不想提早回家。
跟王氏不同,其他关山岭闺女的日子可相当舒爽了。
住在王家隔壁的李家婶子,在锄草时捉了一条三斤多重的王八,村里有人出六十文钱买走,她都没舍得,说是要留给闺女。
这强烈的对比,王家人倒是一点都不害臊,除了继续拿好话哄着王氏,好吃的是一点不往出拿。
关山岭那些嫁出去的闺女都被陆陆续续接回娘家,都是带着孩子回来的,岭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狗子有了新玩伴,倒是也能忍受姥姥家的饭菜了,跟着新伙伴们整日疯玩,被叮得浑身都是蚊子包,回家时,他爹不定得咋心疼呢。
在娘家歇夏的日子,是女儿们最悠闲、最幸福、最难忘的时光,爹娘是不会让她们插手农活家务的。
做娘的心疼闺女,拉着闺女的手说念叨,让她们好好歇一歇,想做事回婆家再做,在婆家可比不得在娘家。
出嫁的女子是懒不得的,即便在娘家是娇生惯养的也不行。
晚上纳凉的时候最热闹。村头的老槐树下,歇夏的女儿们聚集在一起,王氏更是从不缺席,跟久不见面的小姐妹们一起叽叽喳喳,打打闹闹,笑个没完。
在娘家的日子,让这些年纪还不算大的女子们,一时忘记了生活的艰辛。
王氏回娘家了,赵甫家就剩他一个人了,房间也空了出来。
赵晟直接借了四哥家的屋子,把家里的大件都搬去了隔壁,把房子空出来,迎接县里来的瓦匠们。
赵晟本来是打算等秋天卖了粮,攒够了钱,明年再盖瓦房的。
但今年哥俩卖蜂蜜赚了这么多钱,瓦房钱也攒够了,赵晟也懒得再等一年了,打算今年就把瓦房盖起来,正好可以让媳妇在新房子里生孩子,坐月子时也能舒服点。
作者有话要说:


第96章 .盖瓦房 ·
“小妹你是真有福的, 嫁得多好!马上就能住大瓦房了!”
“妹夫是真能干啊,养了一个多月的蜂子,整回来三十贯钱。”
“真是个能干大事的人啊, 这么多钱, 说花就花, 一点都不打怵!”
对金氏这种节省惯了的人, 打心眼里敬佩赵晟这种能挣钱敢花钱的人。
“晟子是真敢花钱啊,我一直以为你们两口子就是随便念叨念叨, 没成想你们是真要盖大瓦房啊!”黄豆腐酸溜溜地感慨道。
跟自家媳妇那种发自内心的开心不一样,黄豆腐虽然也为妹妹开心,但心里还是有点酸溜溜的。
自家的日子虽然过得节省,但攒的钱却比妹夫家多不少, 这一直是黄豆腐的骄傲所在。
但眼见着妹夫家盖了大瓦房,黄豆腐真的是百感交集啊。既害怕妹夫有钱就变坏, 又有单纯的胜负欲作祟。
“他回家突然跟我说要盖房子, 把我也吓一跳,谁能想到他这么快就定下来了。我开始还以为他逗我玩呢。”
黄豆芽伸直双腿, 坐靠在墙边,顺手抓了一把菇娘,慢悠悠地吃着, 边吃边跟哥嫂闲聊。
赵晟交定金前的晚上, 他就像是往常一样,跟媳妇躺在炕上闲聊,念叨着盖瓦房时要怎么安排工匠们的吃喝,大概要盖啥样的瓦等琐碎事。
自打赵晟去县里打听完盖瓦房的事, 小两口就没少唠关盖房子的事,睡前憧憬一下, 还能顺便做个美梦,何乐而不为呢。
黄豆芽当时以为只是闲聊,根本没放在心上,谁知男人回家后,就说要把家当收拾好,直接搬家。
饶是已经从家里搬出来五天了,新房的地基也挖好了,还有一帮人住在自家的老房里,但黄豆芽仍然觉得这事像假的,毫无真实感,只因其发生得太过突然了。
盖新房可是比婚丧嫁娶还要重要的大事,一户人家可能隔几年就要办场喜事,但人活一辈子,都很难碰到盖房这种大事。
有多少人,一辈子都住在老房子里,从出生住到死。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房子,住了好几代人。房子塌了就补一下,补完继续住。
别人想盖新房,可能从二十岁起就开始筹备,等到四十岁了,儿女大了,可能才攒够盖新房的钱,这就已经算快的了。
有多少人,念叨了一辈子,筹备了一辈子,也没住进新房子。
像赵晟这样的,念叨念叨,就突然说要盖房子了,甚至都没通知一下家里的长辈,就直接把工匠都找好了,真是十里八村的第一人啊,几十年才出了他这么个“人才”。
也不怪黄豆芽直发懵,这事搁谁身上,谁都得懵!
赵晟最后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4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